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34596600000032

第32章 孟子的故乡——山东邹城

邹城是山东省直辖县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与曲阜紧邻,南与微山湖相连,东为沂蒙山区,西为万顷平原,1994年国务院批准邹城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邹”原是东夷文化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部落,夏、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

历史沿革

夏禹时期,邹城属“九州”中的“徐州之域”。商代属奄国。周克商灭奄,封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侠于此,国号邾,附庸于鲁国。秦统一中国后始设驺县,隶属薛郡。新莽时期一度废驺县设驺亭,后不久恢复。唐初改驺为邹,属河南道兖州鲁郡。宋神宗熙宁五年至元丰六年曾将邹县设置为镇,元丰七年复设邹县,明清沿袭。1939年,以津浦铁路邹县境内段为界,分为邹东、邹西两个县级行政区。

1948年成立邹县人民政府,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邹县改为邹城市。

桑梓之邦

山东省邹城市是儒学最重要的传人“亚圣”孟子的故乡,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称。儒学精神《中庸》、《孟子》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孟府、孟庙、孟林等古建筑群饱经沧桑,为孟子及其后人弘扬光大儒学的见证;邹城市详实的孟子生活及其思想的资料,凸显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人文底蕴。

孟子的学说: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成“仁政”学说。认为仁政“必自经界始”,主张“法先王”,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使“黎民不饥不寒”,然后“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用“王道”、“仁德”排斥法家严刑峻法思想。倡言“保民而王”,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提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主张“善养吾浩然之气”,以达“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来宋儒有很大影响。被尊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文化遗产

邹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这里人杰地灵、英贤辈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世代贤母——孟母,有被赞为“功不在禹下”的儒学亚圣——孟子,有被传为世代佳话、“凿壁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经学家匡衡。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邹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饱经岁月沧桑还依然展示着往昔风采的“三孟”(孟庙、孟府、孟林)古建筑群,佛教文化及书法艺术精品“四山”摩崖刻石,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宫殿——明鲁荒王陵,被誉为“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历史文化名山——峄山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邹城独具特色的“山·水·圣人”综合旅游区,是研究中国与东方文化的“历史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