书城政治青春映沃土
34257900000030

第30章 朴实的工作不平凡的道路

王浩然长乐市漳港街道百户村2010年村官。转眼间,选聘生涯的第一年便度过了,其间酸甜苦辣,百般滋味皆有所尝,喜怒哀乐,人生百态略有所感。入村一年来,感悟颇多。欲快速在校园与职场转换,我觉得首重心态,其次在学,然后在行,其后在于交流,最后在于总结。

一、学习感悟

选聘服务农村的两年,可以说是厚积薄发与韬光养晦的两年。诚然,与其他职业相比,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没有从商有朝一日富甲天下的机会,我们不能享有国企稳定且高额的回报,甚至我们不如教师辛勤耕耘而后桃李满天下、不如医师妙手回春乃至流芳百世。然而没有那么多的种种不舍,套用经济学的机会成本说法,在别人看来,也许我们选择的这条路不仅荆棘满地而且回报太小,但是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农村,选择了与它一同成长,我们要见证满腔热血与壮志凌云在这片土地上开出芬芳,因为我们相信广阔农村,大有可为。这就是我们应该持有的心态,也是必须持有的,两年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是朝九晚五、睁眼闭眼间一日晃过,可以是呕心沥血、扎根基层,可以是清风拂过、不留痕迹在村,但也可以创出一片新天地、一片精彩。诗人寄情天地可作浩瀚诗篇,画家凝神山水可绘山河万里,我想只要我们坚定信仰同样可以化平凡为神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农村之事正如那细水一般,只有我们投入其中,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才能有所成就。

古语有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初出茅庐的我们格物致知的关键在于在学,在村工作无外乎把握学无止境与学以致用两点。在校期间更多的是被动的学,按照有限的既定课程提取知识,入村工作以来更多的是简单细微乃至繁琐之事,其间反差甚大,往往导致学无所用,面对新环境新事物,坚持学习无疑至关重要。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农村切莫有身为大学生的优越感,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为人处世,我们欠缺的还太多。同时要学,则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敢于低头,善于低头,“满招损,谦受益”如今仍适用。至于向谁学,可以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农村生活,处处皆学问,事事皆道理,向年长之人学习当地风俗,可以减少村民抵触心理,同年轻人学习新鲜事物,与他们打成一片,可以增强亲和力、号召力,这样工作势必事半功倍。在学以致用方面,我觉得网络即是一个突破口。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网络购物浪潮开始兴起,年轻人对于这种新兴的购物方式极为感兴趣,但机遇总是伴随奉献,网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虚假欺骗行为,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灌输村民警惕诈骗、引导村民网上创业无疑是改善农村经济、丰富农村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修其身,调整心态,认真学习可谓修身阶段,若把服务农村比作治国,那么如何治则落在行上。曾国藩曾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诚然思而不行、想而不做必成庸人。行可分为对村内力所能及之事甘于行,所思所想对村中发展有利之事敢于行以及乐于行。众所周知,农村并无太多大事,更多的是日常工作琐事,多数时候我们担任的是“笔杆子”的角色,譬如党员大会、远程教育工作记录等,日久难免产生乏味之感。甘于行在要求我们放下心中浮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敢于行,体现在创新、在突破,不可否认农村思想较为保守,要破除这层冰显然不容易。好比农村小额贷款工作,村民对于利息较低的小额贷款难免抱有抵制心理,不少村民宁愿向他人举债也不愿向银行申请贷款。策划组织拉近银行和村民的距离,破开以往单一的模式,以村为中介,进行面对面交谈,澄清利害关系,消除村民顾虑,诸如此类,唯有我们敢于行方能得以解决。而乐于行自然是我们应当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寻求为村民排忧解难,多走家串户、多深入田间,倾听民声,以实际行动帮助村民。

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工作中也要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很多时候善于与人交流,借他人之力,能起到不俗的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农村工作也是一样,借鉴他人经验,可以学习到好的工作方法,也许不经意的交流就开启了工作成功之门。分享自己心得,为他人创造方便的同时,亦能通过别人的提醒发现自己的不足,是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可见,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是很重要的。时常总结对于我们驻村工作有着诸多好处,不仅可以作为经验教训引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还能从中挖掘更好的方法用以指导日常工作。

二、工作办法

1.农村工作要贵于“融”

要融入农村、融入群众、融入村两委干部,融入农村即是将农村当做自己的家,大学生村官选聘到村里来,可以说两年的衣食住行基本都是和农村打交道,农村可以说是大学生村官的第二家乡。要想在这个第二家乡有所收获、有所贡献,则首要是融入这个家乡,唯有如此感情寄托上才能更快找到归属感。相信大家来到农村都是怀着一颗甘于奉献的心,也做好了受挫折的准备,毋庸置疑,农村是吃苦的地方,这个苦更多的是来自心灵上的孤寂。农村生活工作中缺少我们同辈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的是一种定力,一种持之以恒的决心,一道坚定的信念,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肉体上的磨难往往打不倒一个人,精神上的折磨却时时摧残人心,这就要求我们要跳出传统思维,我们要坚定信仰,来到农村不只是一项工作,它更是一种机遇,一次磨练的机会,一个升华的契机。

正如李源潮部长在全国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上说的一样,来到农村我们一是吃了苦,经受了艰苦环境的磨练;二是了解了基层的实际情况,更加知道中国发展之不易,人生的不易;三是学习实际经验,等于上了一次“社会大学”。这种锻炼的价值短期不一定很明显,但10年、20年以后,当你回首人生的时候,就会倍觉它的珍贵。诚然,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苦难是磨炼人的最好导师,逆境之中出人才,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2.农村工作要敢于“讲”

人与人接触交流是为了了解对方,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工作也是一样,要加强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必要的表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我们敢于讲,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自己优势的一面也有自己劣势的一面,优势在于我们的理论知识较丰富,我们受到农村没有受过的教育,我们的劣势在于许多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因此,交流、互补的作用在我们和群众、村两委干部之间显得尤为重要,也只有我们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他们才听得到我们的声音,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是为了带来新气象、新发展,如果我们不图革新,事事遵循旧法,这样选聘两年稍纵即逝,或许我们就将无所作为。

讲,并不是随意讲,兴致来了不经大脑就讲,我们还需把握“讲道理”,这个道理不只在于要有理可循,还要合乎农村实际的礼。在农村工作只讲道理,把理理顺了,但是却不合礼仪,同样是寸步难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农村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地方,简单在工作阐明了、说顺了就可以一步到位完成,复杂在交错的人际关系网,宗族观念、利益之争充斥其中。因此,看似简单的工作,我们却要将礼行到位,安定、和谐永远是农村发展的主旋律,把清这个脉络,工作自然事半功倍。

3.农村工作要勤于“学”

学不只局限于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农村,我们需要学的很多,小到插秧除草,大到政策法规,凡有所用,我们都应努力学习。根据个人经验,我有几个需尽快学习的要点略作阐述。

其一是农村特色方言,这是与群众拉近关系的第一道关卡,语音的交流无疑是最生动的,日常言谈中夹杂几句方言不仅能缓和气氛,引来欢声笑语,也能打开群众的心扉。

其二是处理邻里关系。处理邻里关系是开展工作的一个重点,村居生活难免起矛盾,有些村民之间是“旧愁”,有些是“新恨”,了解他们的关系,及时掌握他们的动态,多向村里老干部学习如何化解、调解矛盾,久而久之,这也是提高大学生村官威信与亲和力的突破口。

其三是“甜言蜜语”。这里的“甜言蜜语”指的是适当的夸奖和敬称,由于长久以来的生活文化所限,村民较为淳朴,日常生活中对村民多些称赞,对于工作开展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其四是村居文化走向。每个村都有所不同,有的村重经济,有的村重休闲,有的村重文化,摸清自己所在村的历史文化与当下情况,在工作重心方面略有倾斜,也是赢得民心之举。

4.农村工作要善于“想”

要善于想办法解决困难,规划农村未来发展框架。农村工作或多或少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何解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是沿用他人方法,还是另辟新径,都是我们要想法解决的问题。想是建立在总结别人经验,吸取别人教训上的,我们不可能凭空而想,只有平时多发现问题,多思多想,才能在关键时候有法可想。

关注农村发展,加快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建设是国家的现行政策的重点,也是选聘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初衷。多想农村如何发展,多为农村发展积极出谋划策也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农村发展方式不一而足,有利用村集体融资发展的华西村,有发展旅游事业的度假村,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勤于思考,一定能找出适合农村的发展之路。

5.农作工作要甘于“做”

无论是“想”、“学”还是“讲”归结到最后都离不开“做”。做到实处是保障农村工作不落在空处的根本,只有脚踏实地,将理论付诸行动,才能真正起到成效。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做好记录、收集资料。要想做好农村工作,必须充分掌握和了解村情村况,开展农村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熟悉工作环境。因此,多走访群众,掌握一手资料,未雨绸缪,为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准备是十分重要的。期间我们还可以自己选择一些问题,把想了解到的情况、可能涉及今后工作的问题作初步分析,制作调查问卷,定期从村民中反馈信息,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增进我们与群众的感情。

其次,适当创新、提高水平。农村工作是最基层的一线工作,千头万绪且复杂繁琐,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适应,作出调整,结合自身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好的方法,开拓新思路。在初步适应农村初期工作后,随着工作接触面的扩大,不可避免出现一些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问题。因此,我们还应该做到多汇报,遇到棘手、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镇村领导汇报工作,请他们出面予以协调,不仅利于工作的顺利推动,也有助于我们建立自己的工作联系网。

再次,转变角色、有所担当。作为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难免缺乏工作经验,因此村里分配基本是偏向文字性的党建、村务公开、计生入网等工作,此类工作我们上手较快,但却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工作的开展和村干部的信任,譬如综治、远程教育等新的工作难免落到我们身上,工作强度与复杂性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就需要我们学会统筹兼顾,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最后,注重时效、有错即改。农村工作是一项付出诸多努力才能取得微小成果的工作,单一繁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的易出错性,而原始数据来源又取决于农村,使得农村工作的时效性尤为突出;因此,要做好农村必须把握好时效性和准确性,做到任务来了要及时完成,出了差错要敢于负责,对任务完成不好或对问题处理不当的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

三、工作经验总结

1.地域性宗族观念强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接触,可以明显感觉到农村内存在的“排他性”,在日常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基层群众容易接受“自己人”,如村内德高望重之人,亦或是村内致富一把手,因此我认为在基层中掌握领导艺术关键的一点是利用好这部分资源,一项好的政策的执行往往需要找对人,对号入座、对症下药是解决基层问题,协调基层工作的一大重点,把握好这点,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2.沟通传达存在滞后

由于农村的教育现状及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一些现行政策不能以本来面貌下达,使得上传下达、下传上达工作尤为艰难,往往上级部门需要传达的精神,与会的村两委干部不能很好地当场吸收,加上村部设施的局限性,一些文件传达由于保密性等原因不便外传,会议主持人就需持续不断地做后续工作,这就导致了行政的无效性和高行政成本,因此我们大学生村官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尤其重要。适时地对村里召开会议的两委干部作会议精神补充,及时纠正错误观念的传达,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3.冲突易扩散性

由于村居文化所限,乡里街坊接触较紧,往往一个小小的口角就会由于旁人的教唆上升成为冲突,而村居的紧密型导致一旦发生冲突又会引发冲突的快速扩散,进而影响村内和谐,因此做好村内工作必须防微杜渐和反应迅速。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平时的交流疏导工作,利用好我们的知识为村内多组织一些活动,改善邻里关系,让村内关系更加和睦,也将更加方便我们今后开展工作。

最后,我想以小词结束这个心得:

选聘生涯转瞬过,调心态,树雄心。服务农村,家乡同发展。为遂年少报国志,亲躬身,乐奉献。

鸿鹄立志尚展翼,善交流,勤于行。扎根基层,海西做贡献。千锤百炼著才能,甘于凡,创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