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头面
(一)望头部
头为精明之府,内藏脑髓,为元神所居;头为诸阳之会,脏腑精气皆上荣于头;脑为髓海,为肾所主;肾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故望头部可以诊察肾、脑的病变和脏腑精气的盛衰。其内容主要包括望头颅、囟门的形态变化,头发的形色变化,头部的动作异常等。
望头部意义
头颅(儿科)过大、过小、方颅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
囟门(儿科)囟门突起(囟填)温热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或水液停聚(多实证)
囟门凹陷(囟陷)吐泻伤津气血不足,或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多虚证)
囟门迟闭(解颅)肾气不足,发育不良(小儿佝偻病),常兼五迟五软
望头部意义
头发
正常:色黑稠密润泽——肾气充盛,精血充足发黄干枯,稀疏易落精血不足
斑秃血虚受风
青壮年白发、脱发伴腰膝酸软——肾虚
伴失眠健忘——劳神伤血
无伴症着——先天禀赋,不属病态
发痒、多屑、多脂血热化燥
小儿发稀弱,生长迟缓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疳积病
动态头摇不能自主肝风内动;或老年人气血虚衰,脑神失养
(二)望面部
面部是脏腑精气上荣的部位,尤其是心之气血及心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之处。望面部可以了解神的盛衰,诊察脏腑精气的盛衰和有关病变。其内容主要包括望面部色泽、望面容。其中望面部色泽在全身望诊中叙述。
面部异常意义
面形异常面肿
(面部浮肿)颜面先肿,发病迅速阳水(外感风邪,肺失宣肃)面肿兼面色□白,发病缓慢阴水(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腮肿痄腮外感温热上攻
发颐阳明热毒上攻
面削颧耸
(面脱)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气血虚衰,精气耗竭(慢性病危重阶段)
口眼
(wāi)斜无半身不遂风邪中络。病轻
兼半身不遂中风(肝阳上亢,风痰阻络)。病重
特殊面容惊恐貌小儿惊风、狂犬病
苦笑貌新生儿脐风、破伤风
狮面麻风病
二、望五官
(一)望目
目部五脏分属图目为肝之窍,心之使,肾精之所藏,为血之宗,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与五脏六腑皆有联系,尤其与心、肝、肾的关系更加密切。故望目可了解脏腑精气盛衰。
五轮学说:
五轮学说正常色泽
瞳人——肾(水轮)
黑睛——肝(风轮)
两眦——心(火轮)
白睛——肺(气轮)
眼睑——脾(肉轮)(角膜)无色透明
(虹膜)褐色或棕色
红润
(巩膜)白色
(睑结膜)红润
望目的内容主要有望眼神、色泽、形态和动态异常改变等。望眼神在全身望诊中叙述。
1.色泽
望目色泽异常意义
目赤肿痛实热证白睛红——肺火,外感火热
两眦赤痛——心火
睑缘赤烂——脾有湿热
全目赤肿——肝经风热上攻
白睛发黄黄疸(湿热、寒湿)
目眦淡白血虚(失血)
目胞色黑晦暗肾虚
目眶周围色黑肾虚水泛,或寒湿下注
2.形态
望目形态异常意义
目胞浮肿水肿
眼眶凹陷伤津耗液,或气血不足
眼眶突出兼喘满上气肺胀(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兼颈前微肿,急躁易怒瘿病(肝郁化火,痰气壅结)
针眼、眼丹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
3.动态
正常: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运动灵活。
望目动态异常意义
瞳孔缩小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及某些西药所致
瞳孔散大常见于某些药物中毒,或死亡标志。一侧散大为中风或颅脑损伤
目睛凝视瞪目直视(固定直视)
戴眼反折(固定上视)
横目斜视(固定侧视)肝风内动之征(常有神昏、抽搐表现),
或见于脏腑精气衰竭,或痰热内闭证,
瞪目直视还见于瘿病
昏睡露睛脾胃虚衰,吐泻伤津
胞睑下垂双睑下垂单睑下垂先天不足,脾肾亏虚脾胃气虚或外伤所致
(二)望耳
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耳为宗脉之所聚(手足少阳经,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均布于耳或耳周),耳为全身全息相。耳与全身均有联系,尤其和肾、胆关系密切。故望耳可以诊察肾、胆和全身的病变。其内容主要包括望耳的色泽、形态、耳内病变等。
1.望色泽
正常色泽:耳廓红润,是气血充盛之征。
望耳色泽异常意义
耳轮淡白气血亏虚
耳轮红肿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
耳轮青黑阴寒内盛,或有剧痛
耳轮干枯焦黑肾精亏损(病重)
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麻疹先兆
2.望形态
正常形态:耳廓厚大——肾气充足。
望耳形态异常意义
耳廓瘦小而薄先天亏损,肾气不足
耳轮干枯萎缩肾精衰竭(病重)
耳轮皮肤甲错血瘀日久
3.望耳内病变
望耳内病变意义
脓耳(耳内流脓)肝胆湿热熏蒸(早期)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后期)
耳痔(耳道内有赘生小肉团)湿热痰火上逆,气血瘀滞耳道
耳疖(耳道局部红肿疼痛)邪热搏结耳窍
(三)望鼻
鼻居面部中央,为肺窍;鼻为明堂,为脾之所应。鼻上及鼻周为各脏腑对应部位,五脏居中,六腑夹周围。足阳明胃经分布于鼻旁。故望鼻可诊察肺和脾胃病变,判断脏腑虚实、胃气盛衰、病情轻重和预后。其内容主要包括望鼻的色泽、形态、鼻内病变等。
1.望色泽
正常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乃胃气充足之征。
望鼻色泽异常意义
鼻端微黄明润新病:胃气未伤,病轻久病:胃气来复向愈
鼻端色白气血亏虚或失血
鼻端色赤脾肺蕴热
鼻端色青阴寒腹痛
兼鼻端发凉,多为病重
鼻端色微黑肾虚虚寒水停
鼻端晦暗枯槁胃气已衰(病重)
2.望形态
望鼻形态异常意义
鼻红肿生疮胃热、血热
鼻端生红色粉刺(酒齄鼻)肺胃蕴热
鼻翼煽动肺热,或哮喘
3.望鼻内病变
望鼻内病变意义
鼻塞流涕清涕外感风寒
浊涕外感风热
脓涕腥臭鼻渊
鼻腔出血(鼻衄nǜ)肺胃蕴热
鼻孔干燥,黑如烟煤高热日久,或阳毒热深
(四)望口与唇
口为饮食通道,脏腑要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手足阳明经环绕口唇。故口与唇与脾、胃关系密切。望口与唇可诊察脾与胃病变。其内容主要包括望口唇的色泽、形态、动态等。
1.望色泽
望口唇色泽异常意义
唇色红润(正常)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唇色淡红血虚、失血
唇色深红热盛
唇红肿而干热极
口唇樱桃红煤气(一氧化碳)中毒
口唇青紫血瘀
口唇青黑寒极、痛极
2.望形态
望口唇形态异常意义
口唇干裂津伤(燥热伤津,或阴液亏损)
嘴唇糜烂脾胃积热
唇内溃烂,色淡红虚火上炎
唇边生疮,红肿痛心脾积热
口角流涎(小儿)脾虚湿盛;(成人)中风
口疮、口糜湿热秽浊之气上蒸口腔
鹅口疮(小儿)感受邪毒,心脾积热
久病人中沟变平脾气将绝(病危)
3.望动态
望口唇动态异常意义
口张(口开不闭)(虚证)肺气将绝(病危)
口噤(口闭难开)(实证)肝风内动(痉病、惊风、破伤风)
口撮(口唇紧聚)邪正相争(小儿脐风、破伤风)
口(口角斜)风痰阻络之中风
口振(口唇振摇)阳衰寒盛,或邪正剧争(伤寒战汗、疟疾发作)
口动口频繁开合(胃气虚弱)
口角掣动不止(热极生风或脾虚生风)
(五)望齿与齿龈
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龈护于齿,为手足阳明经发布之处。故齿与齿龈和肾、胃关系密切。故望齿与齿龈可诊察肾、胃的病变,以及津液盈亏。其内容包括望齿与齿龈的形态和色泽等。
1.望齿
(1)正常:牙齿洁白坚固而润泽,是肾气充足、津液未伤之象。
(2)异常:
望齿异常意义
形色异常牙齿干燥胃阴已伤
牙齿光燥如石阳明热甚,津液大伤
牙齿燥如枯骨肾阴枯竭,精不上荣
齿松牙龈不肿,伴腰酸肾虚,或虚火上炎
伴牙龈红肿出血胃肠有热
小儿齿落不生肾气不足
动态异常牙关紧急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
咬牙□齿热极动风,将成痉病
睡中□齿胃热,或虫积
2.望龈
(1)正常:齿龈淡红润泽,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之征。
(2)异常:
望齿龈异常意义
齿龈淡白血虚、失血
齿龈红肿疼痛胃火亢盛
齿龈色淡,龈肉萎缩肾虚火、胃阴不足
齿缝出血(齿衄)兼红肿痛、出血胃火上炎
不红不痛、微肿出血脾虚,或肾阴虚火旺
齿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甚则唇腐齿落(牙疳)外感疫疠
(六)望咽喉
咽通于胃腑,是饮食之道,为胃所系;喉连于气道,为气息之门,归肺所属;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亦与咽喉关系密切。故望咽喉可诊察肺、胃、肾的病变。其内容包括望咽喉的色泽、形态变化和有无脓点、假膜。
正常咽喉色淡红润泽,不痛不肿,呼吸通畅,发音正确,食物下咽顺利。
望咽喉异常意义
红肿咽部深红,肿痛明显(乳蛾)实热(肺胃热毒壅盛)
咽红娇嫩,肿痛不显阴虚(肾阴亏虚,虚火上炎)
咽喉红肿高突,吞咽困难,身发寒热(喉痈)风热痰火壅滞
咽部淡红漫肿痰湿凝聚
成脓咽部肿势高突,色深红,周围红晕紧束,发热不退者脓成
咽色浅淡,肿势散漫,无明显界限,疼不甚者脓未成
溃烂咽部溃烂分散表浅肺胃热毒轻浅,或虚火上炎
咽溃烂成片或洼陷肺胃热毒壅盛
溃烂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多虚证
伪膜黄白
或灰白松厚易拭病轻(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
坚韧不能拭去,重剥出血,很快复生(白喉)病重(多见于儿童,烈性传染病)
部位形态乳蛾肺胃热盛,火毒熏蒸
白喉外感疫疠
喉痈风热痰火壅滞
三、望躯体
(一)望颈项
颈项连接头身;颈项中有气道、食道、脊髓和血脉通过,是清气、饮食、气血、津液循行要道;手足三阳经及任督二脉行于颈项。故望颈项可诊察脏腑气血失调,了解全身病变。其内容有望颈项的外形、动态等。
1.外形
(1)正常:颈项直立,两侧对称,气管居中,颈动脉搏动安静时不易见到。
(2)异常:
外形异常意义
瘿瘤肝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疠肺肾阴虚火旺,炼津成痰,或外感风火时毒,挟痰结于颈前
颈瘘痰火久结,气血凝滞颈前,疮孔不收
项痈、颈痈风热邪毒蕴蒸,气血凝滞,痰毒互结于颈项
气管偏移悬饮、气胸;肺部肿瘤
2.动态
(1)正常:转侧仰俯自如。其活动范围:左右旋转各30°,后仰30°,前屈30°,左右侧屈45°。妇女多为胸式呼吸,男子及儿童多为腹式呼吸。
(2)异常:
动态异常意义
项强风寒侵袭太阳经,经气不利;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阴虚阳亢,或经气不利;睡姿不当之落枕
项软小儿多为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发育不良;久病重病见项软为精气衰败(病危)
颈脉搏动
怒张安静时见明显肝阳上亢;血虚重证
坐位明显,平卧更甚心血瘀阻,肺气壅滞;心肾阳虚,水气凌心
(二)望胸胁
胸腔内藏心肺,属上焦,为宗气所聚,是经脉、血管循行布达之处。胸廓前有乳房,属胃经,乳头属肝经。胁肋为肝胆经循行部位。故望胸胁可诊察心肺病变和宗气盛衰,以及乳房疾患。其内容有望胸胁的外形、虚里搏动情况、呼吸运动等。
1.外形
(1)正常:扁圆柱形,两侧对称,左右径:前后径=1.5:1.
(2)异常:
胸胁异常意义
扁平胸(2:1)瘦人;或肺肾阴虚、气阴两虚体质
桶状胸(1:1)久病咳喘,肺肾气虚
鸡胸(小儿)佝偻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肾气不足,骨骼发育异常
胸廓两侧不对称一侧坍塌——肺痿、悬饮后遗症、肺部手术
一侧膨隆——悬饮、气胸
肋骨串珠佝偻病——肾气不足,后天失养,发育不良
乳房肿溃(乳痈)肝郁胃热;外感邪毒
2.呼吸运动
(1)正常:呼吸均匀,节律整齐,约16~18次/分,胸廓起伏左右对称、均匀。
(2)异常:
呼吸运动异常意义
呼吸急促,胸廓起伏显著实热证(邪热痰浊犯肺)
呼吸微弱,胸廓起伏不显虚寒证(肺气亏虚)
(三)望腹部
腹部属中下焦,内藏肝胆、脾胃、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故望胸部可诊察内在脏腑的病变和气血盛衰。正常腹部平坦对称,直立时腹部可稍隆起,约与胸平齐,仰卧时则可稍凹陷。其内容主要包括望腹部外形和动态等。其中腹部动态主要与呼吸有关,腹部动态异常多与病变致使腹式呼吸强度改变有关,可参考望胸胁有关的内容。
望腹部外形异常意义
腹部膨隆鼓胀(单腹膨大——为肝气郁滞,湿阻血瘀)
水肿(全腹大伴周身肿——肺脾肾失调)
癥积(局部膨隆)
腹部凹陷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或新病大吐泻,津液大伤;或精气耗竭(病危)
青筋暴露鼓胀(肝气郁滞,湿阻血瘀)
腹壁突起疝气
脐部异常脐部色青或黑,局部发黑——脐风危证
(四)望腰背部
背为胸中之府,为心肺之所居,与肝胆有关。腰为身体运动的枢纽,为肾之府。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带脉循经腰背部。故望腰背部可诊察有关脏腑经络病变。正常两侧对称,俯仰转侧自如,直立时脊柱居中,生理弯曲正常。其内容主要包括望腰背部形态异常及活动受限等。
望腰背部异常意义
外形脊柱后突(驼背、龟背)肾气亏虚,发育异常;或脊柱疾患
脊柱侧弯小儿坐姿不良;或先天不足之佝偻病患儿;或一侧胸廓有病
脊疳脏腑精气极度亏损(慢性病重)
发背火毒凝滞于肌腠
腰缠火丹(蛇串疮)外感邪毒与血热相搏;或湿热浸淫,蕴阻肌肤
动态角弓反张肝风内动;破伤风;马钱子中毒
腰部拘急寒湿内侵;跌扑闪挫,气滞血瘀
四、望四肢
五体合五脏:心主四肢血脉,肺主四肢皮毛,脾主肌肉四肢,肝主四肢筋膜,肾主四肢之骨。故五脏均与四肢有关,而脾与四肢的关系尤为密切。四肢有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循行,故四肢与经脉关系密切。故望四肢可诊察五脏病变和循行于四肢的经脉病变。其内容主要包括望手足、掌腕、指趾的形态变化、动态异常等。
望四肢异常意义
形态
异常四肢肌肉萎缩气血亏虚,或经络闭塞
四肢肿胀水肿;瘀血或热壅血瘀;丝虫病
膝部肿大(鹤膝风)风湿痹证(有寒、热之分)
下肢畸形(O、X、足内外翻)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小腿青筋暴露寒湿内侵,络脉血瘀
手指变形梭状指风湿痹证
杵状指心肺气虚,血瘀痰阻
趾节溃脱(脱疽)正虚阴火燔灼,寒湿痹阻
指头螺瘪(指头干瘪,螺纹显露)吐泻太过,津液暴脱
动态
异常肢体痿废痿病(肌肉萎缩)精津亏虚,或湿热浸淫,筋脉失养
中风(半身不遂)风痰阻络
截瘫(双下肢痿废)腰脊外伤,或瘀血阻络
四肢抽搐(四肢筋脉挛急与弛张间作,舒缩交替,动作有力)肝风内动
手足拘急(手足筋肉挛急,屈伸不利)寒邪凝滞;气血亏虚
手足颤动(手足颤抖或动摇不定)血虚;饮酒过度;动风先兆
手足蠕动(手足时时掣动,动作迟缓)脾胃气虚;或阴虚动风
手指挛急(鸡爪风)血液亏虚,血不养筋,复感寒邪
循衣摸床,撮空理线重病神昏
五、望二阴
前阴为肾所司,宗筋所聚,太阴、阳明经所会,阴户通于胞宫并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肝经绕阴器,故前阴病变与肾、膀胱、肝关系密切。后阴亦为肾所司,又脾主运化,升提内脏,大肠主传到糟粕,故后阴病变与脾、胃、肠、肾关系密切。前阴可诊察肾、膀胱、肝病变;后阴可诊察脾胃、肠、肾病变。
(一)望前阴
望前阴异常意义
外阴肿胀(阴肿)水肿——肺脾肾功能失调疝气——肝气郁结;久立劳累;寒湿凝滞红肿热痛——肝经湿热下注
外阴收缩(阴缩)寒凝肝经,气血凝滞
外阴生疮(阴疮)肝经湿热下注;或梅毒
阴囊湿痒(肾囊风)肝经湿热下注
阴户有物突出(阴挺)脾虚中气下陷;或产后虚弱
睾丸异常先天发育异常;或痄腮后遗症
(二)望后阴
望后阴异常意义
肛门红肿(肛痈)湿热下注;外感邪毒
肛裂血热肠燥,大便干结,努力排便时撑伤;或湿热下注
痔疮肠中湿热蕴结;或血热肠燥;或久坐、负重、便秘者
瘘管(同痔疮)
脱肛脾虚中气下陷
六、望皮肤
皮肤为一身之表,内合于肺,卫气循行其间,有保护机体的作用。脏腑气血亦通过经络而外荣于皮肤。凡感受外邪或内脏有病,皆可引起皮肤发生异常改变。故望皮肤可诊察脏腑虚实、气血盛衰、体内病变,以判断病邪性质、病情轻重和预后。其内容包括望皮肤的色泽、形态、皮肤病证(斑疹、水疱、痈、疽、疔、疖)等。
(一)色泽异常
色泽异常意义
皮肤发赤头面丹毒、抱头火丹
小腿流火
全身赤游丹
在上部风热化火
在下部湿热化火
皮肤发黄(黄疸)阳黄(湿热);阴黄(寒湿)
皮肤发黑(黑疸)劳损伤肾
皮肤白斑(白癜风)风湿侵袭、气血失和、血不荣肤
(二)形态异常
(1)正常:皮肤润泽,柔韧光滑,无肿胀。
(2)异常:
形态异常意义
润泽与否润泽津液未伤
干枯无华津液已伤,营血亏虚
肌肤甲错血瘀日久,肌肤失养
皮肤硬化外邪侵袭、禀赋不足、阳虚血少、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瘀血阻滞
肿胀
(水肿)头先肿,上半身肿甚阳水
下肢先肿,下半身肿甚阴水
(三)皮肤病证
1.斑疹
色泽大小形态
斑深红或青紫点大如片平铺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疹红点小如粟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1)斑。
临床表现意义
阳斑色多红紫,形似锦纹、云片,兼有身热烦躁脉数等实热证——外感温热邪毒
阴斑色多青紫,隐隐稀少,兼有面白、肢凉、脉虚等虚证——脾虚血失统摄;阳虚寒凝气血
(2)疹。
临床表现意义
麻疹疹色桃红,形似麻粒,先见于发际颜面,渐延及躯干四肢,后按发出顺序逐渐消退外感风热时邪
风疹疹色淡红,细小稀疏,皮肤瘙痒,症状轻微外感风邪
隐疹皮肤上突然出现淡红或淡白色丘疹,形状不一,小似麻粒,大如花瓣,皮肤瘙痒,瘙之融合成片,出没迅速外感风邪或过敏
(3)斑疹的顺逆。
[1]顺:外感病中常见,若色红身热,先见于胸腹,后延及四肢,斑疹发后热退神清者,是邪去正安,为顺。
[2]逆:若布点稠密成团,色深红或紫暗,先见于四肢,后延及胸腹,壮热不退,神志不清者,是邪气内陷,为逆。
2.水疱
临床表现意义
白□皮肤出现白色疱疹,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兼有身热不扬外感湿热之邪,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而发
水痘小儿粉红色斑丘疹,很快变成椭圆形的小水疱外感时邪,内蕴湿热
湿疹周身皮肤红斑,迅速形成丘疹、水疱,破后渗液,出现红色湿润的糜烂面湿热蕴结,复感风邪,郁于皮肤而发
3.疮疡
临床表现意义
痈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焮热疼痛阳证——湿热火毒蕴结,气血凝滞
疽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或晦暗,局部麻木,不热少痛阴证——气血亏虚,阴寒凝滞
疔形小如粟,顶白根硬而深,麻木痒痛。多发颜面手足。发病迅速,易走黄或伤筋损骨,危险较大外感风邪火毒,毒邪蕴结
疖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根浅出脓即愈。症状较轻,易治无危险外感热毒或湿热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