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
36243500000010

第10章 国际局势和国际事务(2)

二、从安全内容上看,我国的新安全观主张综合安全所谓综合安全,就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的有机结合。当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有较量,就有威胁;有威胁,就有维护安全的问题。因此,国家安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政治安全主要指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政局稳定、人民安康、文化安全,其中包括意识形态安全;经济安全的内涵各国有所不同,我国的经济安全主要指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维护经济秩序,防范经济危机,特别是化解金融风险,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军事安全主要指防范外敌入侵,制止内部动乱,维护祖国统一。近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分别是从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中派生出来的,并日益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国家综合安全中,经济安全是核心。这是新安全观不同于传统安全观的显着特点。这是由于,和平与发展时代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利益,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和科技具有基础性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风险的增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在信息时代和新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安全从经济安全中凸显出来,有人甚至认为信息安全将是国家最大的安全。网络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国家寻求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影响着国家的大局和长远利益。在现代条件下,如果国家没有网络安全的战略筹划,就没有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证,就可能丧失网络空间上的国家主权。网络失控,将使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处于信息战的威胁之中。当然,经济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中地位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军事安全不重要了。军事安全依然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军事实力仍是保卫国家安全的“终极战士”。21世纪综合国力的较量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的竞争上,也深刻反映在军事的较量上。

三、在安全的维护方式和途径上,我国的新安全观主张合作安全“合作安全”的概念是西方首先使用的,但多言行不一。或者讲合作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或者把某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在外。我国是真心实意地主张合作安全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八字方针”,是合作安全的精髓。合作安全的目的是实现国际安全合作。实现安全合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共同利益是安全合作的前提。我国的新安全观认为,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从而加深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为安全合作提供了物质前提。此外,当今世界各国还面临着许多共同安全问题,如国际恐怖主义、国际犯罪、难民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等,没有国际范围的合作,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二是相互信赖是安全合作的政治基础。在这方面,不干涉内政是首要的安全合作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对别国内部事务的说三道四而不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政治关系,也才能超越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为相互理解减少不必要的障碍和误解。三是维护和平与稳定是安全合作的共同目标。新安全观将共同安全作为双边或多边安全合作的首要条件。共同安全的目标就是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谁也不得安宁,谁也发展不起来。四是建立安全机制是安全合作的制度保证。安全合作的保障机制必须遵循平等协商的原则。平等是对参加安全合作的国家的主权的尊重,只有尊重主权,国家之间才能有真诚的合作。

新安全观的内涵极其丰富,而且不断发展。它体现了科学性与正义性的统一,是中国安全观念的历史性飞跃,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安全体系和制定中国新时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第六节)维护世界多样性

不断提高我们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

首先,文明是一个系统。文明的多样性,不仅是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文明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而且是指由不同文明传统形成的或民族、或国家、或地区的独立文明单位的多种多样。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其次,世界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所以,提倡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前提。当今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存在着不同与差异,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多样性产生互补性,相互依存带来相互合作的需要,而这可以成为各个国家相互交流、共同前进的动力与活力。

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因此,世界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式,试图用某种单一的模式来套住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不现实的、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各国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反对强求一律和强加于人的霸权主义行径。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通过协商谈判加以解决。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大家只有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互相促进,才能创造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世界。世界多样性的思想,就是强调要造就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以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建立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形成。

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中央从国内外发展大局出发,针对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将长期并存,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努力变挑战为机遇。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加快熟悉和善于运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密切关注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积极采取防范和应对措施。要妥善应对国际社会的有关关切,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和根本利益。

总之,我们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第七节)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推进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要求我们从国家整体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思考二者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问题。

二、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生课题,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五句话”总要求,是新时期加强军队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军队建设的方向和标准,是衡量军队建设情况的根本尺度。

政治合格,就是要实现我军的革命化,在任何情况下军队都要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永葆我军作为党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和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江泽民提出军队必须做到政治合格,就是强调要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稳定的神圣使命。军事过硬,就是强调军队要实现现代化,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实现军事过硬,是我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必然要求。按照军事过硬的要求,我们不但要靠武器装备的不断改善和编制体制的科学合理,还要靠广大官兵爱军习武、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加强科技强军,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作风优良,就是强调要贯彻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的要求,要追求真理,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发扬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作风优良是实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保障有力的重要条件。纪律严明,就是强调要实现我军的正规化和法制化,维护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

要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严明组织纪律,无条件地按组织原则办事;严明军事纪律,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严明群众纪律,争做文明之师,等等。

保障有力,就是强调要从实际出发,注重物质条件,兼顾需要与可能,最大限度满足军队建设的需要,为军队作战和工作、训练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这既依赖于后勤部门的工作,也依赖于其他方面的有力支持。

“五句话”总要求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对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构成军队战斗力诸要素的集中反映。因此,“五句话”

总要求,对于总揽军队建设和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