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012

第12章 书生意气(1)

第二章书生意气

新军中的"秀才"兵1911年,毛泽东来到长沙,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堂。有一天,湖北革命军的一位代表,到湘乡驻省中学堂报告武昌起义的情况,鼓动反对清朝政府。人们全神贯注地谛听着,会场里格外安静。激动人心的演讲,使毛泽东异常兴奋。他认为,全国人民推翻腐朽卖国的清政府的愿望,不久就可能实现,对于这个革命,决不能袖手旁观,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为它贡献力量。当时,清朝政府还在作垂死挣扎,派遣军队,围攻武汉,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毛泽东意识到,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斗争,迫切需要有更多的人站到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去。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到武汉参加革命军,当兵打仗去!几天之后,毛泽东从朋友那里借了一些钱,准备动身去武汉。他听说武汉街道很潮湿,必须穿雨鞋,就决定到1个在新军中干事的朋友那里去借一双。这支军队驻扎在长沙城外,他出了城后,半路上看到士兵们正在向城里进发。原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已经策动新军举行反清起义。在城内起义者的配合下,新军很快攻下了城门。当毛泽东迅速返回去的时候,城门已被工人占领。他在1个工人的帮助下,进了城,立即爬到1个高地方去"观战",一直看到新军攻占了衙门,才回学校。毛泽东深深地为革命军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所感动。这时候,湖南有许多学生纷纷投军,一支学生军已经组成。毛泽东不喜欢学生军,决定参加正规军。但他改变了原来去武汉当兵的打算,就在长沙参加革命军,当了一名普通的列兵。

进入新兵连以后,毛泽东为了做好支援武汉的准备,练好到前线打仗的本领,对出操、上课都非常认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很快地掌握了军队里的一些基本训练课目。毛泽东曾经回忆说:我们新兵连,后来虽然没有开到武汉去打仗,我却受到了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

在兵营里,毛泽东和营长、士兵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友谊。新兵连的士兵,大部分是出身贫苦的劳动人民,有农民,有挖煤工人,也有铁匠、木匠等手工业工人。毛泽东喜爱他们忠厚朴实的品质,高兴和他们接近,经常同他们拉家常,谈生活。士兵们都很尊重毛泽东,钦佩他的博学和多才,有事就找他帮忙。有些士兵接了家信不会认,想回信不会写,毛泽东就耐心地念给他们听,代他们写。同时,还经常给他们念报纸,讲时事,引导他们关心祖国的前途。毛泽东回忆这段生活时说:从书报中,我进一步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和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所以我能够满足士兵们的要求,为他们分析当时的革命形势,增强他们对推翻清王朝的信心。士兵们都感到毛泽东是个热心、诚恳和肯帮助别人的青年。1个矿工出身的士兵和1个铁匠出身的士兵,不久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那时军队里的饷银是每月7元钱。毛泽东从不乱花一文,除了花两三元钱吃饭和买水之外,其余的钱,几乎都用来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每天操练或值班之后,他就坐下来仔细地阅读书报,联系社会实际,研究和思考政治问题。

辛亥革命时,中国的思想界,一时颇为解放,报刊宣传也很活跃,有新闻、政论、宣言,还有介绍世界各种新思想的文章,内容十分丰富。有一天,毛泽东从报纸上读到一篇谈论"社会主义"的文章。这是他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他虽然不明了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但觉得很有意思,便立即和士兵们讨论起来。随后,他又读了江亢虎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原理的小册子,便热心地写信告诉老同学,和他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当时,对于社会主义的介绍,是少得可怜的,宣传的内容也是比较混乱的。在宣传和谈论社会主义的人中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机,不少人是用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去曲解社会主义的。如江亢虎的社会党,虽然也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实际上并不懂得社会主义为何物,他们所宣传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社会改良主义而已。但是,这些非常肤浅、甚至有错误的文章和小册子,对当时的毛泽东来说,却是非常难得的。他以很大的兴趣和别人研究讨论。对新鲜事物的如此敏感和追求,这是青年的毛泽东的1个特点。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随着革命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暴露出来了。一些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乘机混进了各地新建立的政权中。

在革命还未定局,清王朝还没有完全放弃政权的情况下,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已经在积极策划篡夺革命胜利果实。他一面用"逼宫"的办法迫使清朝皇帝"让位";一面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诱使革命党人接受他的"和平建议",承认他的领导地位。许多地区的人民起来反对袁世凯。人们都说,湖南免不了要爆发第二次战争。可是,当湖南人民正要开始行动的时候,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让步,主张在南京成立的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在北京成立的以袁世凯为首领的临时政府"议和",实行中国"统一"。不久,孙中山和袁世凯议和成功,南北统一了,统治中国267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结束了。但是,孙中山的南京政府也随之解散,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就以这样的结局而告终。

这时,毛泽东以为革命已经过去,决定退出军队,回到学习生活中去。1912年春,他谢绝了军队中一些连排长们的挽留,离开兵营,重新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活。

"世界原来有这么大"毛泽东离开兵营后,希望很快就能继续读书,但是接连换了几个学校都不如意。这时,一位国文教员借给他一部《御批通鉴辑览》,读了以后,觉得很有收获。他联想到在韶山冲、东山小学、湘乡驻省中学堂和兵营里自学的情况,便得出了1个结论:如果自己看书,自己研究,或许会比读现在这种刻板的课程更有益些。于是,学期结束以后,他便在新安巷湘乡会馆暂时居住下来,开始了在湖南图书馆的自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