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036

第36章 在"三面红旗"下(5)

散会后我马上找乔木同志,问他毛主席指的《人民日报》社论是怎么回事。他说他也不完全清楚。我们商量后当天晚上就打电话回北京,要《人民日报》编辑部把6月20日社论的全部过程稿送到南宁,并要他们写1个关于社论起草与修改、定稿过程的简单说明。

我13日收到《人民日报》编辑部送来的材料后,同乔木同志一起查看整个起草过程。原来这篇社论最初是由《人民日报》编辑部起草的。在中宣部讨论时陆定一同志认为不能用,要重新起草。他请示了少奇同志。少奇同志要他根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亲自组织中央宣传部的同志起草。初稿由王宗一同志起草,在中宣部多次讨论、修改后由定一同志送少奇同志和周总理审阅。他们两位都做了一些修改,并提出再加斟酌的一些意见。定一同志根据这些意见又做了修改,最后送少奇同志和毛主席审定。少奇同志在个别地方做了修改后送毛主席。我们在最后定稿的清样上看到,毛主席圈了他的名字,写了"我不看了"这几个字。我同乔木商量,整个过程清楚,但不好在会议上讲,免得使事情尖锐化,因为会议从一开始空气就非常紧张了。

毛主席把《人民日报》社论的摘要在会议上印发,并且加上批语:"庸俗的马克思主义,庸俗的辩证法。文章好像既反'左'又反右,但实际上并没有反右,而是专门反'左',而且尖锐地针对我的。"毛主席在会议过程中,多次批评《人民日报》的社论,并且把这篇社论作为当时中央一些同志"反冒进"的证明。他逐段逐段地批判这篇社论。

毛主席指出,《人民日报》的社论是6月20日发表的,距离李先念同志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只有五天。那个报告是"反冒进"的,社论发挥了"反冒进"的思想。毛主席念了社论中的一段话:"急躁情绪成为当前的严要问题,因为它不但存在于下面的干部中间,而且首先存在于上面的各系统的领导干部中间,下面的急躁冒进有很多是上面逼出来的。全国农业纲要40条一出来,各系统都不愿别人说自己右倾保守,都争先恐后地用过高的标准向下布置工作,条条下达,而且都要求很急。各部门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很快做出成绩。中央几十个部,每个部一条,层层下达,甚至层层加重,下面便受不了。现在中央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纠正这种不分轻重缓急、不顾具体情况的急躁情绪。"毛主席在念完这段话后说:"这是说,中央已经下决心反冒进了。"毛主席再念了社论的一段话:"现在中央已经采取措施纠正这种情况了,各部门、各地方工作中的冒进倾向,有些已经纠正了,有些还没有纠正,或者纠正的不彻底,但作为一种思想倾向不是一下子所能彻底克服的,需要我们今后经常注意。"接着,毛主席评论说,这些话的意思是说还要继续"反冒进"。

毛主席说,急躁冒进究竟从何而来?《人民日报》的社论说:"在反对保守主义之后,特别是中央提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和发布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后,在许多同志头脑中就产生了一种片面性(急躁冒进)。"毛主席评论说,这一段话是尖锐地针对我的。

毛主席说,这篇社论说的是既反右又反"左"。你不能说它一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好像有一点。社论说,"右倾保守思想对我们的事业是有害的,急躁冒进思想对我们的事业也是有害的,所以两种倾向都要加以反对。今后我们当然还要继续注意批判和克服右倾保守思想的各种表现,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受阻碍地向前发展。"你说这些话不对?这是对的啊!但是,这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你看,这篇社论下面接着就说,"但是在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时候,我们也不应当忽略或放松了对急躁冒进倾向的反对。只有既反对了右倾保守思想,又反对了急躁冒进思想,我们才能正确地前进。"毛主席说,这篇社论的落脚点是落在反对急躁冒进,反"左"而不是反右上面。社论的作者把文章做在"但是"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