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菩萨地持经
35860600000019

第19章

诸佛菩萨有五事。为众生说法得大果福利。一者为众生说法生离垢法眼。二者为众生说法得诸漏尽。三者为众生说法发无上菩提心。四者为众生说法得第一菩萨忍。五者为众生说法。闻已受诵。具足修习令法久住。是名五种说法得大果福利。

云何名大乘。有七种大故名为大乘。一者法大。谓十二部经。菩萨方广藏。最上最大。二者心大。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者解大。谓解菩萨方广藏。四者净心大。谓过解行地入净心地。五者众具大。谓福德众具智慧众具得无上菩提。六者时大。谓三阿僧祇劫得无上菩提。七者得大。谓得无上菩提身无与等者。况复过上。彼法大心大解大净心大众具大时大。此六大谓因种得大谓果处。菩萨有八法摄一切摩诃衍菩萨藏所说。谓信菩萨藏。显示一切法真实义。显示一切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第一胜妙神力。得闻慧思慧思惟。依闻慧思慧思惟。方便得净心。得净心。方便入修慧行。入修慧行。方便修慧果。成如是修慧果。成毕竟出离。菩萨如是学得无上菩提。菩萨如是学得无上菩提略说十种。一者种性。二者入。三者未净。四者净。五者未熟。六者熟。七者未定。八者定。九者一生。十者最后身。种性者。名未得净心。发心修学名为入。已入未入净心地名为未净。入净心地名为净。净者未入毕竟地名为未熟。入毕竟地名为熟。熟者未入定地名为未定。已入定地名为定。又熟有二种。一者一生。次第得无上菩提。二者最后身。即此生得。如是从种性乃至最后身得无上菩提。此十种菩萨所学而学。于上更无所学。菩萨如所学而学。于上更无菩萨学。菩萨如所学而学。得一切功德名。所谓菩萨摩诃萨。勇猛无上。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商主大名称。大功德大自在。如是十方无量世界无量菩萨无量因缘。自想施设。当知若有言我是菩萨。不善学菩萨所学者。当知是名字菩萨非实菩萨。若言我是菩萨。善学菩萨所学者。当知是实菩萨。

菩萨地持次法方便处菩萨相品第一(第二段有四品)

菩萨成就五种真实相得入诸菩萨数。一者哀愍。二者爱语。三者勇猛。四者惠施。五者说深法义。此五相。各五种分别。一者自性。二者境界。三者果报。四者次第。五者摄受。

哀愍自性有二种。一者至心。二者具足。至心者。安心乐心。具足者。菩萨至心于诸众生。随其所能随其力。身口饶益。爱语自性者。先语安慰。如前摄品说。勇猛自性者。于诸众生志强有力。惠施自性者。胜妙施无烦恼施。说深法义自性者。四无碍智。出生正方便智。哀愍境界有五种。一者受苦众生。二者恶行众生。三者放逸众生。四者邪趣众生。五者烦恼所使众生。从地狱乃至一切苦受相续。是名受苦。虽不受苦而多造作身口意恶行。所谓十二恶律仪。是名恶行。虽不受苦造诸恶行而乐着五欲歌舞戏笑。是名放逸。虽不受苦造诸恶行乐着五欲。而依邪见求苦解脱。是名邪趣。舍离五欲于法出家。不受诸苦乃至邪趣。而具烦恼或有不具。谓正方便。真实凡夫及诸学人。是名烦恼所使。菩萨于此境界哀愍心生无余无上。

爱语境界有五种。一者正实语。二者正喜语。三者正饶益语。四者正如法语。五者方便说法语。如前摄品说。菩萨于此境界爱语心生无余无上。勇猛境界有五种。如前菩提分品说。菩萨于此境界勇猛心生无余无上。

惠施境界有五种。一者不分别施。二者欢喜施。三者顿施。四者不染污施。五者无依施。如前施品说。菩萨于此境界惠施心生无余无上。说深法义境界有五种。一者于如来所说修多罗。甚深空相应缘起随顺。二者于诸戒律。善知犯不犯及与出犯。三者于摩德勒伽藏。不颠倒建立法相。四者于深法义以想分别。五者于一切法法义种种言辞种种分别。菩萨于此境界说深法义心生无余无上。

菩萨哀愍于诸众生修习慈心。利益亲厚方便不厌。多住无罪现法乐摄取众生。如世尊说。慈心福利。身常不被刀杖等害。此中应广说。是名哀愍果。

菩萨爱语。于现法中离口四过。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以此爱语自摄摄他。于未来世成就正语。言辄信用。是名爱语果。

菩萨勇猛。于现法中离诸懈怠心常欢喜。受持菩萨律仪戒不毁不犯。以堪忍心摄受自他。于未来世菩萨所作悉能修学。学已坚固。是名勇猛界。

菩萨惠施及说深法义果。如前力品檀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说。是名惠施说深法义果。次第者。菩萨先修哀愍。摄取众生。为令众生出不善法安立善法。为具足说教授摄受。是故次说爱语。众生造恶种种烦恼堪能不息。是故次说勇猛。或有众生以财摄受。或有众生以法摄受。或俱摄受。是故次说惠施。说深法义。

菩萨。有五种相摄六波罗蜜。此六波罗蜜何相所摄。哀愍相摄禅波罗蜜。爱语相摄尸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勇猛相摄羼提波罗蜜毗离耶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惠施相摄檀波罗蜜。说深法义相摄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名菩萨五种相五种分别。

菩萨地持次法方便处翼品第二

在家出家菩萨翼有四法。菩萨修学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者善修业。二者巧便。三者摄取众生。四者回向。云何善修业。菩萨于六波罗蜜。决定修。专心修。常修。无罪修。云何决定修。檀波罗蜜。是菩萨于来求者。饶益不饶益。有德有过。要当施与。于诸惠施心不倾动。若人非人。沙门婆罗门。世间同法。所不能坏。云何专心修。是菩萨于求来者。舍内外物一切施与无有吝惜。云何常修。是菩萨施无厌惓。一切时平等随得随施。云何无罪修。如施品说。离烦恼施。是名菩萨善修檀波罗蜜。如施如是戒忍精进禅定智慧亦如是。随其所应当知。云何巧便。略说有十种。坏法众生为除恼害。方便巧便。中住者令入。已入者令熟。已熟者令解脱。方便巧便。世论巧便。菩萨戒律若持若毁观察巧便。正愿巧便。声闻乘巧便。缘觉乘巧便。大乘巧便。如是一切巧便。随所应彼彼菩萨地。分别当知。此十巧便为五种事。初四巧便。为利众生。世论巧便。为伏异论。菩萨戒律若持若毁观察巧便。为不起犯戒。已犯者令如法悔。受持清净律仪。正愿巧便。菩萨于未来世一切所欲悉皆得之。三乘巧便。菩萨随种性根解譬喻。随顺说法具足说法。如是十种巧便为五种事。此五种事。一切所作皆悉具足。现法后世利益方便。云何菩萨摄取众生。是菩萨依四摄法。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或有众生。以安饶益。以乐饶益。以安乐饶益。广说如前自他利品。云何菩萨回向。菩萨三门修习善根。谓善修业巧便。摄取众生。彼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淳净心。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善根求余果报。

若世尊说。在家出家菩萨所学法。当知一切皆是善修业巧便。摄取回向四法所摄。菩萨善修业巧便。摄取集聚回向。当知近菩提座。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在家出家。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学当学今学。如是四法。无余无上。

如是四法。在家出家菩萨成就。然彼出家于在家者大有差别。出家菩萨。解脱摄受。父母妻子眷属等过。出家菩萨。解脱摄受。田种治生王家等苦。出家菩萨。具修梵行一切菩提分法。疾得神通若修善法疾得究竟。出家菩萨凡所说法。人所信受。是名在家出家之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