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36269100000050

第50章 他山之石——国内外版权产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启示(4)

(3)打造上海版权公共服务平台

2008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部市合作首次联席会议上,“合力打造上海版权公共服务平台”被列为部市合作六大重点领域之一。上海版权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项目包括:

A.组建上海版权产权交易中心。上海市版权产权交易中心,由上海市版权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联合组建,该中心为各类版权作品的许可使用和转让,版权作品开发和创作,项目的融资以及版权相关产业的企业产权,股权交易等提供服务平台。该中心既向国内外重点文化市场展示、推介、交易全国各地的富有生命力的版权产品和项目,又探索以跨区域版权交易服务为主题的多功能版权服务新形态,为加快版权产业发展服务。

B.组建版权纠纷调解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在全国有一定公信力的版权纠纷调解制度,建立非营利性的版权纠纷调解机制,服务于版权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为版权产业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C.建立版权综合信息公共服务网。该网服务于版权产业,通过公共财政的投入,汇集国内外版权创造、使用、管理、保护等诸领域的信息。

D.创办版权产业和版权保护国际论坛。该论坛主要邀请国内外版权法律界和产业界有较高知名度的人士参加,每届确定一个主题,研讨对我国版权产业,特别是数字出版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版权法律问题。

E.建立版权产业统计制度。逐步建立版权产业统计资料库,完善统计数据指标体系,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版权产业研究,定期发布版权产业发展状况报告,为政府的宏观决策和民间投资、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服务。

F.完善各类作品登记、著作权合同登记备案服务体系。2006年上海市版权局在全国率先建立著作权合同备案制度,在上海设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上海代办处,为版权产业主体提供版权服务工作。

(4)加快推进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2005年,上海市对首批共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了授牌,这批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筑面积合计41万平方米。此后,在2005至2006年,上海市又先后分三批对总计59家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了授牌,上海创意产业在发展中呈现出在创意产业园区不断形成集聚的态势,截至2007年底。上海经过政府的四次授牌共达到75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建筑面积达到221万平方米。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扩张,有利于吸引创意产业业主的进驻和创意人才的到来。

(5)空间资源丰富

上海具有国内特有的产业历史建筑资源。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拥有大量的老厂房、老仓库、老大楼和老洋房等优秀历史建筑资源,为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空间资源。

2.上海版权产业对成都的启示

与国际大都市上海相比,成都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诸多领域比较缺乏;成都一直是以休闲著称,老工业本来就不太发达,也没留下太多值得可再利用的老厂房、老仓库等类似的建筑设施,但是成都必须正视不足,另辟新径,努力创造条件,弥补不足,直至化劣势为优势。

(1)建立新型的版权产业集聚区

成都建立版权产业集聚区是版权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利用改造老、旧建筑群作为版权产业集聚区在国内外有不少成功的典范,如伦敦的位于泰晤士河畔的,由发电厂改造的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现在已成为伦敦具有地标性的建筑,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田子坊,就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弄堂工厂的基础上改建而成。虽然成都缺乏这些基础,但成都可建立新型现代的版权产业集聚区,不受老建筑的束缚,按照现代的要求进行规划建修、更好地营造具有现代气息的版权产业集聚区。

(2)创造成都品牌

上海品牌优势是巨大的无形资产,是版权行业的制胜法宝。上海始终重视对知名品牌的打造,并把提高版权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利用重要产业、重大设施、重点项目和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为契机,如举办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全力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版权产业知名品牌,创造上海品牌。成都也可借鉴上海的策略,打造成都品牌,一方面积极研发具有成都特色的高品质的版权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参加、承办国际国内各种版权作品展览交易节,创造成都品牌,进而产生品牌效应,推动成都版权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杭州——天堂硅谷,动漫之都

杭州自“九五”时期提出建设“天堂硅谷”以来,以软件技术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2006年杭州实现软件销售收入约262亿元,其中销售额达1亿元以上的软件企业有47家,阿里巴巴、网盛科技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迅速崛起。微软、英特尔、诺基亚等国际知名IT企业纷纷落户杭州,设立研发中心,使杭州的软件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随着“国际动漫节”的成功举办,动漫产业已成为杭州文化版权产业的重点和亮点。以高新区国家动漫产业与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为平台,目前杭州拥有5个国家级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滨江区动画产业基地、杭州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一个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3个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一座城市同时拥有5个国家级动漫基地,这在全国也屈指可数。杭州已有动漫游戏企业6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影视动画生产制作企业23家,相关产品开发类企业15家,注册资金达3亿多元,从业人员1万余人。

2002年LOFT49创建以来,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始蓬勃发展。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八大行业被确定为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杭州成立了十大园区作为该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全国创意产业中心的主平台: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创意良渚基地、西溪创意产业园、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下沙大学科技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这些创意产业园区特色鲜明,各有侧重。LOFT49、乐富·智汇园等是以产品设计为主的园区,突出工业设计、品牌策划等产业;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国家动漫基地是以动漫游戏、软件开发为主的园区;下沙大学科技园是以科技研发为主的园区;西湖创意谷则是以高端艺术设计为特色的园区。

1.杭州版权产业发展经验

(1)杭州启动了版权保护“五进”活动

杭州编制《著作权法》基本常识读本,在中小学校普及版权相关知识,让版权宣传进学校。同时,杭州还通过组织相关园区版权保护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工作研讨、建立版权贸易中心等,让版权服务走进园区。

(2)正版软件进企业

杭州实施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情况在线监测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正版软件租用,让正版软件进企业。同时,把杭州200家版权相关大型企业,作为版权顾问定点服务对象,让版权顾问进入单位,加强专家型版权顾问队伍建设。杭州还加强版权市场的监督,增强打击侵权盗版活动的力度和声势,防止侵权行为进入市场。

(3)承办中国国际动漫节

2005年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决定,自2005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国家级、国际性动漫盛会——中国国际动漫节,自首届至今,中国国际动漫节一直由杭州承办,先后在杭州和平会展中心、杭州国际会展中心、杭州休闲博览园举办。连续承办五届国际动漫节的杭州既彰显了杭州动漫产业的实力,又借助国际动漫节的举办展示、营销杭州的动漫作品,还能吸引人才和资金。而且中国国际动漫节已固定每年在杭州举办,这对杭州动漫产业的发展将会是一项长期的巨大资源。

2.杭州版权产业对成都的启示

成都与杭州在国内属于同一个层级的城市,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模、文化背景、人口结构以及生活风格都比较相似,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特征。但是相比较而言杭州处于近沿海地带,交通地理位置比地处内陆西部的成都具有优势。成都与杭州都属于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但是杭州的动漫在产业政策、国家资源方面已抢占先机,如中国国际动漫节每年固定在杭州举办。2007年杭州成为首个“全国版权示范保护城市”,虽然2009年成都才开始启动“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但根据《成都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成都将筹建国际版权交易·保护中心,打造版权产业集群;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版权保护示范园区两个以上,试点、示范单位50家以上;申报建设国家级版权产业基地;全市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作品著作权登记年均增长20%以上。成都版权产业发展也具有难得的机遇,在成都市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成都版权产业发展也将不逊于杭州,但是杭州也给成都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1)政府给予播出奖励

杭州市政府为鼓励杭州在数字娱乐产业方面创意制作的上镜率,给以播出奖励,在中央台播放每分钟奖励1000元,在地级市以上播出每分钟奖励500元,在境外播出每分钟奖励1500元,若是三维则加倍奖励。成都也可借鉴杭州的这种播出奖励政策,鼓励版权创作主体制作出更多被社会认可的产品。

(2)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杭州的版权产业尤其是动漫创作善于利用本土的优秀传统资源,其创作的《济公》曾被搬上了央视,还获得了不少奖项,在国内比较有影响。成都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很丰富,“三国文化”、“都江堰水利工程”、“三苏”、“茶馆文化”、“熊猫”等都是具有可再创作价值的本土资源。

二、国内版权产业发展典型个案

(一)上海文广集团的版权产业发展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批复,文广集团是事业性质的集团,它由原隶属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上海电台、东方电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电影制片厂、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等整合组建。上海市财政局也在集团成立之时,正式取消了财政拨款。基于“事业集团,企业管理”只是经营性事业集团改革的一种过渡性的做法,经营性事业集团既然要完全面向市场运作,就必须最终采用企业集团的模式。既然是企业的操作模式,那么我们可以将之当做企业与成都传媒集团做比较。

2001年4月19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简称文广集团)宣告成立。文广集团是以文化广播影视为主业的新闻文化集团,兼营旅游、宾馆、演出、会展等相关产业。文广集团拥有一批重要的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和宽频电视、互动电视、移动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影视剧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制作设备、制片理念,多年来拍摄制作了大量优秀的影视剧,在国内外屡获殊荣。除此以外,集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文艺表演团体和丰富的文化娱乐资源。集团旗下的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文化类上市公司,名列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集团所属上海文广演艺中心负责管理下属文艺院团(学校)、剧场和一类资质的演艺中介经纪公司,是集剧场管理、演出经营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演出领域龙头机构,在演出营运方面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文广集团全方位介入公众文化生活,每年举办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文广集团按照业务范围,下设九个单位,即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文广演艺中心、上海文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文广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文广集团大型活动办公室、STR国际(集团)公司、上海电影资料馆。文广集团成立较早,历经整合,发展成规模庞大、采用公司化治理的广播电视集团。2005年,被中国传媒产业年会评选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传媒机构”第一位。

文广集团在2009年6月成立了国内首家地方媒体版权中心,以规范节目版权经营、维护节目及衍生产品版权利益;文广集团建立了集团品牌、频道品牌和栏目品牌的品牌组合体系。文广集团的这些发展策略、措施值得成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