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宋元学案
34903900000339

第339章 草庐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4)

《周官》六篇,其《冬官》一篇阙,汉《艺文志》序列于礼家、后人名曰《周礼》。文帝尝召魏文侯时老乐工至,因得《春官大司乐》之章。景帝子河间献王好古学,购得《周官》五篇,武帝求遗书得之,藏于秘府,礼家诸儒皆莫之见。哀帝时,刘歆校理秘书,始着于录,略以《考工记》补《冬官》之阙。歆门人河南杜子春能通其读。郑众、贾逵受业于杜。汉末马融传之郑玄,玄所注,今行于世。宋张子、程子甚尊信之。王安石又为《新义》。朱子谓此经周公所作,但当时行之,恐未能尽,后圣虽复损益可也。至若肆为排抵訾毁之言,则愚陋无知之人耳。《冬官》虽阙,以《尚书》《周官》考之,《冬官》司空掌邦土,而杂于《地官》司徒掌邦教之中,今取其掌邦土之官,列于司空之后,庶乎《冬官》不亡,而《考工记》别为一卷,附之于经后云。

《小戴记》三十六篇,澄所序次。汉兴,得先儒所记礼书二百余篇,大戴氏删合为八十五,小戴氏又损益为四十三,《曲礼》、《檀弓》、《杂记》分上下;马氏又增以《月令》、《明堂位》、《乐记》;郑氏从而为之注,总四十九篇,精粗杂记,靡所不有。秦火之余,区区掇拾,所谓存十一于千百,虽不能以皆醇,然先王之遗制,圣贤之格言,往往赖之而存。第其诸篇出于先儒著作之全书者无几,多是记者旁搜博采,剿取残篇断简,会萃成编,无复诠次,读者每病其杂乱而无章。唐魏郑公为是作《类礼》二十篇,不知其书果何如也,而不可得见。朱子尝与东莱吕氏商订三《礼》篇次,欲取《戴记》中有关于《仪礼》者附之《经》,其不系于《仪礼》者,仍别为《记》。吕氏既不及答,而朱子亦不及为,幸其大纲见于文集,犹可考也。晚年编校《仪礼经传》,则其条例与前所商订又不同矣。其间所附《戴记》数篇,或削本篇之文,而补以他篇之文。今则不敢,故止就其本篇之中科分栉剔,以类相从,俾其上下章文义联属,章之大指,标识于左,庶读者开卷了然。若其篇第,则《大学》、《中庸》程子、朱子既表章之,以与《论语》、《孟子》并而为四书,固不容复厕之《礼》篇,而《投壶》、《奔丧》,实为礼之正经,亦不可杂之于《记》。其《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六篇,正释《仪礼》,别辑为《传》,以附《经》后。此外犹三十六篇,曰《通礼》者九,《曲礼》、《内则》、《少仪》、《玉藻》通记大小仪文,而《深衣》附焉;《月令》、《王制》专记国家制度,而《文王世子》、《明堂位》附焉。曰《丧礼》者十有一,《丧大记》、《杂记》、《丧服小记》、《服问》、《檀弓》、《曾子问》六篇记丧,而《大传》、《间传》、《问丧》、《三年问》、《丧服四制》五篇,则丧之义也。曰《祭礼》者四,《祭法》一篇记祭,而《郊特牲》,《祭义》、《祭统》三篇,则祭之义也。曰《通论》者十有二,《礼运》、《礼器》、《经解》一类,《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一类,《坊记》、《表记》、《缁衣》一类,《儒行》自为一类,《学记》、《乐记》,其文雅驯,非诸篇比,则以为是书之终。呜呼!由汉以来,此书千有余岁矣,而其颠倒纠纷,至朱子始欲为之是正,而未及竟,岂无望于后之人与!用敢窃取其义,修而成之,篇章文句,秩然有伦,先后始终,颇为精审,将来学礼之君子,于此考信,或者其有取乎!非但为戴氏之忠臣而已也。

谢山《读草庐礼记纂言》曰:「《礼记》为草庐晚年所成之书,盖本朱子未竟之绪而申之,用功最勤。然愚尝闻之王震泽,谓:『四十九篇虽出汉儒,戢而就,流传既久,不宜擅为割裂颠倒』。有心哉斯言!朱子可作,亦不能不心折者也。草庐所纂,以卫正叔《集说》为底本。予少尝芟订正叔之言,已及过半,后取《纂言》对之,则已有先我者矣。古人之著书,各有渊源如此。」

《大戴记》三十四篇,澄所序次。按《隋志》《大戴记》八十五篇,今其书阙前三十八篇,始三十九,终八十一,当为四十三篇,中间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及六十一,四篇复阙,第七十三有二,总四十篇。据云八十五篇,则末又阙其四;或云止八十一,皆不可考。窃意大戴类萃此记,多为小戴所取,后人合其余篇,仍为《大戴记》,已入《小戴记》者,不复录,而阙其篇,是以其书冗泛,不及小戴书甚,盖彼其膏华,而此其渣滓尔。然向或间存精语,不可弃遗。其与《小戴》重者,《投壶》、《哀公问》也。《投壶》、《公冠》、《诸侯迁庙》、《诸侯衅庙》四篇既入《仪礼逸经》,《朝事》一篇又入《仪礼传》,《哀公问》,《小戴》已取之,则于彼宜存,于此宜去。此外犹三十四篇。《夏小正》犹《月令》也。《明堂》犹《明堂位》也。《本命》以下《杂录》,事辞多与《家语》、《荀子》、《贾》、《傅》等书相出入,非专为记礼设。《礼运》以下诸篇之比也,《小戴》文多缀补,而此皆成篇,故篇中章句罕所更定,惟其文字错误,参互考校,未能尽正,尚以俟好古博学之君子云。(以上《三礼序录》。)

《汉艺文志》:「《孝经古文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孝经》一篇,十八章。长孙氏、江翁、后仓、翼奉、张禹传之,各自名家。经文皆同,惟孔氏壁中古文为异。」《隋经籍志》:「《孝经》,河间人颜芝所藏。汉初,芝子贞出之。又有《古文孝经》与《古文尚书》同出,孔安国为传。刘向以颜本比古文,除其繁惑。而安国之本,亡于梁。至隋,秘书监王劭访得《孔传》,河间刘炫,因序其得丧,讲于人间,渐闻朝廷。儒者皆云炫自作之,非孔旧本。」邢昺《正义》曰:「《古文孝经》,旷代亡逸。隋开皇十四年,秘书学生王逸于京市陈人处得本,送与著作郎王劭,以示河间刘炫,仍令校定。炫遂以《庶人》章分为二,《曾子敢问》章分为三,又多《闺门》一章,凡二十二章,因着《古文孝经稽疑》一篇。」唐开元七年,国子博士司马贞议曰:「《今文孝经》是汉河间王所得颜芝本,至刘向以此校古文,定一十八章。其古文二十二章,出孔壁,未之行,遂亡其本。近儒辄穿凿更改,伪作《闺门》一章,文句凡鄙,又分《庶人》章从『故自天子』以下别为一章,以应二十二之数。」朱子曰:「《孝经》独篇首六七章为本经,其后乃传文,皆齐、鲁间儒纂取《左氏》诸书语为之。传者又颇失其次第。」澄按夫子遗言,惟《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所述,醇而不杂,此外传记诸书所载,真伪混淆,殆难尽信,《孝经》亦其一也。窃详《孝经》之为书,肇自孔、曾一时问答之语,今文出于汉初,谓悉曾氏门人记录之旧,已不可知。武帝时,鲁共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孝经》,以为秦时孔鲋所藏。昭帝时,鲁国三老始以上献,刘向、卫宏盖尝手校。魏、晋以后,其书亡失,世所通行,惟《今文孝经》十八章而已。隋时,有称得《古文孝经》者,其间与今文增减异同,率不过一二字,而文势曾不若今文之从顺,以许氏《说文》所引,及桓谭《新论》所言,考证又皆不合,决非汉世孔壁中之古文也。宋大儒司马公酷尊信之,朱子《刊误》亦据古文,未能识其何意。今观邢氏《疏》说,则古文之为伪,审矣。又观朱子所论,则虽今文,亦不无可疑者焉。今特因朱子《刊误》,以今文古文校其同异,定为此本,以俟后之君子云。(《孝经序述》。)

草庐讲友

太学王先生科

王科,字子纯,乐安人。宋末,贡补国学。草庐尝曰:「耆儒宿学如吾子纯者,寥寥若晨星。」

编修虞井斋先生汲

虞汲,蜀人,郡庵之父也。尝为黄冈尉。宋亡,自海上还,隐于临川之崇仁,礼义忠信,乡里信之。与吴伯清为友,伯清称其文清而醇。晚稍起家教授,有知人之鉴,于诸生中识鲁参政子翚、欧阳承旨原功而深期之。以国史院编修致仕。(参《赵东山集》。)

(梓材谨案:先生后赠四川参政,沧江先生刚简之后也。沧江二子,伯礼部尚书,仲兵部侍郎。兵部三子,仲从龙子三人,伯即先生。尚书无子,以先生继宗事,殆以从孙而继从祖者。《道园行状》称沧江为曾祖,实则沧江乃先生曾祖也。)

(云濠谨案:赵东山为《雍公行状》,以先生为尚书之孙。欧阳圭斋为《雍公神道碑》则云:「尚书无子,而从祖渠州有子六人,长兵部直宝文阁三子,仲子朝请郎通判惠州从龙子汲,长而贤,乃以为后,是为井斋先生。」是即先生也。)

草庐同调

文靖贡云先生奎(父士瞻。)

贡奎字仲章,宣城人。父士瞻,(梓材案:《万姓统谱》作士浚,今据《马石田集》正之。)力学砥节,宋亡,遂不仕。尝作义塾以待四方学者,乡人甚尊敬之。晚而生先生。天资颖敏,容仪端重,十岁便能属文。长益博综经史。仕元,为齐山书院山长,历授江西儒学提举,敷明性理之学,诸生皆竦听不懈。迁集贤直学士。卒,谥文靖。(参《姓谱》。)

山长黄资中先生泽(附李溉之。)

黄泽,字楚望,其先资州内江人。父仪可,累举不第,随兄骥予官九江,蜀乱,不能归,因家焉。先生生有异质,慨然以明经学道为志,好苦思,屡致成疾,疾止复思,久之,如有所见,作《仰高钻坚论》以自广。蜀人治经,必先古注疏,先生于名物度数,考核精审,而义理一宗程、朱,作《易春秋二经解》、《三礼祭祀述略》。成宗大德中,署江州景星书院山长。已移洪州东湖书院,受学者益众。初,先生屡梦见夫子,以为适然,既而梦夫子手授所校《六经》,字画如新,由是深有感发,始悟曩昔所解多徇旧说为非是,乃作《思古吟》十章,极言圣人德容之盛,上达文王、周公。秩满归,闭门授徒以养亲,不复仕。尝谓去圣久远,经籍残阙,传注家率多附会,近世儒者又各以才识求之,故议论虽多,而经旨愈晦,必积诚研精,有所悟入,然后可窥见圣人之本。乃揭《六经》中疑义千有余条,以示学者。既乃尽悟失传之旨。自言每得之幽闲寂寞、疾病无聊之际,及其久也,则豁然无不贯通。自天地定位、人物未生以前,沿而下之,凡邃古之初,万化之原,载籍所不能具者,皆昭若发蒙,如示诸掌。然后由羲、农以来,下及春秋之末,帝德王道,皆若身在其间、而目击其事者。于是《易》、《春秋》传注之失,《诗》、《书》未决之疑,《周礼》非圣人书之谤,凡数十年苦思而未通者,皆涣然冰释,各就条理。近代覃思之学,推为第一。吴草庐尝观其书,以为生平所见明经士,未有能及之者。然先生雅自慎重,未尝轻与人言。学士李溉之奉使过九江,愿执弟子礼受一经,先生谢曰:「以君之才,辍期岁之功,何经不可明,然不过笔授其义已耳。若余则当百艰万苦之余,乃能有见,吾非邵子,不敢以二十年林下期君也。」溉之叹息去。或问先生:「自秘如此,宁无不传之惧﹖」曰:「圣经兴废,上关天运,岂区区人力所致邪!」初,先生在家时,郡守寓公犹有能敬重先生者,待以学校宾师之礼,月致米六斛、钞三十千。盖国初贤守,设此以奉前代寓公之无归者。先生敬共奉持,菽水欢然。又十余年,而二亲相继终,先生年近六十矣。数经岁大祲,家人采木实草根疗饥。行部有蔡副使者,考学粮之籍,谓先生一耆儒耳,月廪削其三之二,先生晏然曾不动其意,惟以圣人之心不明,而经学失传,若己有罪为大戚。至正六年卒,年八十七。(从黄氏补本录入。)

九江经说

《易》起于数,因子设卦,因卦立象,因象起意,因意生辞,故孔子曰:「《易》者,象也,立象以尽意。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圣人言《易》之为教如此,《易》不可废象,明矣。由象学失传,汉儒区区掇拾凡陋,不足以得圣人之意,而王辅嗣忘象之说兴,至邢和叔则遂欲忘卦弃画,虽以近代巨儒继作,理学大明,而莫能夺也。(《忘象辩》。)

象有一卦之象,有一爻之象,或近取诸身,或远取诸物,或以六爻相推,或以阴阳消长而为象者,学者犹可求也。然有象外之象,则非思虑意想所能及矣,而况于立例以求之乎﹖李鼎祚缀缉于王氏弃掷之余,朱子发后出而加密,丁易东继之而愈详,圣人立象之妙终不可见。(《象思》。)

象学既明,则因象以得意,因意以得辞。阴阳消长有一定之几,上下贵贱有一定之分,善恶吉凶有一定之则,位之当者,孔子无由独言,其非卦与爻之小者,文王、周公固不谓之大,然后知三圣人之《易》,一而已矣。若舍象而求,则人自为《易》,不期于异而自异。(《辨同论》。以上《易说》。)

《春秋》有鲁史书法,有圣人书法,而近代乃有夏时冠周月之说,是史法与圣法俱失也。(《元年春王正月辩》。)

说《春秋》有实义,有虚辞。不舍史以论事,不离传以求经,不纯以褒贬疑圣人,酌时宜以取中,此实义也。贵王贱霸,尊君卑臣,内夏外夷,皆古今通义,然人自为学,家自为书,而《春秋》迄无定论,故一切断以虚辞。(《笔削本旨》。)

说《春秋》,须先识圣人气象,识得圣人气象,则一切刻削烦碎之说自然退听矣。其但以为录实而已者,则《春秋》乃一直史可修,亦未为知圣人也。(以上《春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