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后宫之芍药花开
3524400000016

第16章

虽然他是这么说了,但是我心中还是不安。直到坐在宴上,还是心头乱跳。

我偷偷地找寻刚刚那个人,只见他坐在左相的旁边。见我看向他,微微笑了一笑,状若无事。

我恨恨地夹起一块糕果,就往口中送。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等了好一会,终于见到一群人扶着太后入座了。太后是个四十来岁的人,看来并不显老,只是有点过于轻瘦,听说这两年身体很不好,才到山上礼佛静心的。一脸慈祥的笑容,并没有架子。

一坐下来,就对着行礼众人笑说:“坐下吧!都坐下吧!‘

“皇帝,今个儿都有些什么节目呢?”她拉着皇上的手,问道。因为皇上是嫡子,而且自小聪慧过人,很得先皇喜欢,与太后也是很亲厚。

“皇儿知道母后不喜太闹,所以就想今晚来个新的花样。才艺比试,堂下都是朝中的才子,各后宫的各妃子也都各有所长,就分成两组比试,母后说可好?”

“皇帝这主意可真是新鲜,好好!”太后听后很是满意,开心地笑弯了眼睛。

“那先由那边开始呢?皇帝。”太后转头问。

“那就先由朝臣这边开始。”

只见我旁边的几个妃子小声嘀咕:“谁不知道那玉妃在文才方面是个好手,皇上这一招,还不全为了她,这下可好了,才一出来,就又出风头了。”

是啊,后宫中才艺出众的人不多,而且由朝臣那边开始,朝臣又怎么会弄一些跳舞之类的女孩家玩意。最爱卖弄的,还不是文采方面,这下子,却是要让玉妃出风头了。

左相周安是个六十左右的人,在朝中威望很高,作风耿直,门下学生众多,而且是许多秀才的敬仰与效仿的人。

只见他沉稳地走出来,恭敬地向太后行了个礼:“微臣愿先献丑。”

他是以写狂草字,只见他虽年近花甲,但是字里行间苍劲有力,把狂草的狂劲挥洒如风。

太后扶着皇上的手走上前一看,不停赞口:“周相的字还是同年轻时一般,苍劲有力,毫不显年老。”

周安拂了拂那花白的须子道:“老了老了,这字已是大不如前了。”

“周相这狂草可比张颠之作啊!”皇上道:“只怕这后宫中要找个可与之一敌的也难了,各位受妃,谁愿一试?”

“臣妾自幼听闻周相爷书法过人,今日一见,当真是让臣妾敬仰。臣妾愿一试,望相爷莫见笑。”只见玉妃走了出来。她今日穿一袭紫色绣百合花裙子,称得人高雅清傲。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出众。

皇上见她这么说,高兴地看着她,眼中情意流露,“爱妃也是城中有名才女,实力也是不可小看。”

“谢皇上缪赞!”她对着皇上,也只是淡淡一笑,对于皇上的热情,并不欣喜。我看在眼里,心中更是不解,这个玉妃,明就是要得宠的,可是为何在众人面前就尽显孤高自傲呢?对于皇上的盛情,也是欲理不理。

突然想起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欲擒故纵。

抬头看向玉妃,难道,她就是在用着这一招吗?

“是不是真的,也要见一见才知道。”太后冷冷地说着便往主座上走。哪还有着刚刚的慈祥表情。想来,太后是因为李淑媛的事耿耿于怀,也是,皇上后妃不少,子嗣却没有几个,而且至今没有一个能够聪慧可人的。身为太后,那能不心急。

玉妃见太后脸色大变,也是失色,但一转眼,就故做无知地走到桌前了。若不仔细看,并不知道。

她写的是楷体字,字体娟秀、工整,果然是才女,出手确实不差,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与周相是不同一种风格的。端是各有千秋,但是在字里行里太过刻意模仿,反显不出自己的本色来。相比之下,差了左相很多。但是能写出这一手好字,在这后宫中,已是值得自傲的了。

“臣妾献丑了,不敢与周相相比较,只希望得到周相的指点。能更上一层楼。”只见玉妃放下手中笔,谦敬地说,言行得体,可谓端雅之极。似乎不管在何处,她总是能够保持着得体的气质,不同于人。

“周相狂草、玉妃正楷,是各有千秋,但是周相的字还是比玉妃的字更胜一筹,这一局朝臣队胜。”皇上站起来宣布结果。

“皇上,下一局不如由微臣弹奏,铁将军击剑。合鸣一曲。”只见刚刚偷听了我的话的那个男子站了起来。说完这一番话,还状似无意地看向了我这一边。

我吓得低头,只装做不知。

“林黙你这小子还会弹琵琶,真是不可小觑,朕还以为你一个文状元,只会来个吟诗作对!”皇上冲着他就是一笑:“这下可好看了,本届文武状元合力的节目,还真是让朕期待!”

原来这个男子就是应届状元林黙,听说此人聪明过人,文章与众不同,别出心裁,让人叹为观止,而且处事圆滑,很得群臣拥护,据说是左相的接班人,左相也是在大力提拔着他。皇上对他的能力也是大为赞赏。

他弹奉的是名曲十面埋伏。音律之人最是明白,越是众人耳熟的曲子,越是能显出水平,因为弹奉的人多了,便各有千秋,想要在众的耳中弹出新意,那必是要有水平的。

我不知道羽他们二人是不是以前合奏过,但是他们的配合真的是很有默契。这十面埋伏写的是当年楚汉相争的事情,当年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刘邦大胜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

只见那林黙越弹越急,铁之秋手中长剑越舞越急,真真如临其境,众人听着也跟着紧张,仿佛听到当时战争的人仰马嘶声、兵刃相击声、马啼声、呐喊声等等。

只见他一个回声,全曲完毕,众人还一径沉酸在曲声中,不能自拔。这是我第一次见有男人可以把琵琶弹奏得这么好的。若未发生刚才的事,我真是会大声为他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