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下)
36245800000011

第11章 党的十七大以来重要理论成果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地同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不断地解决时代与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把思想理论大大向前推进,把人类社会实践大大向前推进。跨入新世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空前的社会变革: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实践的呼唤。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唯一正确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赢得了新的辉煌。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形势在变化,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

四个“坚定不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四个坚定不移”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又是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的根本原则。“四个坚定不移”的明确提出,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化,决心更加坚定,实践更加自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贯穿十七大报告的灵魂和主线。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新步伐。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认识,深化了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

对理论新成果的最好概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三个理论,各自都是一个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但这些理论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是这个主题的展开,都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些理论又是一个大的体系,都是这个大的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创新理论所作的最好概括,也是恰当的理论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旗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何能够成为旗帜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历史的结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现实和时代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特定的世界历史环境和中国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创造,既是历史的逻辑,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这面旗帜这么重要为什么这面旗帜这么重要?为什么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起这么大作用?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由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构成的这面旗帜是中国现时代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是一个党、一个国家的标示,是一个党、一个国家总的指导思想、指导理论,是前进的基本路线,是工作的总纲领,是追求的总目标。

(三)让伟大旗帜更加鲜明思想理论旗帜问题,就是思想路线、政治方向、行动纲领问题。它从来就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形象和命运的大问题、根本问题。但是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要想与时俱进地保持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却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改革开放以来,旗帜问题在国内外也曾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度有各种各样的评价、议论、猜测甚至误解。其中不乏要以新的旧的其他各种“主义”作为旗帜来遮掩、模糊甚至替代我们旗帜的噪音出现,既有全盘西化的主张,也有复古主义的“药方”,更有僵化倒退的顽固情结。但它们都不能代替来自时代和历史步伐的强音。实践证明,正如报告所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一个主题、五大创新

我们可以言简意赅地用两句话来概括十七大报告的核心内容与重大创新,那就是:一个主题,五大创新。

“一个主题”,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体点说,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创新,力求实现中国现代化起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

“五大创新”,是指十七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新的实践经验与认识经验,集中全党全民的智慧,做出了五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

十七大报告的这五大理论创新,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五个统摄全局、特别重要的基本观念、核心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科学发展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观——和平发展观——党和军队建设创新观。

一个主题、五大创新汇总到一起,就使报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乃至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与行动纲领,指引我们走向伟大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意义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两次理论飞跃的概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党的十六大深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历史进程回溯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将继续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坚定我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也向世界宣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以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发展道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意义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论断明确告诉我们,我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是正确的,我党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仍然要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认清中国国情,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在认清中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时,一方面要看到近30年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而是要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另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前进中存在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把初级阶段的国情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