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34729700000040

第40章 怀念5 ·▼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管理层算真正体会到了当家人的难处。一方面必须保持市场大局的稳定,一方面还得不断有所作为,在2002年做出几件事情,但两个方面似乎很难协调,往日博大的市场突然变得承载不起任何的震动。发行新股本是正常的事,2002年进度已经放慢,影响到了全年的任务和政绩,所以“五·一”以后新股节奏明显加快,几乎每天都有首发、增发,但盘子并不大,这显然是一种小步快跑的密集战术,但投资者的对立反应却出乎意料地快,于是这一举动成了一项重大利空,市场果断地说了不。QDII将要推出的传闻一出,马上被推断为资金外逃、市场资金总量将大幅减少,于是由B股大幅下跌拖累大盘下滑,于是又不得不辟谣,市场又果断地说了不。上周(5月13~17日)的这一次下破,首当其冲的原因被归结为国有股减持又将启动的传言,于是又急急出来辟谣,说纯属传言,股爷莫信,市场又果断地说了不。还有新股按市值配售政策迟迟不能实施也被视为引发下跌的原因,理由是上半年的市场主要靠外力推动,利好不出,信心不再。这言下之意是说目前的大盘主要靠强心针似的药物刺激在维持,因此必须保持定时注射,否则药效一过,大盘就要掉下来。市场对政策如此之苛,出台慢了点也要说不,真是好难将就。

所以回过头来就有很多值得想一想的事情。比如那些曾经主张将沪市调到1000点、将市场彻底清理干净者,最近已不见他们的执着,不知他们对这个市场作何判断,是否仍然坚持休克疗法。但有一点倒是可以提出来,目前这样的市场已经让各方难有作为,如果当时真如他们设计的调到位了、清干净了,那样的市场可能更是没什么用处而只能作为陈列物了。再比如管理层目前被逼于墙角的处境,很多想继续规范的办法犹豫而不敢实施,很多要加大改革、创新的方面刚一酝酿就被市场说不,无法顺利推出,干什么都要看市场的脸色,也使自己走入了不想管市场涨跌却又不得不管市场涨跌的尴尬境地。这样一些境遇的变迁,可能都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评价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重新思考中国证券市场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因为这样的心境和情绪,因为时间已近5月19日,于是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5 ·19”的行情。

三年前的“5 ·19”始终是个值得回忆的日子,它掀起了一次延续两年多的空前的大行情,涨幅空前,沪市首次突破了2000点;信心空前,各方对市场的上涨毫不怀疑,以至于认为日子本来就应该这样过;发展空前,在这期间中国证券市场度过了10岁生日,市场的规模、功能得到迅速发展。这样的超常发展虽然带来了很多问题,需要在随后的治理整顿中逐步规范,但发展本身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正如当年邓小平对价格改革与双轨制的评价一样,1989年开始的3年治理整顿很重要,但在此之前中国经济连续5年的高速发展是应该肯定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时不时抓住时机跳跃一下,有了问题不要怕,认真解决同时也为下一次跳跃积蓄力量。这些思想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我想“5 ·19”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这一段历程与当时颇有相似之处,应该也可以作类似的评价。

中国经济体制处在转轨过程中,因此对问题的判断不能单纯借用某一种观点,也不能期望对诸多问题的一次性解决,而必须走非平衡的路子,一个阶段解决一两件主要事情,同时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因为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防止其他矛盾的激化,才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这样的过程既是大发展的过程,也是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在这之后,因为其他矛盾的滋生已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需要有一个治理整顿的阶段进行调整和约束,以便于更好地发展,这就是中国转轨经济的非平衡运动特征。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发展的主线和对政策力度的把握。

因为怀念“5 ·19”,希望好日子重来,所以三年前那些曾经作为各门各派领头羊的老兵周五都有了较大的涨幅,加之近几日由银广夏将暂停上市引发的问题股、ST股和恢复上市股的大幅连续下跌,一些方家判断说倒置的投资理念已经复位,新的“5 ·19”就要到来。这样的见解多少有些娱乐天下的气氛,谁都知道此时已非彼时,中国的市场虽然还是政策市,但政策只能启动或推动行情,从来也没有成为行情的核心,真正的行情必然来自于市场内部各要素的积蓄和组合,因此现在显然没有行情的基础。再看这些网络股,有的概念已不在,名与实不符,在市场的炒作上,网络也已不再等于高成长和绩优,新的行情不可能再从旧的概念中生出,所以网络股上涨不过是短暂的还魂术而已。

本周还有一件事的看法大概是见仁见智,这就是关于对国有股减持重新启动的辟谣。辟谣的初衷是认为不少投资者相信了这一传言,出面辟谣的是三大报的记者,这其中颇有可玩味之处。用两分法来看,如果这的确是传言,那么辟谣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防止市场继续大幅下跌,记者出面无非是个技巧,但事情本身反映了目前市场的信心堪忧、各方谨小慎微;如果这并非传言,现在却要说成是传言,其辟谣的目的仍然是为了防止市场大幅下跌,各方噤若寒蝉。但这样的话,其信心不足的广度和深度又要增加一层,其用心之良苦、回旋余地之局狭也可见一斑。总之市场目前正处在颇为艰难的境地,或者叫一个周期的低谷,此时作“5 ·19”预期显然只能是心理上的保健。

虽然各方都因辟谣而重新看好后市,但政策利好必须服从于市场、通过市场内在要素起作用,一个身带伤病、尚未恢复的运动员,无论服用何种兴奋剂,冲上一二百米是有可能的,但绝跑不了马拉松,况且这样于身体是大不利的。短期看,大盘在反复中再次探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发表于2002年5月20日)

上周(5月20~24日)市场的走势大概是最让政策跌破眼镜的,周二急急推出的恢复和完善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的决定,几乎没有冒什么泡泡就不见了痕迹,大盘再次下探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有人说这事怨政策没有配合好,在公布配售的同时应该同时减缓新股发行和增发的节奏,不然意图太直接了;也有人指责此事拖得太久,等得太累,以至于“狼”真的来时已唬不住人了。这些话听起来都有些道理,但只是枝节,不是大局。关键的问题在于市场就是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政策目标必须尊重它、通过它的作用才能较好地实现,否则虽违逆于一时,最终却不得不看它的脸色行事,让自己陷于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