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段正元文集
35723600000093

第93章 《大成礼拜杂志》(之一)(3)

答、凡我目前所见所闻。有益人心世道。而上下四旁。无人承办。三思九想。又非我不能办者。即是切要之急务。倘非几经困难。不能达到目的者。纵杀身亦要成仁。此图始之君子为然也。小人不然。只知锦上添花。凡事好逸恶劳。孔子云。见义不为无勇也。甚且有君子干大业。当未成功时。常人莫不忧之。似若为君子关心者。不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故闻义即徙。不善即改。若夫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则可忧也。世反有訾议君子者。不知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盖君子有特识。认之明。任之坚。凡作一事。通盘筹算。先终后始。百折不回。外似迷信。实则心安乐为。此其故何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然后乃笃行之。切要急务。从此数语研究之。则获矣。

问、人有迷信好。无迷信好。

答、凡人无迷信。不能自强。甘居人下也。有迷信。必要好学。择善而从。不善则改。

问、人人所迷信者名利。同是迷信。何分善与不善。

答、君子在道德中迷信名利。名重千古。利及万世。光明正大。此善迷信也。小人在****中迷信名利。希图目前富贵利达。异日身亡。所作皆空。此不善之迷信也。

问、今中外交通。学术庞杂。何处择明师。

答、天地之大。何患无明师。道无常师。主善为师。明师者。不过言行无成见。无人见。无我见。平心静气。凡事审察真理为主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然后笃行者。即明师也。至於初学。如孔子所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即千古之明师也。

问、常言富贵穷通。各有原因。讲命者。莫非命定。讲相者。相定终身。讲地理者。风水有权。讲善者。善能致福。究竟何说为是。

答、说虽不一。其理一也。有善德必有善地。有善地必生善人。有善人必生善相。有善相必有善命。一言以蔽之。概归乎德。故大德者必受命。如孔子云。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问谈录)

问、先生组织此伦礼会。甚有益於世界。今者吾女学堂之女生。发不油。面不粉。首不饰。衣不文。所以振女子须眉之气。矫冶容诲淫之嫌。而为男子者。反油头饰面。奇形怪状。真男女无分矣。此等行为。於伦礼有障害乎。

答、男女无分。则障碍大矣。男女无分。则淆乱天地之阴阳。夫妇无别。则家道不成。人道不立。今之男女。婚姻自由。自由结之。必自由解之。合之易。散之易。物理自然。上等社会如此。所以开中等社会淫奔苟合之风。陷下等社会於无妻无夫之苦。防篱溃决。人类苦矣。问、今日之在上者。易提倡党会之热忱。而提倡伦礼会。尚可以挽颓风而振末俗乎。答、伦礼二字。关系世道人心甚大。有圣人者出。吾知其必明伦於上。则小民亲於其下矣。岂但挽末俗乎。

问、今人於伦常。尚未敢显为扑灭。何云明其伦於上。小民亲於其下也。

答、伦之一字。有广狭二义。狭义之伦为五伦。五伦乃天下之大经。亘古不易。天下之达道。中外咸同。无五伦则人类不能生成。至广义之伦。为洪范彝伦攸。彝伦攸叙之伦。天下国家政治宗教。人民之日用幸福。天地之流行气化。无不机缄於内。明伦者。即治国平天下。使天下行同其伦。是明其伦於天下。即明明德於天下。亲民而爱物也。小民有不相亲者乎。问、今闻先生之言。闻所未闻。伦礼会之不可不设於今世也明矣。何不将广义之伦。以饷政府。

答、有圣人者出。自明其伦於天下也。

问、伦礼之礼字。一般皆用斜王理。今贵会用礼乐这礼者。何也。

答、礼者、道之华。即道之精。道无形。而礼可执。道一动为理。再动为礼。理者、可思可言。而不可全行。礼者、可思可言。而处处不可离。故孔子雅言诗书而外。教人执礼。颜渊问仁。告以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博文以后。约之以礼。孟懿子问孝。告以无违於礼。三礼之书。皆以礼名。礼让可以为国。以礼示之。天下国家可得而正。皆重躬行之意。故礼者、圣人所以安天下之具。礼乐兴。则刑罚中。刑罚中、****手足有所措。手足有所措。则民安矣。民安则乐。民乐则能志道据德。而有廉有耻矣。有廉耻之民。而趋之为非犯法。不可得也。故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伦而续以礼者。昌明人道。重躬行也。伦而续以理者。昌明科学。资研究也。研究伦理。民则多智而鲜仁。其为国也。流弊在强。强则争。争则亡。故尚之以政。天下之人皆道於政。齐之以刑。天下之人皆靡於刑。尚政靡刑。则强於气而不安於心。故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而欲乐人道也难矣。是反常也。反常必戾。故有圣人者出。吾知其必反经以正民。天下之大经正。则天下之大本立。天下之大本立。而民安矣。

问、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天下之大经。即伦礼耶。答、言不可若是其几也。伦礼者、抑亦可以为大经矣。

问、然则天下之大本维何。

答、中庸不云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大本立。则三教合源。万教归儒。中外古今新旧之学。自熔冶於其中。则天下有教而无类矣。无类之民。有不安者。未之有也。

问、中者、何也。

答、君子时中之中。尧舜允执厥中之中。老子抱一守中之中。释家空中之中。孔子乐在其中之中。耶稣以十字为中之中。子思作中庸之中。君子本之於身为内圣。徵诸庶民为外王。问、然则先生所言之中和学堂。为当今天下之大本耶。

答、言不可若是其几也。(刍谈录)

第十二礼拜民国与****

民国元年四月二十四日记

问、或云无鬼神。其说是耶非耶。

答、俗人焉知鬼神。即他一身。尚不知如何构成。鬼神在先天。为阴阳二气之精灵。在后天。凡人作事。光明正大即是神。暗昧即是鬼。孔子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我能尽我之人事。我即鬼神。鬼神有何奇哉。不过天地之精灵所钟。人为万物之灵。亦天地之精灵所钟。存心正大。神中之神。犹可造也。

问、今民国信教自由。何以政府禁青莲、白莲、红灯、黄羊、八卦、等教耶。

答、凡矜奇者。乃邪术非教也。古今中外。无有邪术能治世者。只是藉教煽惑人心。扰乱治安。政府负保护治安责任。故不得不禁。有圣人者出。必将万教归一。使天下有教无类。而后人心画一。天下太平。何信教自由之有。

问、何为利己。何为害己。

答、利己先明善恶。由道德中求名利。一得永得。真利己也。不明乎善者。诡计求名利。用尽手段。不得而忧。得即患失。患失愈用机谋。到头杀身亡家。真害己也。人生名利。各有分定。以仁义取之。君子也。以奸巧取之。小人也。孔子云。古之学者为己。即明善恶。安本分。为己不至损己也。(问谈录)

问、贵会三生先生。留学多年。得法学士之称号。新学优美。旧学兼长。反国后选入部曹数载。今民国告成。新学昌行之会。正有志者。服官立业之秋。何以伦礼会为。

答、彼自读书以来。不以旧学为然。留学以后。不以新学为是。惟思折衷新旧。合一中外。开万世太平之业。

问、既有如此之心。是大英雄、大豪杰。何供孔子为。

答、孔子者。万世太平之教主也。

问、何言之谬也。孔子乃****之教主。民国之罪人。即伦之一字。已不合民国体裁。

答、君之意在君臣乎。君者、主也。臣者、承也。政权之中。不能无主。政权之下。不能无承。君臣者。国家之统属也。国家者。人民之保障也。故抚我则后。虐我则仇。汤武革命。由斯义也。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若君不君。臣不臣。则国非其国矣。试问****之主为君。民国总统非君乎。父非亲乎。娘非母乎。何惑之甚也。

问、世界万国。俱不以总统为君。子独君之乎。

答、君与帝之名孰甚。曰帝甚。君与皇之名孰甚。曰皇甚。曰日非立宪国乎。犹曰天皇。英与德并立宪国乎。犹曰皇帝。拿破仑非大总统乎。何以图****。尧、舜、禹、汤、文、武、非****之君乎。何以称圣世。孔子曰。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非不美。共和非必佳也。****赖贤君。苦在君。乐在民。民国赖公民。苦在民。乐在君。君贤也。何****之有。国泰民安而已矣。君不贤也。何民国之有。民乱国疲而已矣。****者。因暴君之所名也。民国者。因无贤君之所为也。故曰****民国之分。不在世袭选举之别。要之国家者。国人之国。天下者。天下为公。天下有道。则贤才辈出。选贤焉。与能焉。天下国家之幸也。天下无道。争权焉。殃民焉。不如世袭之为愈也。

问、由子之言。立宪国之名也。以国家无贤君。出於不得已而为之也。

答、然。

问、然则子之所许者。****乎。

答、否。今天下舟车已至矣。人力已通矣。天下之称。於焉为是。不平之景。毋乃日蒸。大英雄。霸诸侯。平天下。不以兵车之时也。

问、敢问平天下以兵车。以何乎。

答、道天下以德。齐天下以礼。

问、子尊孔子。孔子之道。毫不宜於今之世也。何能实行。

答、君不行也已矣。若谓不宜则不可。敢问民国讲学乎。曰讲学。而不习可乎。曰不可。为人谋不忠可乎。曰不可。与朋友交而不信可乎。曰不可。其为人也。不孝不弟可乎。曰不可。犯上作乱可乎。曰不可。然则孔子之道。皆宜於民国也。何谓不宜。

问、吾子可谓智矣。何迷於孔子也。

答、谓吾迷於道可也。当今之世。非孔子其谁与宗。

问、不信予言。友道尽矣。

答、昔者。孔子之时。有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孔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君子之爱人也以德。

问、予非以德爱子者乎。

答、君之心可爱也。君之好学。不如我也。

问、然则道不同。不相为谋耶。

答、富者、是人之所欲也。贵者。是人之所利也。学优则仕。吾将仕矣。(刍谈录)

第十三礼拜人情即伦礼

民国元年五月初二日记

(有来推倒伦礼会者)

问、什么叫伦。什么叫礼。

答、人情即是伦礼。

问、何不曰人情会。

答、人情有善有恶。伦礼者。人情之恰好至当也。

问、甚么叫恰好至当。

答、譬诸兄台来会。弟即恭迎亲叙。此朋友之伦。即宾主之礼。

问、世界无伦无礼。可乎。

答、无伦礼。即无人情。无人情。即无世界。伦礼者。所以扶植人情。维持世界之具也。

问、世有以伦礼为罗掘银钱。陷人坑阱。借收名利者乎。

答、此不伦不礼之人。为世界蟊贼。天地所不容。

问、此伦礼会。当不是金钱主义吗。

答、吾虚生五十有年。东奔西驰。如图利也。何地非财。如图名也。何处非官。何必借立伦礼会而图名利乎。(语至此。会中人。斥来者非礼。出大门之外。其人出。谓三生父母曰。何不使其子作官。安享尊荣。办此伦礼会。反耗家财。何益。三生父母曰。当今之世。能讲伦礼。即是祖宗肖子。又能设会劝人。可谓中流砥柱。吾子作官。安吾身也。讲伦礼。安吾心也。吾有百子能如是。夕死可矣。有告诸正元先生者。先生曰。杨氏有子。有由来矣。)(问谈录)

问、伦礼会是何党耶。

答、伦礼会是达巷党。

问、达巷党所办何事耶。

答、达巷党办孔子之事。

问、有谓孔子为宗教。有谓非宗教。二说孰是。

答、徒论文章。孔子非宗教。实行性与天道。孔子为真宗教也。

问、真宗教有何好处。

答、真宗教。是天下有教也。有教则无类。无类成大同世界。

问、孔子为大同教主耶。

答、尔何知为大同教主。曰。闻先生之言则知矣。曰。孺子可教也。童子曰。我入达巷党可乎。曰、尔即达巷党人矣。童子曰。许我入党。我去敬礼孔子。童子出。曰、我归告父母可乎。曰可。(刍谈录)

第十四礼拜明教修心

民国元年五月初九日记

问、前闻先生所讲明善修身一条。我等研究字面。还觉平淡。果如言实行。颇属难事。请先生再讲演两条。我等愿领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