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052

第52章 在"三面红旗"下(21)

朱德参加中南区小组的讨论。他在7月6日的发言中直言不讳地说:农民还有私有性的一面。供给制是共产,农民就如此愿意共产?食堂全垮了也不见得就是坏事。农民要富,要使之富起来,不会成富农路线。工业主要是大炼钢铁搞乱了。

彭德怀参加西北区小组的讨论,从7月3日至10日的8天中共作了7次发言和插话。他说:"1957年反右以来,政治上经济上有一连串的胜利,党的威信提高了,脑子热了一点。去年忽视了工作方法60条中的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吃饭不要钱,那么大的事,没有经过试验。"他批评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说:"从北戴河会议后,搞了个'左'的东西,全民办钢铁,这个口号究竟对不对。人民公社办早了,高级社的优越性刚刚发挥,还没有充分发挥,就公社化,而且未经过试验,如果试上一年再搞就好了。"他批评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指出:"现在不是党委的集体领导,而是个人决定问题,第一书记说了算","党内总是'左'的东西难于纠正,右的比较好纠正。'左'的一来,压倒一切,许多人不敢讲话,各种帽子压下来,对广开言路有影响。"彭德怀强调应当总结经验教训,不要埋怨,不要追究责任,要追究责任,人人有一份。"毛主席与党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之高,在全世界是找不到的,但滥用这种威信是不行的。"彭德怀对三面红旗批评的话讲得较多且坦率而尖锐,充分表现了他当时纠"左"的强烈愿望。当然,由于他鲜明的军人气质,他在小组发言中也难免有某些用词不当和情绪偏激的地方。

当时,张闻天刚好住在和彭德怀隔墙的院子里,因此两人经常在会余饭后或散步时漫谈。他们从小土铁炉炼铁的得失问题谈到党内的民主和集体领导问题,从斯大林晚年的错误问题谈到"毛泽东同志说了算,毛泽东同志不民主"的缺点问题。但这些都是出自于对党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及对毛泽东个人的爱护。然而,这些却成为他们在庐山会议后期被打成反党集团的重要材料。

周小舟在中南区小组也直率发言。他在7月4日说:1070万吨钢不如800万吨;公社一股风,越包越多;工农业总产值增长没有那样快,最多每年增长10%到20%;基本建设搞得太多了;农村办公共食堂不利于节粮、养猪、造林、积肥,而且浪费劳动力,农民也吃得不愉快。

在庐山"神仙会"期间,参加各小组讨论的大多数人,根据毛泽东所提19个问题,都发言赞成总结经验,继续纠正"左"倾错误,有些同志还做了自我批评。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志护短,认为"左"的错误已经纠正得差不多了,现在问题是纠"左"泄了干部和群众的气,出现了右倾错误。这样,会议中便出现了多数人同少数人的意见分歧,特别是对形势的看法不一致。作为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本是正常的现象,也是气氛活泼的表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导,使意见归于一致。

7月10日,毛泽东在组长会议上讲话,批评党外右派否定一切,批评党内有些干部说去年大跃进"得不偿失"。他说:从全局来说,这是九个指头和1个指头的问题,算总账不能说得不偿失。他认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的问题,经过郑州会议到庐山会议,已经逐步解决了。他还一再提出坚持农村公共食堂和社员分配中的部分供给制,他对今后工农业生产的计划指标和设想也仍然过高。毛泽东的讲话虽然也继续指出1958年以来的一些"左"倾错误,但讲话的重点已转向指责党外右派否定一切,和批评党内干部的"得不偿失"论。特别是他对三面红旗的成绩和缺点的非实事求是的估计--九个指头和1个指头,并认为1个指头的问题已经逐步解决了。这对于全党进一步深入认识和彻底纠正"左"倾错误是不得力的。出席庐山会议的多数同志,特别是彭德怀、张闻天等人,对此更是深感忧虑。在这种情况下,便发生了影响当代中国历史不幸的事,即因彭德怀实事求是地给毛泽东写信而引发的一场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