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上)
36242800000001

第1章 邓小平理论概述

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的历史评价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是对时代潮流的积极回应,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历史进程来看,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继毛泽东思想之后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看,邓小平理论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世纪性难题所作的解答,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从对当前和今后工作的指导作用看,邓小平理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所作的系统科学的回答;从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看,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的思想和理论来源,同时它也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邓小平文选

1993年11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1994年后,经增补修订的《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出版发行。这样,一套完整的、三卷本的《邓小平文选》就出齐了。《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