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何时衰落
34271200000020

第20章 强大的盎格鲁-萨克逊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世界矛盾激化和最终用战争一揽子解决的时代,它的矛盾主要是一条线索的二个方面:一条线索就是盎格鲁一撒克逊人自英伦三岛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展的线索;它同样促成了二个方面的矛盾,一是和崛起的德意志民族的矛盾,另一个是和崛起的日本的矛盾,一个是西方的老对手,另一个是东方的新秀。

自日耳曼各民族在普鲁士统一后,他们就一直继承普鲁士军事民族的传统,不断向周围的帝国挑战、驱赶压迫、索取利益。先向北方的瑞典,再南方的法国和意大利发出挑战,直至成为了一个与法国能平起平坐的欧洲大国,“从此欧洲走了一位女管家来了一位男主人”。法国那种奢侈之风养出来的略带温柔的管理方式已经显然不是普鲁士人那种强悍的军事民族作风的对手了,德国人喜欢用一种不容置凝的口气教训欧洲,优雅的法语让步了,她毫无办法,普法战争已经告诉她,她失败了,该让出位置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德国向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第一次冲击,尽管它最终失败,但英国也变得满目疮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德国的第二次冲击,这次他又失败了,主要由于英国的后继者美国的干预。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太庞大了,它毕竟是一个“日不落”帝国,美国又是这个家族中一个得天独厚的继承者——我一直认为美国是一个不完全意义的新大英帝国。

从移民国家角度来看,美国在历史上、人种、文化和思想上尽管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源,但它还是一个传统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国家,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体,他们主导着美国宪法、军队、经济和外交,美国的独立战争实际上是一次儿子与父亲的争吵,毕竟,儿子已经大了,有能力独立了,并且,北美广阔肥沃的土地也告诉了这个儿子,它不但可以独立,而且已经有能力成为家族的新掌门人了。

大英帝国拥有众多的殖民地,拥有众多的儿子和亲戚,印度、南非,埃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香港、新加坡,它的势力太庞大。而德国毕竟年轻,他几乎没什么殖民地,而且它为了独立,又不得不打击法国,法国又因这种来自身边的威协而只好选择向英国求助,这样,无论是西方的德国还是东方的日本,他们的联盟、挑战,并不是传统大英帝国的对手,只是更有利于新掌门的接位而已。

盎格鲁-撒克逊人还从来没有真正失败过。这样,在美国,盎格鲁-萨克逊之外的其他各种族也就获得了更大的权利。在美国的移民史上,并不是向世界各地的各种族以平等的会开放,而是从一开始就是有选择地向它所需要的人开放,盎格鲁-撒克逊人仍是这个国家事实的统治者,因为这是他们开拓的土地,他们拥有庞大的资本,他们和英国有着天然的联系。

在二战后,美国则是一边继承大英帝国的传统一边接受多元文化的指导。而战后核武器的出现得到地改变了国际政治,人类第一次因一种武器的出现达成政治妥协。这种可将双方完全摧毁的武器证实了人性,其实,这种因恐怕毁灭的心理支配了战后的政治格局,战争成为最后的裁判的时代成了历史。美苏之间的冷和平持续了数十年,最终以苏联的体力不支而结束。这是世界第二次没有通过战争而确定的胜负表演,尽管这是种处在达摩克利斯之剑下的和平,但和平毕竟还是来临了,核大棒丝毫不影响整个世界那种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切在美国的注视和威慑下迅速地发展着,以至象德国、日本这样的国家也可以通过失败的战争达到了胜利的目的,它们都成了世界经济强国。德国和日本发动二战的功绩就是打碎了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现在形成了这样一个世界:一方面是核武器下的冷和平继续维持着,而且还要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至少在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真正达到实战要求以前是如此;另一方面是美国达到了国家制胜论的顶峰,它终于击败了苏联,达到唯我独尊的地步,单就美国的实力而言已经超任何单一国家,如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类传统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作为一个系统计算,则其力量更加无与伦比,实在太庞大了。

现在,世界的面貌变成这样:核武器的存在让世界得到了一个保证,即有核国家不希望爆发完全的生死存亡之战;而美国又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目标,遏制任何未来挑战者的出现,维持美国的霸主地位;所以看起来似乎世界和美国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即世界应该是和平的,并且每一个国家都拥有赚钱的机会,但不得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世界应该是和平的,每一个国家都拥有发展的权利。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基本认同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