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太平圣惠方
35878600000040

第40章

治伤寒干呕。不下食。宜服芦根饮子方。 芦根(三两) 竹茹(三两) 陈橘皮(三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细锉。拌令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入粳米五十粒。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治伤寒干呕。心膈烦满方。 木通(二两) 芦根(二两) 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细锉。拌令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入粳米五十粒。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后呕哕诸方

夫伤寒热毒瓦斯盛。多服凉药。及饮冷水。病折以后。热势既退。胃气乃虚。故使胸满气逆。心腹坚痞。必呕哕也。

治伤寒后。胃虚逆呕哕。不纳饮食。宜服白术散方。 白术(三分) 诃黎勒(一两用皮) 高良姜(半两锉) 丁香(半两) 肉桂(半两去皴皮)甘草白瓤焙)浓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后呕哕。心下痞满。胸膈间宿有停水。头眩心悸。宜服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两) 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芎 (半两)白术(半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后呕哕。心胸不利。头目昏重。不下饮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人参(三分去芦头) 枳实(半两麸炒令黄) 前胡(半两去芦头) 诃黎勒(一两用皮)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频服。

治伤寒。服冷药过多。寒气伤胃。呕哕不止。宜服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一两去皮) 白术(一两)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高良姜(半两锉)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后。胃虚气逆。呕哕不止。宜服陈橘皮散方。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草豆蔻(半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干姜(半两炮裂)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频服。

治伤寒后。胃虚。呕哕不止方。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人参(半两去芦头) 生姜(一分)上件药。细锉。用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之。

治伤寒后。胃虚。呕哕不下食。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三分) 人参(三分去芦头) 白术(三分)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诃黎勒(三分用皮) 藿香(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和滓。不计时候。稍热服之 治伤寒后。呕哕不止。心腹痞满。不下饮食。宜服此方。 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 诃黎勒(一两用皮) 白术(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频服。

治伤寒后。呕哕不下食方。 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草豆蔻(一两去皮) 丁香(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浓生姜汤调下一钱。

治伤寒后。呕哕。胸满不下食方。 人参〔一(二)两去芦头〕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口疮诸方

夫伤寒热毒在脏。心脾烦壅。表里热不解。毒瓦斯熏于上焦。故令口舌干燥生疮也。

治伤寒。心肺壅热。口内生疮。烦躁不得眠卧。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半两) 麦门冬(三分去心) 黄柏(半两锉) 黄连(半两去须)玄参(三分) 甘草(半两生锉)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上焦壅热。口舌生疮。宜服黄连散方。 黄连(三分去须) 黄柏(半两锉) 甘草(半两生锉) 蔷薇根(三分) 栀子仁(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淡竹叶二十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口疮烂赤。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二两) 甘草(一两生锉) 黄芩(一两) 麦门冬(三分去心) 大青(一两) 犀角屑(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淡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咽喉内痛。满口生疮。吃食不得。宜服玄参煎方。 玄参(一两) 川升麻(半两) 苦参(半两锉) 人参(三分去芦头) 秦艽(一两去苗) 马牙硝(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用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炼了蜜一合。相和令匀。不计时候。徐徐含咽服之。

治伤寒肺心热。口内生疮。咽喉肿塞。宜服升麻煎方。 川升麻(一两) 大青(一两) 射干(一两) 栀子仁(一两) 黄芩(柏)(半两)玄参(三分) 蔷薇根〔一(二)两〕 苦竹叶(一两) 生地黄汁(半升) 蜜(半升)上件药。细锉。都用水三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下蜜地黄汁搅和。煎如稀粥。入净器中盛。不计时候。含一茶匙咽津。

治伤寒。心肺热。口内生疮。宜含黄柏散方。 黄柏(三分) 黄连(三分去须) 白矾(半两烧令汁尽) 川朴硝(三分) 龙脑(一钱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半钱。用新绵薄裹。食后含之。良久口内有涎唾。即吐之。

治伤寒。口疮。众医不瘥者。宜用此方。 密陀僧(半两) 黄柏(一两半涂蜜微炙锉) 甘草(一两涂蜜炙微赤锉) 蒲黄(一两) 黄药(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时时敷于疮上。有涎即吐之。

治伤寒。心肺烦热。口疮烂痛。黄芩饮子方。 黄芩(一两) 赤芍药(二两) 羚羊角屑(二两) 黄柏(二两) 大青(一两) 苦竹叶(二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一两。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温含冷吐。每日三度用之。

治伤寒。上焦烦热。口内生疮不止。龙胆煎方。 龙胆(一两去芦头) 黄连(一两去须) 川升麻(一两) 槐白皮(一两) 大青(一两) 苦竹叶(五十片) 白蜜(一十盏)上件药。细锉。都以水三大盏。煎去滓取汁一盏。入蜜更煎五七沸。放冷。涂于疮上。

日三四度。有涎即吐之。

治伤寒热毒壅滞。口内生疮方。 龙胆(一两去芦头) 黄柏(一两锉) 黄连(二两去须)上件药。捣粗罗为末。每服一两。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放冷暖得所。含之良久。旋旋吐却。

治伤寒。口舌生疮方。 浮萍草(一分) 黄丹(一分) 黄柏(一分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末。以生蜜旋和。丸如弹子大。绵裹一丸含咽津。

治伤寒。热毒口疮方。 黄柏(三两削去粗皮细锉)上件药。以蜜拌浸一宿。入铫子内。煎十余沸。滤去滓。候温。小心含其蜜。良久旋吐却。更含之。

治伤寒吐血诸方

夫伤寒。诸阳受邪。热初在表。应发汗而汗不发。致使热毒入深。结于五脏。有瘀积故吐血也。

治伤寒吐血。心烦不食。宜服伏龙肝散方。 伏龙肝〔一(三)两〕 生干地黄(一两) 柏叶(一两) 茜根(一两) 阿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 黄芩(一两) 黄连(一两去须) 甘草〔一两(半)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温病。时气疫毒。及饮酒伤中。吐血不止。面黄干呕。心烦。止血蒲黄散方 。 蒲黄(二两) 栝蒌(二两) 犀角屑〔一(二)两〕 甘草(二两炙微赤锉) 桑寄生(二两)葛根〔三(二)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吐血不止。宜服此方。 伏龙肝 甘草(炙微赤锉) 茜根 生干地黄 阿胶(捣碎炒令黄色) 黄芩(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大盏。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吐血。心神烦闷。宜服子芩散方。 子芩(三分) 栀子仁(半两) 远志(一分去心) 桂心(半两) 黄连(三分去须)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 黄连(一两去须) 荷叶(一两) 艾叶(三分微炒) 柏叶(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入地黄汁半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吐血。目眩烦闷。宜服当归散方。 当归 赤芍药 黄芩 伏龙肝 阿胶(捣碎炒令黄燥)(以上各一两) 干姜(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心热。及余毒不退。吐血一二升不止。宜服生干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一两) 黄柏(三分锉) 黄芩(一两) 吴蓝(一两) 黄连(三分去须)伏龙肝(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心热。吐血不止方。 伏龙肝(一分) 红蓝花〔一合(分)〕 乱发灰(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心肺热。因嗽吐血或唾血。宜服茅根饮子方。 茅根(三两) 犀角屑(一两) 黄芩(一两) 桑根白皮(二两) 竹茹(一两) 刺蓟(一两半) 紫菀(二两洗去苗土)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分温二服。

治伤寒烦热。吐血不止。心胸痛。宜服刺蓟散方。 刺蓟(一两) 赤芍药(一两半) 茅根(二两) 麦门冬(三两去心焙) 犀角屑(一两半)甘草(半两生用)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入藕汁生地黄汁各半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分为二服。

治伤寒吐血不止。柏叶散方。 青柏叶(一两) 生干地黄(一两) 阿胶(一分捣碎炒令黄)上件药。捣筛为末。以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别搅马通汁一合相和。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分温三服。

治伤寒。壅极吐血。百治不瘥方。 生地黄汁(一中盏) 川大黄(一分锉微炒碎末)上件药。先煎地黄汁三两沸。纳大黄末调令匀。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舌肿诸方

夫伤寒舌肿者。是热毒伤于心脾也。心候于舌。主于血。血虚为热所乘。又脾之大络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热。则令舌肿也。

治伤寒心脾热。舌肿。宜服大黄散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黄连(一两去须) 黄芩(三分) 川升麻(三分) 黄药(三分)甘草(半两生锉)上件药。捣筛为末。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黑豆三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上焦虚。毒瓦斯热壅塞。咽喉连舌肿痛。宜服玄参散方。 玄参(一两) 射干(一两) 黄药(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末。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咽喉闭塞。舌根肿痛方。 苍耳根(一两半锉) 甘草(三分生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心脾虚热舌肿方。 黄柏(一两) 甘草(三分生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心脾热。口疮舌肿。咽喉疼痛。宜服此方。 羚羊角屑(半两) 玄参(三分) 黄柏(半两涂蜜微炙锉) 甘草(半两生锉)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煎竹叶熟水调下二钱。

治伤寒。心脾壅热。舌肿。多吐痰涎。宜服铅霜散方。 铅霜(一分细研) 牛黄(一分细研) 麦门冬(一两去心焙) 白菊花(半两) 黄连(三分去须)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牛黄铅霜。同研令匀。不计时候。以淡竹沥二合。调下二钱。

如无竹沥。磨犀角。温水调下亦得。

治伤寒心脾热。唇干舌肿。口内生疮。宜服龙胆散方。 龙胆(半两去芦头) 麦门冬(半两去心焙) 知母(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甘草(一分生锉) 柴胡(半两去苗)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磨犀角温水调下二钱。

治伤寒喉中痛。舌根肿满。不能转动。此为心脾热毒。宜先用针。当舌中针入五分。

出川升麻(半两) 车前子(半两)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甘草(半两生用) 生干地黄(三两) 川朴硝(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