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191

第191章

九真人

风土生人

【尔雅】

太平之人仁,东至日所出为太平丹穴之人智,距齐州以南戴日为大穴太蒙之人信西至日所入为太蒙崆峒之人武。

【张华博物志】

东方少阳,日月所出,山谷清,其人佼好;西方少阴,日月所入,其土窈冥,其人高鼻深目多毛;南方太阳,土下水浅,其人大口多傲;北方太阴,土平广深,其人广面缩颈;中央四折,风雨交,山谷峻,其人端正。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然有山者采,有水者渔。山气多男,泽气多女。平衍气仁,高凌气犯,丛林气,故择其所居。居在高中之平,下中之高,则产好人。

【赵善目警编】

杜正献公衍,越州人。尝戒门生曰:天下惟浙人褊急易动,柔惴少立。衍自在幕府至于监司,人尚不信。及为三司副使,累于上前执奏不移。人始信之。反曰:杜衍如是,莫非两浙生否?其轻吾党也如此。观子识虑高远,志尚端悫,他日树立,当为乡曲之显,切勿少枉为时上下也。

【朱子语续录】

先生因论杨书,谓江南人气粗劲而少细腻。浙人气和平而力弱。皆其所偏也。浙中人大率以不生事抚循为知体,先生谓便是枉尺直寻。如此风俗议论,至十年国家事都无人作矣。常人以便文,小人以容奸,如此风大害事。

【朱子语类】

林泽之曰:上四州人轻扬,不似下四州人。先生曰:下四州人较厚,潮阳士人觉厚。然亦陋。陈但云潮州土人亦厚。莆人多诈,淳朴无伪者陈魏公而已。

义刚

【温革琐碎录】

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墟土人大,沙土人细,丰土人美,耗土人丑。北人胡鼻者多慧,今南人面凹者多慧,南北之相返也。如此川人好服丹,盖西北方土厚,人禀气盛,可胜丹,不为所返。南方鱼盐阴湿之地,非宜服之。大概脾恶湿,肾恶燥,久服损肾,其害尤大。

【许鲁斋语录】

俚言:近山人善,近水人恶。有此理。盖水性隐伏沉溺,坎险之象,人挟之便能害人。山之性安静有常,恒久不变,艮止之象,人观玩居其间。故情性亦如此。

人物

【性理字义】

人物之生不出乎阴阳五行之气。本只是一气,分来有阴阳。阴阳又分来为五行。二与五则管分合运行,便有参差不齐,有清有浊,有厚有薄。且以人物合论,同是一气。但人得气之正,物得气之偏。人得气之通,物得气之塞。且如人形骸却与天地相应,头圆居上象天,足方居下象地。北极为天中央却在北,故人百会穴在顶心却向后。日月来往只在天之南,故人之两眼皆在前。海,咸水所归,在南之下,故人之小便亦在前下。此所以为得气之正。如物则禽兽头横,植物头向下,枝叶却在上。此皆得气之偏处。人气通明,物气壅塞。人得五行之秀,故为万物之灵。物气塞而不通,如火烟郁在里许,所以理义皆不通。

【人物志】

夫精欲深微,质欲懿重,志欲弘大,心欲谦小。精微所以入神妙也。粗则失神懿重所以崇德宇也。躁则失身志大所以堪任物也。小则不胜小心所以慎咎悔也。大则骄凌由此论之,小心而志大者,豪杰之俊也。心大而志小者,傲荡之类也。心小而志大者,拘懦之人也。

【南郡新书】

郑仁表,肃之次子,自谓门地人物文章具美,常曰: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郑仁表。

【黄氏日抄】

杨龟山云:诸葛亮李靖之兵,不务侥幸。陆宣公当扰攘之际,说君未尝用数。马周言事每开人主一线路,终不如魏征之正。

【沈明远寓简】

晋明帝问谢鲲:若何如庾亮?鲲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又问岂页:君何如亮?岂页曰:萧条方外,亮不如臣;从容廊庙,臣不如亮。顾邵问庞统曰:子名知人,吾与子孰愈?士元曰: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略,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有人论阮裕曰: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孙兴公论刘真长曰:清蔚简令。王仲祖曰:温润恬和。桓温曰:高爽迈出。谢仁祖曰:清易令达。阮思旷曰:弘润通长。袁羊曰:洮洮清便。殷洪远曰:远有致思。若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然以不才,时复托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庾道季云:思理伦和,吾愧康伯;志力强正,吾愧文度。自此以还,吾皆百之甚矣。晋人之好品藻人物而高自标致也。吾夫子所谓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者,诸子之谓乎?盖其端起于东汉之末,甘陵南北部三君八俊之流,造为语言以相名目,其弊至于党与相攻,讫成祸乱,不可不戒其初也。

【唐书】

王辅政,帝以善人物且知言。因谓曰:卿标鉴通晤,为朕言房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而玄龄等亦以为尽己所长,谓之确论。

【野客丛书】

抑扬人物,固自有体。唐史赞韩愈,则曰:自视司马迁、杨雄、班固以下不论也。退之评柳子厚文,则曰: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不过如此。李阳冰作《李白集序》曰:自三代以后,风骚以来,驱驰屈宋,鞭挞杨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杨马何罪而至鞭挞哉?斯可谓不善品藻人物矣。

【宣城志】

曾子宣集嘉三年戊戌二月,赴宣州司户,其后久权宣城县事,故有宣城县宇假山诗。是时孙锡学士为郡守巨源随侍,李公择钱纯老居幕府。孙莘老为太平令,李资深为泾县令,林子中梁况之为宣城南陵簿。李献甫为纠,王平甫为客。时人以谓钱思公在洛,人物之盛无以过也。

【朱子语续录】

品藻人物,须是先看他个大规模,然后看得好处与不好处,好处多与少,不好处多与少,又看某长某短。某有某无,所长所有底是紧要与不紧要,所短所无底是紧要与不紧要。如此互将来品藻,方定得他分数优劣。

【张南轩语录】

先生问江西年来监司如何?某以赵子直对,云:其人好善。问江西人物如何?某以李德达黄世永对,先生云:二公却理会禅,只此亦不是大丈夫。对云:前此吾学中未有人,怪他也未得。先生尝警德远以知者过之之说。先生云:说知者过之也未得。五峰云:过江来如赵承相做得五分宰相,若充之以学,须做成十分。

【孔平仲杂说】

岭南郡县,近世人物为少。后汉陈元梧州人,蔡伦桂州人,唐冯盎高州人,以南粤降,高祖封为越国公。张九龄韶州人,姜公辅爱州人。

【北梦琐言】

相国刘公赡,其先讳景,连州人。赵观文,桂州小一本有将字军也。状元及第。

人道

【聱隅子】

《战克篇》:孝感鬼神,仁被禽兽,诚动天地,信著金石。此四者备人道之极也。

【抱朴子内篇】

《对俗卷》:人道当食甘旨,服轻暖,通阴阳,处官秩,耳目聪明,骨节坚强,颜色悦泽,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处任意。寒温风湿不能伤,鬼神众精不能犯,五兵百毒不能中,忧喜毁誉不为累。乃为贵耳。若委弃妻子,独处山泽,邈然断绝人理,块然与木石为邻,不足多也。

【涧泉日记】

自强不息,人道也。非礼勿履,君子之事也。独立不心目目,功用也。

【敬斋泛说】

冠婚,人道之始也。丧祭,人道之终也。四事具则人道全矣。犹四支具则人体全也。四事之中或门卦一焉,是之为三支之民;或门卦二焉,是以为半体之民;至门卦其三。是为匪民,匪民则禽犊矣。而今也乃有四支并门卦者,父兄妻子,复相与群而民之。则是明目张胆以人彘相畜也。人而至于人彘相畜也。以喀喀而死,其诸犹胜于帖帖而生乎?

【刘炎迩言】

《人道》:人道之交以诚信,诚信不磨,非惟自成,亦足成人。诈伪无据,非惟自败,亦足败人。待人以诚,盖有生之不以为恩,杀之不以为怨者。诚则公,公则天也。待人以伪,盖有生之而疑其市恩,杀之而疑其复怨者。伪则私,私则人莫之信也。爱己者爱人,轻己者能杀人。古者忠以责己,恕以待人。今人待己以恕,责人以忠。几谏,父子之恩也,扬于外则离;责善,朋友之信也,语诸人则疑。献替,君臣之义也。播诸国则辱。人能无以虚言受实祸,无以小利招大辱。其度越于人远矣。闻誉而喜必妄誉人,闻毁而怒必妄毁人。不苟喜怒,斯不妄毁誉。凌贫者谀富,傲贱者谄贵。不凌不傲,斯不惯谀谄。面然背否,妾妇之道。忠告善道,圣贤之徒。妾妇之道谓人之忌嫉犹乃心也。故常以人之不韪语人。听其言者有好焉,有恶焉。观其所好恶,则听之邪正可知矣。人心险夷不难知也。处家终身,莫知其人。同途一日,可卜其素。同体而后己,同位而先人,同名不忌,同患不避。故虽小物必辩义利,循是者君子,反是者小人。惟大奸大佞,未可立谈判尔。小人之交以利,平时相亲,不啻父子,一旦相噬,不啻狗彘。君子之交以义,平时讲切,水火异齐,临难死节,舟揖相济。善哉,司马公之言曰:覆王氏必惠卿也,信然。博戏之交不日,饮食之交不月,势利之交不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与君子居,不存形迹可也。与小人居,勿事形迹可乎哉?密近君子,如濯清泉,所染未必变。密近小人,如失足于污泞,所渐何易深耶!白受污易,污反白难。自君子为小人易,自小人为君子难也。几哉危哉!朋友之深交,其可忽哉?端士深交如入室堂,坐卧履止,久而愈适;邪佞深交,如涉溪谷,一跌之顷,即致颠覆。择交之始,勿谓端士无益而远之。远则孤,孤则无以立。勿谓邪佞无伤而狎之。狎则深,深则易以陷。失交凡民,饮食以为阶。失交凡士,言语以为阶。知其凡而不交上也。既交而失,有犯不校,犹不失其为智。必屑屑然辩是非,则身亦凡矣。天下之至,易怨者小人,至易恩者亦小人。箪食豆羹足以得其欢心,摩拂豢养足以得其死力。一语不仇,干糇以愆,则失德矣。若夫君子则不然。大则行其道,小则尽其才。恩所知己而已。犬马蓄,万钟养轲,则逝矣。韩淮阴鄙泣涕者为妇人之仁,而复念念乎解衣推食之赐;英九江悔怒踞洗之辱,而大喜张御之丰。卑矣哉,乌得不为狗烹也哉?是故待君子则以礼,结小人则以恩。小人好用巧心以愚君子,彼自乐其计之得也。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君子静以待之,如观优戏,一笑可也。一或为之动摇,则入机阱矣。小人好以小利污君子,容有受其污者。君子以大义责小人,未有能受其责者也。受污则见制,不受责则反见害矣。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两军对垒,克日乃战。鸣镝交驰,负不怨胜。罪不在人,责在己也。故君子之于人与其阴倾不如显责。君子之履世也,泛应而主诚,致曲而达道。富贵近人,人以为谦;贫贱近人,人以为谄。故富贵宜自下,贫贱宜自守。自下者人爱之,自守者人敬之。将忘其恩,必故仇之;将背其言,必故尤之。是友也,古之所谓不学,今之所谓口诗书而行市人者也。虎狼之泽,安得麒麟而友之;鹰之林,安得鸾凤而友之。惟不待之以虎狼鹰而待之以人道,庶乎可以自存尔。祭祀必立尸,讲学必立师。敬尸,敬其先也;尊师,尊其道也。不敬其先非孝,尸何与焉?不尊其道非贤,师何与焉?或曰:近世何师道之不立耶?曰:古者师道德,汉魏以来师经学,隋唐而降,所师者场屋之文而已。宜乎师道之不立也。

人品

【史子朴语】

人之品有四:善焉者上也;恶焉者下也;善焉而不见其善之迹,愈上矣;恶焉而不见其恶之形,愈下矣。

【性理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