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宋元学案
34903900000353

第353章 元佑党案(附《绍兴学禁》)(4)

陈祜,(云濠案:碑刻作「祜」,史作「佑」。)字纯益,仙井人。第进士。元符末,以吏部员外郎拜右正言。上疏徽宗曰:「有旨令臣与任伯雨论韩忠彦援引元佑臣僚事。按贾易、岑象求、丰稷、张耒、黄庭坚、龚原、晁补之,刘唐老、李昭人才均可用,特近嫌疑而已。今若分别党类,天下之人,必且妄意陛下逐去元佑之臣,复兴绍圣政事。今绍圣人才比肩于朝,一切不问;元佑之人数十,辄攻击不已,是朝廷之上,公然立党也。」迁右司谏。又论章惇、蔡京、蔡卞、郝随、邓洵武,忤旨,通判滁州。卞乞贬伯雨等,先生在数中,编管澧州,徙归州。复承议郎,卒。(参史传。)

忠敏任先生伯雨(别见《苏氏蜀学略》。)

朝请陈先生郛

陈郛,字彦圣,建阳人。第进士。知昆山县,岁饥,属邑希部使者意不敢蠲赋,先生曰:「岁歉而赋不蠲,饥莩满壑,何以奉公!」竟蠲之。后为司农丞,未尝谒政府,迁太府丞。请外,除闽漕。以元佑党坐废。复朝请大夫卒。先生性清鲠,历官五十年,犹为寒士。(参《姓谱》。)

通判朱先生光裔

朱光裔,字公远,河南人。绍圣二年,通判府事。(参《草堂寺题名》。)

(梓材谨案:先生疑是公掞光庭兄弟行。)

庶官苏先生嘉

苏嘉。

(梓材谨案:先生《宋史》无传。)

忠肃陈了斋先生瓘(别为《陈邹诸儒学案》。)

谏议龚先生夬

庶官吕先生希绩(并见《范吕诸儒学案》。)

节孝欧阳先生中立(别见《涑水学案》。)

承议吴先生俦

吴俦,建安人,正肃公育之孙。官承议郎,名在党籍。绍兴五年,赠直秘阁,官其家一人。(参《续资治通鉴》。)又侍从官二人

待制岑先生象求

岑象求,字岩起,梓州人。终宝文阁待制,入党籍。(参《宋诗纪事》。)

待制上官先生均(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又余官四人

司谏孙先生谔

孙谔,字符忠,睢阳人。父文用,以信厚称乡里,殁谥慈静居士。少挺特不群,为张文定方平所器重。登进士第,调哲信主簿,选为国子直讲,陷虞蕃狱,免。元佑初,起为太常博士,迁丞。出为利、梓路转运判官,召拜左正言。绍圣治元佑党,先生言:「汉、唐朋党之祸,其监不远。」蹇序辰编类章疏,先生又言:「朝廷当示信,以静安天下,请如前诏书,一切勿问。」章惇恶其拂己,出知广德军,徙唐州,提点湖南刑狱。徽宗立,复为右司谏,迁左司谏,俄以疾卒。(参史传。)

博士范先生柔中

范柔中,字符翼,南城人。举进士,官至宣德郎、太学博士。其学长于《春秋》,着《春秋见微》十卷行于世,折衷《三传》,去取诸家,深得圣人之意。元佑间,上书言事,后被禁锢迁谪死。绍兴初,朝廷崇尚节义,追赠直秘阁,得官一子。(参《江西人物志》。)

提点邓先生考甫

邓考甫(云濠案:碑刻作「考甫」,史作「孝甫」。)字成之,临川人。积官提点开封府界河渠,坐事去官。元符末,诏求直言。先生年八十一,上书云:「乱天下者,新法也,末流之祸,将不可胜言」云云。蔡京嫉之,谓为诋讪宗庙,削籍羁筠州。崇宁去党碑,释逐臣,同类者五十三人,其五十人得归,惟先生与范柔中、封觉民独否,遂卒于筠。(参史传。)

谏议江先生公望

江公望,字民表,睦州人。举进士。建中靖国元年,由太常博士拜左司谏。出知淮阳军。未几,召为左司员外郎,以直龙图阁知寿州。蔡京为政,编管南安军。遇赦还家,卒。建炎末,与陈了翁瓘同赠右谏议大夫。(同上。)又曾任执政一人

文穆蒋颖叔之奇(别见《庐陵学案》。)

又曾任待制以上一人

侍郎龚先生原(别见《荆公新学略》。)

又庶官九人

考功邓玉池先生忠臣

邓忠臣,字谨思,长沙人。熙宁二年进士。仕至考功郎,坐元佑党废。(参《宋诗纪事》。)

(梓材谨案:《范忠宣文集补编》,载先生覆忠宣谥议跋云:「因覆谥忠宣,遂入党籍。出守彭门,改汝海,以宫祠罢归,终于家。后赠直秘阁。所居玉池峰,自号玉池先生。」)

台谏马先生涓(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学官尹先生材(别见《涑水学案》。)

朝散李先生深(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朝请李姑溪先生之仪

县尉范先生正平(并见《高平学案》。)

博士苏先生囗(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银青周鄞江先生锷(别见《士刘诸儒学案》。)

舍人李先生昭(别见《安定学案》。)

又不在碑目三人

詹事晁景迂先生说之(别为《景迂学案》。)

县令李先生勉(附见《范吕诸儒学案》。)

知州家先生愿(别见《苏氏蜀学略》。)

附攻元佑之学者

章惇(字子厚,浦城人。左仆射。专以绍述为事。)

安惇(字处厚,广安人。同知枢密院事。议阅诉理书牍。)

蔡京(字符长,浦城人。左仆射。等元佑党籍自书其碑。)

蔡卞(字符度,京弟。知枢密院事。章惇引居要地。)

邢恕(字和叔,阳武人。待制。与惇、卞谋陷元佑旧臣。)

曾布(字子宣,南丰人。右仆射。赞章惇绍述。)

郑雍(字公肃,襄邑人。尚书左丞。附章惇。)

李清臣(字邦直,魏人。中书侍郎。发策绌元佑之政。)

杨畏(字子安,洛阳人。礼部侍郎。阴结章惇。)

赵挺之(字正夫,诸城人。右仆射。建议绍述,复排击元佑诸人。)

黄履(字安中,邵武人。尚书右丞。附章惇,排击元佑之臣。)

张商英(字天觉,新津人。右仆射。力攻元佑大臣。)

林希(字子中,福州人。同知枢密院事。)

来之邵(字祖德,延平人。御史。)

周秩(字囗囗,秦州人。京西转运使。)

翟思(字囗囗,囗囗人。囗囗囗囗。以上四人,章惇引居要地。)

蹇序辰(字授之,双流人。苏州守。议阅诉理书牍。)

吴材(字圣取,处州人。囗囗囗囗。)

王能甫(字囗囗,囗囗人,囗囗囗囗。以上二人,排斥元佑诸贤。)

强浚明(字囗囗,钱塘人。囗囗囗囗。)

叶梦得(字少蕴,吴县人。户部尚书。以上二人,为蔡京客,与定党籍。)

吕惠卿(字吉甫,晋江人。参知政事。阿附新法,攻击善类。)

建炎元年丁未建炎二年戊申建炎三年己酉

四月,钦宗北归。十二月,黄潜善、汪伯彦并二月,潜善、伯彦俱罢。

五月,高宗即位,改元。相。三月,朱胜非相。

十二月,擢杨龟山时工部侍四月,吕颐浩相。

郎兼内殿侍讲。取《孟子》论治道之语,书之座右。正诬谤宣仁太后之罪,追贬蔡确、蔡卞、邢恕等官,子孙不许入朝仕宦。

建炎四年庚戌绍兴元年辛亥绍兴二年壬子

五月,范宗尹相。七月,高宗谕张守、秦桧:四月,赐进士张横浦九成第十一月,诏追封赠故相吕汲「党籍至今,追赠未毕,程一。

公、申公、范许公。颐、任伯雨、龚夬、张舜民八月,秦桧罢。

四人名德尤着,宜即褒赠。九月,朱胜非复相。

八月,秦桧相。

赠伊川直龙图阁,召其孙

将仕郎晟赴行在。

绍兴三年癸丑绍兴四年甲寅绍兴五年乙卯

四月,朱胜非以母忧去位。四月,范元长冲直史馆。五二月,张魏公浚相。

七月,胜非复相。月,元长荐尹和靖。授和靖四月,魏公出行边。

九月,吕颐浩罢。右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

杨龟山卒。

九月赵丰公鼎相。九月,赐进士汪玉山应辰第

十一月,邵伯温卒。一。

绍兴六年丙辰绍兴七年丁巳绍兴八年戊午

魏公、丰公并相。魏公、丰公并相。二月,除和靖秘书少监,进

朱内翰震论孔、孟之学传于正月,周秘劾董弅沮格诏令除太常少卿。

二程。。九日,董弅除集贤殿修撰三月,秦桧复相。

五月,谢上蔡良佐子克念特、提举江州太平观。吕祉论六月,以吕东莱本中直学士

补右迪功郎。十二月,丰公君子小人之中庸。院。

免相。三月,胡文定安国乞封爵邵十月,丰公免相,秦桧****

陈公辅论伊川之学惑乱天下、张、二程列于从祀。魏公。

,乞屏绝。自崇宁后,伊川奏入,报闻,陈公辅、周秘十一月,和议起,直学士院

之学为世大禁者二十有五年、石公揆共劾文定学术颇僻曾开与从官张焘、晏敦复、

,靖康初乃罢之,至是仅十,行义不修,改文定提举太魏矼、李弥逊、尹焞、梁汝

年而复禁。平观。嘉、楼照、苏符、薛徽言、

四月,和靖以师程子之久辞御史方廷实、馆职胡珵、朱

经筵。松、张扩、成景夏、常明、

九月,朱汉上震卒。范如圭、冯时中、赵雍皆极

和靖至国门,命为秘书郎兼言不可和,许吏部忻、胡忠

说书,力辞诏不受。简铨并抗疏。

魏公罢,谪居永州。

丰公复相。

绍兴九年己未

绍兴十年庚申绍兴十一年辛酉

秦桧****。秦桧****。秦桧****。

正月,和靖辞免待制、侍讲四月,录用伊川孙阳补将仕

,差提举江州,太平,待制郎。

如故。八月,贬梗和议者,张九成

四月,吕颐浩卒。知邵州,喻樗知怀宁,陈刚

中知安远,凌景夏知辰州,

樊光远阆州教授,毛叔度嘉

州司户参军。

绍兴十二年壬戌绍兴十三年癸亥绍兴十四年甲子

秦桧****。秦桧****。秦桧****。

十一月,和靖卒。五月,张横浦坐丰公党,南四月,秦桧请禁野史。

安军居住。八月,汪勃乞戒科场主司去

专门曲说。

十月,何若乞申戒师儒黜伊

川、横渠之学,自是又设专

门之禁者十有余年,逮桧死

乃已。

十一月朱胜非死。

绍兴十五年乙丑绍兴十六年丙寅绍兴十七年丁卯

秦桧****。秦桧****。秦桧****。

四月,秦桧入居赐第,是夜八月,丰公卒于吉阳军。

,彗出东方,乃封天下赦书,内一项云:「勘会数十年来,学者党同伐异,今当禁雅黜浮,抑其专门议者,以

为祖宗以来未有此比,盖欲天下户知之也。」

六月,吕东莱本中卒于上饶。

绍兴十八年戊辰绍兴十九年己巳绍兴二十年庚午

秦桧****。秦桧****。秦桧****。

四月,赐进士得朱晦庵熹。九月,刘白水勉之卒。正月,窜胡致堂寅于新州。

十二月,窜胡忠简于海南。九月,曹筠论考官取专门之

潘舍人良贵卒。学者令御史弹劾。

绍兴二十一年辛未绍兴二十二年壬申绍兴二十三年癸酉

秦桧****。秦桧****。秦桧****。

十一月,郑仲熊论丰公立专

门之学可为国家虑。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绍兴二十五年乙亥绍兴二十六年丙子

秦桧****。秦桧****。六月,叶伯益谦论程学不当

郑仲熊复论。十月,张震乞申劾天下学校一切摈弃。诏取士毋拘程颐

禁专门之学。秦桧死,士大、王安石一家之说。自桧专

夫之攻伊川者自是少息。国柄,程学为世大禁者凡十

有二年,至是始解。

十月,安置魏公于永州。

绍兴二十七年丁丑绍兴二十八年戌寅三月,赐进士王梅溪十朋第一。

秦桧字会之,江宁人。左仆射,首唱和议。

陈公辅字国佐,临海人。吏部员外郎,乞屏程学。

谢山跋《宋史陈公辅传》后曰:「玉山汪悫,文定公曾孙也。其跋《王信伯集》云:『《尹和靖年谱》但载陈公辅之见诋,而不察其反复。盖自赵忠简公进朱子发、范元长于资善堂,朱尝奏疏,以为伊川实继孔、孟不传之绪,又乞宦谢显道之子;而尹之召,陈公辅之除吏部郎,皆范所荐。公辅首对,论王安石学术之害,宜行禁止。且言:「臣初无知,未免从事王氏学,既而心知其非,遂自感悔。」遂除司谏。又言:「有见今被举行谊可称而尚在远方未至者,乞下有司,多方礼请。(盖指和靖。)已而忠简去位,所引用多罢去,惟朱以上眷独存。公辅遂上言:「伊川之徒,伪为大言,皆宜屏绝。」于是朱公震求去,上坚留之。和靖亦辞召命,有旨促赴阙陈,寻除礼侍。既尝上意,知不能,则又请「明诏多士,今次科举,将安石《三经义》与诸儒之说并行,以消偏党」。可为嗟叹。』案,公辅之为小人至此,《宋史》未能尽抉其前后情状,予故特表而出之。」

周秘(字囗囗,秦州人。秩弟。中丞。)

石公揆(字道任,新昌人。侍御史。以上二人劾胡文定。)

汪勃(字彦及,黟县人。签书枢密院事。乞去专门。)

何若(字囗囗,囗囗人。右正言、签枢。乞黜程、张之学。)

曹筠(字囗囗,囗囗人,囗囗囗囗。请劾专门之学。)

郑仲熊(字行可,西安人。权参知政事。论专门之学。)

张震(字真父,囗囗人,囗囗囗囗。乞申劾专门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