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医心方
34489200000097

第97章

治酒病

《病源论》云∶酒者水谷之精也,其气 悍而有大毒,入于胃则胀气逆,满于胸内,焦(蘸)于肝胆,故令肝浮胆横而狂悖变怒,失于常性,故云恶酒也。

《千金方》治恶酒健嗔方∶空井中倒生草,服之勿令知。

又方∶取其秫上尘,和酒饮之。

《苏敬本草注》恶酒病方∶鹰矢白灰,酒服方寸匕,勿使饮人知之。

治饮酒令不醉

《千金方》饮酒不醉方。

柏仁、麻子仁各二合,一服乃进酒三倍。

又方∶小豆若花叶,阴干百日,末,服之。

又云∶饮酒令无酒气方。

干芜菁根二七枚,三蒸,末两钱,饮酒后水服之。

《葛氏方》欲饮酒便难醉,难醉则不损人方∶葛花并小豆花,干末为散,服三方寸匕。

又方∶先食盐一合以饮酒,倍能。

又方∶进葛根饮、芹根饮之。

又方∶胡麻能杀酒。

《枕中方》老子曰∶人欲饮酒不醉,大豆三枚,先服之讫,饮酒不醉也。

《灵奇方》止醉方∶七月七日取小豆花,干之百日,末之。欲饮酒,先取门冬十四枚,与小豆花等纳口中,井花水服之,则不醉。

断酒令不饮

《千金方》断酒方∶白猪乳汁一升饮之,永不用酒。

又方∶刮马汗和酒与饮,终身不饮。

又方∶自死蛴螬,干,捣末和酒与饮,永代闻酒名呕吐,神验。

又方∶酒渍汗靴沓一宿,旦空腹与即吐,不喜见酒, 取佛体上尘入酒服之,永不欲饮酒。(《灵奇秘方》。)

治饮食中毒

《病源论》云∶人往往因饮食忽然困闷,少时致甚乃至死者,名为饮食中毒,故(言)人假以毒投食令裹而杀人,但其病颊内或悬膺(壅)内物,(初)如酸枣大,渐渐大是也。

急治则瘥,久不治,毒入腹即死也。

《医门方》云∶凡煮药以解毒者。虽救急不可热饮之;诸毒得热更甚,宜令冷冻饮料之。

《短剧方》治诸食中毒者,唯黄龙汤及屎汁,无不治也。饮马尿汁亦良。(《千金方》同之。)《本草》云∶饮食中毒烦满方∶煮苦参饮之,令吐出。

《葛氏方》云∶诸馔食直氽何容有毒,皆是假以投之耳。既不知何毒,便应作甘草荠汤通治也。汉质帝啖饼死,即其事矣。

《经心方》食毒方∶白盐一升,以水三升煮消,分三服。

《集验方》食诸饼 百味毒若急者方∶单饮土浆。

又方∶单服犀角末方寸匕。

《千金方》治饮食中毒方∶苦参三两,酒二升半,煮取一升,顿服,取吐愈。

《养生要集》治食诸饼 百物中毒方。

取贝齿一枚,含之须臾,吐所食物,良。

又方∶捣韭汁饮之良。(以上《葛氏方》同之。)

治食噎不下

《病源论》云∶食噎,此由脏气冷而不理,津液涩少不能传行,饮食入则噎寒(塞)不通,故谓之食噎。胸内痛,不得喘息,食不下是也。

《葛氏方》治食猝噎方∶以针二(三,或本)七过,刺水中,东向饮其水,良。

又方∶衔鸬 喙即下。

又方∶以羚羊角摩噎上。

又方∶生姜五两,橘皮三两,水六升,煮取二升,再服。

《僧深方》治食噎不下方。

旁人缓解衣带,勿合(令)噎者知,即下。

又方∶水一杯,以刀横书,水已复纵尽饮即下。

《救急单验方》∶取鸡尾(若)雉尾,深纳喉中即通。

《枕中方》治人噎欲死方。

使人吹耳中,女则男,男则女,吹便出,良。

《耆婆方》治食噎方∶取盘中酢,三咽,良。

《如意方》治噎术∶舂杵头糠,置手巾角以拭齿,立下。(陶公云∶刮取糠含之。)《千金方》治猝噎方∶取饭留边零饭一粒吞之。

《广利方》理猝食噎不下方∶蜜一匙含细细燕(咽)则下。

《医门方》疗饮食噎不下或呕逆延沫、胸膈不理、脏腑气所致方∶半夏(三两,洗) 生姜(五两) 橘皮(三两) 桂心(二两)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气下瘥。

治食诸果中毒

《养生要集》云∶凡治一切果物食不消化方。甘草,贝齿,粉,凡三物,分等作末,以水服,良。

又方∶以小儿乳汁二升服之,良。

又方∶含白蜜嚼之,立愈。

治食诸菜中毒

《病源论》论∶野菜芹荇之类,多有毒虫、水蛭附之,人误食之便中其毒,亦能闷乱烦躁不安也。

《本草》方∶食诸菜中毒方∶以甘草、贝齿、粉三种末,和水服,小儿尿、乳汁服一升亦佳。

《葛氏方》治食诸菜中毒发狂、烦闷吐下欲死方∶煮豉汁,饮一二升。

又方∶煮葛根饮汁,亦可生嚼咽汁。

又∶治食苦瓠中毒方∶煮黍穣令浓,饮其汁数升。

《养生要集》云∶捣胡麻,以水服(洗,《葛氏方》)二合。

治误食菜中蛭

《养生要集》治食野菜误食蛭,蛭在胃中及诸脏间食人血,令人消瘦欲死方∶可饮新刺牛血一升许。停一宿,烦,猪膏一升饮之。蛭便从大孔出。已用有验,所刺牛不杀,但取血。

《崔禹锡食经》云∶食菹菜,误吞水蛭方∶服马蓼汁甚效。

治食菌中毒

《病源论》云∶菌是郁蒸湿气变化所生,故或有毒者,人食过(遇)此毒多致死甚急速,其不死者由能令烦闷吐利,良久始醒也。

《葛氏方》∶食山中 树所生菌,遇毒者则烦乱欲死方∶掘地作坎,以水满中,搅之,服一二升。

又方∶浓煮天(大)豆饮之。

又云∶食枫菌甚笑,又野芋毒并杀人,治之与毒菌同之。

《录验方》云∶服诸吐利丸药除之。

治食诸鱼中毒

《病源论》云∶凡食诸鱼,有中毒者,由鱼在水内食毒虫恶草;则有毒,人食之,不能消他(化),即令闷乱不安也。

《短剧方》治食鱼中毒方∶煮橘皮,淳饮之佳。(今按∶《食经》云∶治食脍及生肉太多妨闷者。)又云∶治食鱼脍及生肉经胸膈中不化吐之不出便成症方。

浓朴(二两) 大黄(一两)凡二物,以酒二升;煮得一升,尽服之,立消。(《葛氏方》同之。)《千金方》治食脍不消方。

烧鱼灰,水服方寸匕。

又方∶烧鱼鳞灰,水服方寸匕。

《葛氏方》食脍多、过冷不消、不治女成虫 方。

捣马鞭草,绞,饮汁一升。亦可服诸吐药以吐之。

又云∶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方。

浓煮橘皮,去滓,饮汁。

《集验方》治食鱼中毒方。

煮芦根,取汁饮之。

《本草》云∶食诸鱼中毒方∶煮橘皮及生芦苇根汁、朴硝、大黄汁,烧末鲛鱼皮并佳。

《崔禹锡食经》食鱼中毒方∶犀角二两,细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极冷顿服。

《录验方》食鱼中毒方∶煮甘草二两,饮之,良。

治食鲈肝中毒

《病源论》云∶鲈鱼此由肝有毒,人食之中其毒者,即面皮剥落,虽尔不致(至)于死也。

《短剧方》云∶食鱼中毒,面肿烦乱及食鲈鱼肝中毒欲死方∶锉芦根,春取汁(一二升《葛氏方》)。多饮乃良,并治蟹毒。(《千金方》同之。)

治食鲐鱼中毒

《病源论》云∶鲐鱼,此肝及腹内子有大毒,不可食,食之往往致死。

《短剧方》云∶中 鲐鱼毒方∶烧 鱼皮,水服之,无见皮坏,刀浆取之,一名鲛鱼皮。食诸鲍鱼中毒亦用之。(《千金方》同之。)《玉葙方》云∶水中大鱼 骨伤人,皆有毒,治之方∶烧獭毛皮骨,以傅矢涂亦佳。

治食鱼中毒

《玉葙方》治 鱼及水中物所伤方∶嚼粟涂之。

又方∶煮汁洗之。

治食诸肉中毒

《病源论》云∶凡可食之肉。无毒(甚)有毒自死者,多因疫气所毙,其肉则有毒,若食此毒肉,便令人困闷,吐利无度。

《葛氏方》治食诸生肉中毒方。

以水五升,煮三升土,五六沸下之。食须(顷)饮上清一升。

《录验方》治食诸生中毒方。

水六升,煮大豆三升,取汁二升服之。

又方∶服土浆一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