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宋元学案
34903900000256

第256章 沧洲诸儒学案(下)(2)

陈思谦,字退之,龙溪人。学问该博,教授后学,尝魁乡荐。着《春秋三传会同》及《列国类编》,朱文公喜之,因语其门人李唐咨以女妻焉。

至之门人

推官陈贯斋先生沂(别见《北溪学案》。)

撝堂门人

王立斋先生侃

运使王敬岩先生佖(并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吉甫家学

侍郎孙先生愿质(附子。)

孙愿质,鄞县人,吉甫次子。绍定五年进士第,后中教官科,终工部侍郎。子,字寿朋,知临海县,奉母在官。元兵至,母子俱蹈难死。丞相叶梦鼎、尚书王应麟尝以文章荐之。(参《至正四明志》。)

履之家学

刘先生子玠(别见《勉斋学案》。)

克斋门人

忠愍徐先生元杰(别见《西山真氏学案》。)

子是家学

县令叶先生釆(见上《果斋门人》。)

尚质门人

文元饶双峰先生鲁(别为《双峰学案》。)

提举李先生鉴(别见《勉斋学案》。)

晦翁再传

签判丘行可先生富国

丘富国,字行可,建安人。受业朱子之门人。签判端阳。所著有《周易辑解》十卷、《易学说约》五篇、《经世遗书》三卷。(云濠案:《道南源委》云:「登淳佑进士。」又云:「着《周易辑解》、《经世补遗》、《易学说约》,发明朱子宗旨。」)宋亡,先生高蹈不仕。(修。)

庸斋家学(刘、李四传。)

知府赵冰壶先生溍

赵溍,字符晋,号冰壶,葵之子也。咸淳中,尝知建宁府。着有《养漫笔》一卷。(参《四库书目提要》。)

叶氏门人

陈玉岩先生天泽

陈天泽,字****,一字玉岩,昌化人,叶釆弟子。

唐卿门人

石蟠松先生一鳌

石一鳌,字晋卿,义乌人,秘书丞王世杰弟子。(云濠案:黄晋卿表先生墓云:「少受业于王君若讷,既又从秘丞游。」)世杰则徐文清弟子也,覃思于《易》。所著有《周易互言总论》十卷。(补。)

(梓材谨案:先生号蟠松,见王海日《许氏四传堂记》。)

静斋家学

忠简刘冰壶先生钦(别见《九峰学案》。)

主簿刘希泌先生应李

刘应李,字希泌,云庄弟炳之孙也。初名棨。登咸淳进士,调建阳主簿。入元不

仕,退与熊勿轩、胡庭芳讲道于洪源山,共居十有二年。后建化龙书院于莒潭,聚徒讲授,学者多集。(参《姓谱》。)

(梓材谨案:《儒林宗派》列先生于静斋之门,盖以韬仲之孙而受学于静斋者也。)

静斋门人

熊竹谷先生庆冑(别见《西山真氏学案》。)

希泌讲友

参军熊勿轩先生禾(别见《潜庵学案》。)

乡举胡双湖先生一桂(别见《介轩学案》。)

古心门人

州判赵元道先生介如

赵介如,字符道,浮梁人。从江古心游,其学静深有本。登宝佑进士,通判饶州。元起为双溪书院山长,从者甚众。(参《江西人物志》。)

月涧门人

著作欧阳巽斋先生守道(别为《巽斋学案》。)

小阳家学

阳以斋先生恪

阳恪,号以斋,蜀人。理宗三十九年,为蜀举首。其父存斋之学,得之朱子高弟涪陵囗氏渊。先生有《春秋夏时考正》一编,凡三十四条,其说谓是《尧典》定时成岁之后,四时十二月之序,一定不移,虞、夏、商、周皆因之。春秋时皆夏正之时,月皆夏正之月,谓夏时冠周月之说非是。(参张氏《春王正月考》。)

(梓材谨案:先生为小阳先生之子,史静清师之。见《宋史》《史弥巩传》。然

向之述学派者,皆以静清为大、小阳之传。)

小阳门人

教授史静清先生蒙卿(别为《静清学案》。)

礼部韩先生居仁

韩居仁,字君美,本开封人也。后居明州。仕至礼部郎中。学于小阳先生岊。尝官庆元经历,讲学甚醇,本堂谓「其指《易》之全体大用,以祛破碎,脉《诗》之深源正流,以洗浮薄」。又极称儒术。吏治有惠政。于庆元,尝周视城渠水脉,疏之瀹之,既西至它山,于堰于闸,完故立新,遂无旱涝之患。深宁王尚书序其事,而尤与程敬叔相契。(补。)

德远家学

参议黄四如先生仲元

黄仲元,字善甫、涵江山长绩之子。咸淳中登第,陆秀夫荐充益王府撰述官,除武学谕、太常博士,兼闽、广宣抚司机宜,改国子主簿,兼福建招捕司参议,皆不赴。宋亡,改其名曰渊,字天叟,又改其四如之号,而以「韵乡赘翁彦安」为称。穷居稽古,深入理奥,率以向上自处,不忝其父。年八十二卒。有《四如讲稿》、《经史辨疑》、《四如文稿》。(参《姓谱》。)

德远门人

推官郑先生献翁

郑献翁,字帝臣,莆田人。从黄德远游。咸淳初登第,仕至漳州推官。元既改物,与仲元诸人俱以宿儒为郡人模范。

省之家学

参政赵格斋先生顺孙

赵顺孙,字和仲,缙云人也。韩王普之后。父雷学于溪斋滕氏,授以《尊所闻集》,遂传其子。先生既长,谓朱子之微言奥旨,散出于门人所记录者,莫克互见,乃釆集以为《四书纂疏》,学者盛传之。淳佑十年进士,自秘书郎五迁至侍御史,皆兼讲读之职,凡日食震电水火为灾,必援据经传及累朝故实为危亡可畏之说,随时致戒。时帑藏朽乏,而人主不知,汰侈日甚,先生疏奏者八,面奏者三,谓:「《周官》九式,冢宰实总之。今之大臣,乃学陈平之不知钱谷,非也。真宗常令三司具中外钱谷大数,陈恕以天子富于春秋,若知府库充实,恐生侈心。恕虑先朝知其有,臣虑陛下不知其无也。」度宗不以为忤,令诸司条具以闻。又言内廷之帑,不可轻发,恩赏之滥,有所谓特除、特转、特补、特赠者,不可轻徇。庶僚上殿,专以琐细对扬,当申儆之,以革习谀之风。乞召洪天、陈宗礼、陈宜中还言职。荐汤汉、李伯玉、何基、徐宗仁、吕圻、欧阳守道、吕大圭。劾龚日升昏鄙。美人杨氏父死甫踰旬,进封淑妃,先生言当念其蓼莪之感,请以期年,虽不从,而竟得过卒哭者。久之,谢堂与其弟垕皆以戚畹骄横,先生力言之,堂免侍从,垕以节度使罢奉朝请。度宗雅重先生,而贾似道方当国,先生累陈买田变楮之弊,又劾罢其侄广德守蕃世,似道怒甚。先生丐去,度宗不允。又言:「新宫之建,议毁民庐,未知师臣相臣有谏玉清昭应如王旦者否﹖」似道益怒,上章乞骸。先生亦丐去,除吏部侍郎,兼祭酒,同修国史,仍兼侍读。先生犹不自安,求去益力,遂以显文阁待制知平江府,兼淮、浙发运使。时以夏初,即征民租,先生为设法籴二千万斛以入庾,而豫征之法以免。筑学道书院以讲学。复召为吏部侍郎,晋尚书,兼侍读。请急援襄阳,因述许翰之言:「治世讳危亡之事,而不讳危亡之言;乱世讳危亡之言,而不讳危亡之事。人臣知危亡而不言,则人主处危亡而不知。」又曰:「端平失襄而卒复之。今日之事,与端平异,不急援,祸至无日。」度宗为愀然变色,似道笑曰:「纵襄阳失守,岂遽危亡!此书生腐语耳。」六年,摄同签书枢密院事,进签书,兼权参政。八年,同知院事,兼参政。马丞相廷鸾去位,度宗欲用先生为右揆,兼元枢,先生叹曰:「吾其为张悌矣!」已降麻,会病得辞,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舟次富阳,叹曰:「一病足胜二十四考矣。」十年,起为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为州民代输税钱四十余万。知时事不可为,亟归,忧愤疾笃,不复御药,而三宫北上矣。又九浃旬而卒。所著自《四书纂疏外》,有《近思录精义》、《孝宗系年录》、《中兴名臣言行录》、《格斋集》。学者称为格斋先生(补。)

万菊门人

黄草窗先生智孙

黄智孙,字常甫,休宁人,称草窗先生。学于万菊滕氏,而定宇之师也。(补。)

(梓材谨案:汪氏炎昶状陈定宇行略云:「后从乡先生黄公常甫游,黄公之学,出于星溪万菊滕先生。滕之先璘、琪二伯仲,皆为朱子高弟。」是先生为万菊弟子之证,亦可知万菊为二滕后人,盖即安仁令云。)

草窗同调

陈复斋先生源长

陈源长,字复之,休宁人,定宇之父也。力学不倦,以麟经教授,师之者众,有董生下帷之风。(参《定宇集》《附录》。)

(梓材谨案:先生本名履长,晚年更名源长,从学者号之曰复斋。见定宇所述《先世事略》。)

子善所传

陈西山先生绍大(别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行可门人

翰林张先生谅

张先生贡(合传。)

张谅,字子京,建安人。与弟贡学《易》于丘行可。着《经史事类书泽》三十卷。后赠翰林应奉文字。贡字壮夫。

贤良郑翠屏先生仪孙

郑仪孙,建安人,号翠屏。从丘行可学《易》。咸淳中,以贤良举。少帝北行,先生退而著书,作《易说》、《大学中庸章句》、《史学蒙求笺注》、《性理字训》。郡守吴某率幕属迎于学,师事之。

蟠松家学(刘、李五传。)

孝子石先生定子

石定子,字安叔,义乌人,一鳌子。端敏纯孝,继母朱,性严毅,先生奉养不倦,无愠色者三十年。(参《两浙名贤录》。)

蟠松门人

国学陈舣翁先生取青

陈取青,东阳人。受学石一鳌,慷慨有志节。子樵。(百家记。)

(云濠谨案:《东阳县志》载先生云:「其先居睦之富春,宋中叶来徙邑之太平里。先生国学进士,与闻考亭之学,自号闲舣翁。」)

文献黄文贞先生溍

黄溍,字晋卿,义乌人。先生生而俊异,比成童,授以书诗,不一月成诵。迨长,以文名于四方。登延佑进士第,累转国子博士,视弟子如朋交,未始以师道自尊,轻纳人拜,而来学者滋益恭,业成而仕,皆有闻于世。出为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先生年始六十七,不俟引年。亟上纳禄侍亲之请,绝江径归。俄以秘书少监致仕,未几,除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经筵官,执经进讲者三十有二,帝嘉其忠,数出金织纹段赐之。升转至中奉大夫。旋上章求归,不俟报而行,帝闻之,遣使追还京师,复为前官。久之,始得谢南还。卒,年八十一。累赠参知政事,追封江夏郡公,谥曰文献。先生天资介特,在外唯以清白为治。及升朝行,挺立无所附,足不登巨公势人之门,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三尺,纤尘弗污。然刚中少容,触物或弦急霆震,若未易涯涘,一旋踵间,煦如阳春。先生之学,博极天下之书,而约之于至精,剖析经史疑难,及古今因革制度名物之训,旁引曲证,多先儒所未发。文辞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蛟龙,潜伏不动,而渊然之光,不可犯。所著书,有《日损斋禀》二十五卷、《义乌志》七卷、《笔记》一卷。(参史传。)

(梓材谨案:《儒林宗派》以先生为石氏门人。宋潜溪状先生行实,言其「常着《吊诸葛武侯辞》,太学内舍刘应龟见而叹之,因留受业。又从仙华山隐者方凤游」。是先生又为刘氏、方氏门人也。杨铁崖志其墓云:「与其徒私谥曰文贞先生。」

舣翁同调

隐君李复庵先生直方

李直方,字德方,东阳人。少以世业治《尚书》,举进士不第,退治伊洛之学。宋末,隐居教授。其受业弟子陈樵与胡、陈士允皆以文学知名。晚岁家益贫,与其弟子耦耕南山之麓,人皆以庞德公拟之。(参《金华先民传》。)

(云濠谨案:隆庆《东阳志》载「先生一名幼直,字良佐。为人沈毅方介」。又言「其所著书百余篇,皆未竟,惟《易象数解》为全书。至元中,录故上书言宋丞相者,至其家,则焚且久矣」。《金华府志》云:「学者称《复庵先生》。」)

元道门人

隐君汪东山先生华(别见《双峰学案》。)

右丞燕先生公楠

燕公楠,字国材,建昌人。十岁能属文、居父丧,庐墓三年。再贡于乡,不第,后以连帅辟,五迁至通判赣州事。元世祖既平江南,帅臣板授同知赣州事。后召至上都,奏对称旨,赐名赛因襄加带,命参大政,辞、乞补外。累拜江浙,湖广行省右丞。召还朝以卒。(参史传。)

(梓材谨案:先生为宋礼部侍郎肃七世孙,与汪东山为同门友,亦赵氏弟子也。着有《五峰集》十五卷。见程雪楼所作神道碑。)

草窗门人

乡举陈定宇先生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