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34729700000004

第4章 今年的股市有点儿累

2000年的中国股市在不断的怀疑、担心与不断的推动、支持中越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阻力位,股评人士一会儿指东、一会儿指西,投资者出出进进又进进出出,一不小心沪市大盘过了1800、过了2000 ,又过了2050 ,长达半年多的上轨被冲破,这两天居然呈现出加速上扬的势头。有人面对此景思索良久,最后提出此种市道不要言顶,关键看是否加速和放量,只要加速、放量就意味着大盘即将进入调整。但新的标准是否就灵验了呢?市场的走势让谁都不置可否,谁都又觉得不无道理,忙忙碌碌就到了8月份,大家一碰面都是摇头一句话:赚了指数没赚钱。这个股市真让人感到有点累,大盘晃晃悠悠爬得累,庄家忍气吞声扛得累,投资者战战兢兢跟得累,股评家左顾右盼看得累,而政府呢?既要保持牛气加大扩容,又要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这份应付与支持,其实更累。

股市的成长性与走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支持,一是支撑。支持是指政府管理层根据改革和经济发展需要而对股市发展步骤、策略、规模以及所要服务的目标的界定与推动;支撑则是指经济状况、改革进度、企业基本面等对股市的实际维持能力。支持可以说是引导性的、外在的、相对短期的,支撑是持续性的、内在的、相对长期的。

应该说在目前阶段,政府的支持是股市一直维持慢牛走势的主要动力,因为眼下有太多的政策目标需要借股市这个载体来推动和实施:

———中国的经济运行在由短缺下的供给导向进入过剩下的需求导向,经济增长连续下滑,终于在1999年末出现探底回升的趋势后,需要继续以一个繁荣、活跃的股市按照市场规则来分流储蓄、转化投资,有选择地扶持、推动某些行业、产业的发展;

———国有企业三年解困2000年可望实现,但解困显然不是目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才是更重要的任务,过去10年股市为企业筹集资金超过4000亿元,其中1996年以来呈加速态势,四年半中累计筹集资金3377.21亿元,占总筹资额的83.5%,2000年仅上半年就已筹集464.83亿元。在筹资的同时当然也希望企业通过上市能够在法人治理结构、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得到实质性提升;

———加入WTO已进入倒计时,在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内,中国的对外开放进程将大大加快,过去一直受保护的幼稚工业和虽然具备竞争力但规模不够的企业,都需要借助资本市场加快规模扩张和市场覆盖,甚至在全行业内进行整合,在主要行业培养几家大型国有控股公司和集团公司;

———随着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基础性地位的确立,体制进一步变革遇到的难题越来越多地需要借助市场手段来解决。目前的社会保障与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两大课题,孤立来看,应付起来都很困难,巨大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政府无力弥补,国有经济的进入与退出也不能再以行政划拨的方式选择,但二者通过证券市场结合起来处理却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但是中国的股市毕竟只有10年的成长过程,规模、规范等方面都还做得很不够,以上众多政策目标要想尽快实现,必须推进股市以超常规的速度与方式发展。一方面打破行政性分割、完善公平竞争的规则,加快实现市场本身的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一方面加快双向扩容,为上述多重政策目标服务。于是我们看到2000年的股市在不断的政策利好支持下反复走高,在这过程中,各项政策目标马不停蹄地推进。

那么为什么这种政策支持下的上涨越往上走越让人感到谨慎、担心呢?这首先是由于指数一次次轻松越过技术阻力位,人们的心理预期与市场的实际走势发生了越来越大的背离,使股市的趋势失去了判断的标准。中国经济总体虽然出现回升,但目前主要还是靠政策性拉动和周边经济形势好转的外在驱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尚不够活跃和稳定,还不能判断新一轮高增长的到来。从最近陆续公布的上市公司中报来看,业绩较为稳定或出现较大增长的主要集中在科技、钢铁、石油等方面,其他大部分公司业绩平平甚至出现大幅下滑,上市公司总体业绩水平并未像预期那样出现明显改善,目前两市五十多倍的市盈率估计在中报后也难有明显下降。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极大,比较好的企业也只能保持3~5年的成长,大部分企业尚不具备稳定成长的内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样看来,基本面决定了中国股市目前仍然是一个投机性比较强的新兴市场,那么股市进一步上涨的最终支撑究竟应该靠什么?

有人说现在的股市走势平稳,投资者持筹心态好,投资理念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好的一方面,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变化,但在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更多的是庄家运作上的尴尬,在政策支持上涨与投资者十分谨慎并存的市场格局下,庄家建仓不易,出货也不易,惟有以一家的节奏平稳往上推,大家都小心翼翼,大家都胆战心惊。分析至此,话题又回到了开始,即问题的解决关键取决于政策支持与实际支撑的协同配合。政策支持是现阶段发展的需要,也是股市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这种支持在一个时期能实质性地推动经济增长、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效益增长、推动体制变革进程加快,总之如果能真正推动我们的经济往前跳跃发展,那么股市持续牛市将逐渐得到实体经济越来越强的支撑,最终我们就会获得多赢的局面。这样,恰当处理好政策、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课题,看来今后的股市还会让人感到有点儿累。

(发表于2000年8月14日)

最近的世界真是叫人有点烦,先是协和式飞机莫明其妙地从天上掉了下来,把富人们吓得不知所措,然后俄罗斯最先进的核潜艇在演习中爆炸沉没,1 0天后的8月21日宣布救援失败,118名船员全部遇难。以巴和谈仍在僵局中挣扎,伊拉克解除制裁遥遥无期,科索沃的局部冲突一直不断,整个世界一刻也不停歇,总是处于大大小小的动荡中。反观中国国内,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复苏、转机的迹象,经济在转好,西部要大开发,世界计算机大会召开,广东北上举行大型招商会,北京积极准备要申奥,政府一面在加大打击经济犯罪的力度,举办打击经济犯罪展,推出电影《生死抉择》;一面在继续推动经济运行提速,增发600亿长期建设债券,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主要领域的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一切紧锣密鼓,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