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功成名就,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成大业的却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养等等。其中,“忍”也是成就大业的必备心理素质。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想成大业、干大事,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说白了,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实际上,此言本来就有其鲜明的积极意义。对于有理想、有抱负,想为国家、为民族干一番大业的人这完全是对的,应该提倡和加以鼓励。就是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也是应该“忍一时所不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能使自己进退自如。
所谓“忍小谋大”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排除各种干扰,创造条件奔向大目标、大事业。“忍小谋大”就是不计一时一事的得失,忍住急功近利的念头,一切都为实现大目标、成就大事业铺平道路。“忍小谋大”,还要从思想上摆正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不因小失大,不因大而丧失信心,放弃眼前的努力。长远目标与短期行为,大事业与小功利,国家、民族大计与个人的七情六欲等关系都要处理得当,这样才不至于“小不忍则乱大谋”了。
宋代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是说忍的作用可以抵抗千军万马,同样是“忍小谋大”的策略。但苏洵的话是更加自觉更加明确地道出小忍与大谋的关系,强调了“小忍”的无形威慑力。诸葛亮七擒孟获而不斩,忍住仇恨,并且是一忍再忍,终于以自己的忍让制服了叛军,保住了国家的安宁和平。
孟获是三国时期蜀国南方部族的首领,因率兵反蜀、制造叛乱,诸葛亮前去平定。当诸葛亮听说孟获不但打仗勇敢,而且在当地各部族中很有威望时,想到如果把他争取过来,就会使蜀国有个安定的大后方,岂不更好。于是下令,对孟获只许活捉,不得伤害。当蜀军和孟获的部队交锋时,诸葛亮授意蜀军故意败下阵来,孟获仗着人多,只顾向前冲锋,结果中了蜀军的埋伏,孟军大败,孟获第一次被活捉。
当时孟获心想,这下子肯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一进了蜀军的大本营,诸葛亮立即让人给他松绑了,陪他参观蜀军的军营,好言好语劝他归降。孟获不但不服气,而且傲慢无理,诸葛亮毫不气恼,反而放他回去准备再战。孟获跑回部落后,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结果又一次被活捉。诸葛亮耐心规劝,孟获仍是不服,诸葛亮又放了他。孟获再次改变战略进攻蜀军,或坚守渡口,或退守山地,却总不能摆脱诸葛亮的控制,一次又一次被擒,一次又一次被放,到了第七次被捉时,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肯走了,他流着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里佩服。从今以后,不再反叛了。”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重新归蜀汉控制,蜀国的大后方变得稳定,南方各部族的人民也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常言道“事不过三”,忍让一次两次可以,再三再四绝对不行。可是诸葛亮对孟获却捉了放,放了捉,耐着性子忍了七次,如果不是孟获服输投降,他还打算再放孟获,绝没有因为孟获的不识抬举而放弃忍耐。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以德服人,攻克孟获的心,让他心悦诚服地归顺蜀国,不再叛乱。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忍耐了孟获的傲慢无理,以他的足智多谋,以他的宽容大度,以他的好言规劝,也以他的军事实力,感化孟获这块顽石,进而降服了整个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头领,稳定了蜀国对大后方的统治,最终达到了长治久安的目的。如果诸葛亮不忍,一刀杀了孟获,充其量也只是消灭了一个叛军头目,很可能按下葫芦起来瓢,其他部落的少数民族头领还是要继续造反。由此可见,忍与不忍的区别在于,不忍只能得一时的痛快,忍了,却能得到长远的利益。
所以,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理想宏愿,成就大事,创建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