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34596600000048

第48章 司马迁的出生地——陕西韩城

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乡宁县、河津县、万荣县隔河相望,西依梁山与黄龙县接壤,南连合阳县,北靠宜川县。

历史沿革

西周初年,周武王诸子封于韩,称韩国。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万于韩原少梁。后韩、赵、魏三分晋地,少梁属魏。周显王十五年秦与魏战元里,斩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秦更少梁为夏阳,置邑,秦灭六国,夏阳属内史地。莽新时,改夏阳为冀亭,东汉时期复名夏阳,后夏阳并入合阳。隋开皇十八年,夏阳从合阳分出,改为韩城县。唐初曾为西韩州州治,后更名韩原县。唐天成元年复名韩城。金贞三年升置桢州,县治徙于薛峰以东土岭。元至元六年废州,县治迁回今址。明清沿袭。

1948年3月成立韩城县人民政府。1959年合阳县及黄龙县白马滩地区合并于韩城县,1961年又分置。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改为韩城市。

司马迁的故乡

韩城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出生地,素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司马迁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突出的地位。《史记》被鲁迅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当之无愧的。

司马迁祠墓位于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它东临黄河,西枕梁山,芝水萦回墓前,开势之雄,景物之胜,为韩城诸名胜之冠。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

文物遗产

重点文物:有司马迁祠墓、大禹庙、魏长城遗址、文庙、党家村古民居、普照寺、城隍庙。元、明、清古建筑遍布城乡,其中元代建筑堪称陕西之最,位于昝村镇的普照寺被誉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院。韩城享有“小北京”之称,明清四合院民居建筑保存完整,尤以党家村最为典型,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韩城大禹庙是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颂扬大禹精神而修建的一处祭祀性庙宇。大禹庙位于韩城市郊东2公里黄河岸边的周原村。韩城大禹庙是目前全国建庙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大禹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东墙有《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故事,西墙有郭子仪《宴庆图》和《单骑见回纥降图》一幅画两个场面。壁画结合巧妙,形象逼真,是研究元、明时期历史、民俗和绘画艺术等方面难得的实物资料。

韩城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门楣题字、百面锣鼓、耍神楼、秧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