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058

第58章 高天滚滚寒流急(1)

第三章高天滚滚寒流急

第二次出访苏联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二次出访苏联。这次访苏是应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邀请参加苏联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庆祝大典,并出席当时在莫斯科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及64国共产党、工人党通过《和平宣言》的会议。

1957年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下午3点多,毛泽东吃过"早饭",踱出屋门,到院里散步,我(指李越然)忙轻步追随去。

中共中央已经做出决定,由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庆祝活动,并参加世界各国共产党莫斯科会议。代表团成员有宋庆龄、邓小平、彭德怀和郭沫若等许多领导人。组织上确定我跟随毛泽东出访,担任翻译。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同志安排我们在中南海直接接触毛主席,尽量熟悉老人家的言谈特色和日常生活习惯。

毛主席带着思考问题的神色漫步走了一会儿,侧脸望我一眼,问"哎,李银桥呢?""我在这儿。"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闻声跟上来。主席站住脚,指着我和李银桥说:"你们这二李,1个管说话,1个管安全,这次跟我一道出去,我看你们也算得上哼哈二将了。"我和银桥都笑了。主席又对我说:"伏罗希洛夫来的时候,我看到大半个翻译都是你。你帮了我好多忙啊。"主席说着,掏出一支烟,银桥替他点了火,我说:"主席,你抽烟太多了,我记得伏老来时曾劝你戒烟。""唉,伏老劝我戒烟,戒不掉怎么办?"主席面带难色地说:"只好点一支,看着冒烟,不往肚里吸。"毛主席喜欢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天,我告诉他说:"伏老到警卫团参观,一进连队宿舍就立正敬礼,说'红军战士伏罗希洛夫前来报到!'""是吗?嗯,他是老红军,斯大林的老朋友,打过不少仗。"毛主席提到伏罗希洛夫时总带着一种亲切友好的语气。"你了解赫鲁晓夫这个人吗?"毛主席忽然问我。"不太熟悉,只是跟总理和彭真同志出访时和他接触过几次。给我的印象是思想敏锐,很精明,比较开朗,有时容易锋芒外露。据说这个人脾气是比较暴躁的。""赫鲁晓夫有胆量。"毛主席不无赞赏地说:"不过这个人也能捅娄子,可能日子不大好过,是多灾多难的。"毛主席的举止总是高度的镇静,走路慢,步伐稳健。他时常停立在1个地方沉思着什么。聆听主席的谈话,要时刻考虑翻译上的难点,力求有所准备。有一次,他突然问我:"俄语纸老虎怎么说?"我回答之后,他老人家用英语重述了一下,"拍泼太格儿"(papertiger)。他的湖南乡音很重,一本正经地走了腔,我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于是,主席也笑了。

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刻都在注意着毛泽东此次访苏的过程,几乎每天都要来电话询问代表的启程日期等情况。

快到出发的日子了,尚昆同志把我叫去,吩咐说:"小李啊,你即刻约见一下尤金,向他转告主席的一项个人请求。"并说"这个交涉你要尽力办好,请尤金报告苏联领导,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能够照办。"尚昆同志说:"主席的意思是要请苏联方面把机场的迎宾仪式通通去掉。来接的人不要多,不要仪仗队,最好是下飞机就走。"我忙说:"这恐怕不行吧?"尚昆同志说:"你去谈谈看,有什么结果,我再报告主席。"尚昆同志又讲了几点主席生活作息方面的事后说:"王敬先(警卫局长)已经去莫斯科了,请按他的意思做好准备。"电话联系后,我驱车赶到苏联驻华使馆。尤金迎上来,开口就问,"怎么,行程有改变吗?"我忙说:"不,没有。"尤金放心了。"尤金同志,我来找你转告毛主席的一项个人请求。"我讲述了毛主席的请求。"哎呀,这可不好办。"尤金耸起圆滚滚的肩膀,摇动红润的四方脸盘,波浪形卷曲的头发随着摆头颤动不已,"我可不能做主。我立刻报告,请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讨论决定吧。我能做到的就是如实传达毛主席的请求。""谢谢。"我点头表示理解,"另外还有毛主席的生活习惯……""至于生活安排,莫斯科已做好准备,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主席的生活非常简朴。一身灰色的中山装穿了好几年,这次去苏联参观庆典活动,起初主席不同意做衣服,经中央决定才做了一身中山装。1949年的一双胶底黑皮鞋一直穿到莫斯科。他只睡硬板床,而且在双人床的一半堆放着书,其中有许多线装古书,他是位手不离卷的人,我到他房里去,几乎他都在看书。饮食方面主席也很简单,我常见到的是小米稀粥、辣子加几片火腿,绿豆饭,豆腐汤。他喜欢吃鱼,而且吃的非常细和巧,鱼骨头和鱼刺干干净净放在小碟里。他不习惯吃面餐,只喝些西餐汤,其他菜吃得很少。不过在苏联时他曾赞赏苏联厨师做的烤鹌鹑,说:"这个秃尾巴鸟做得好,颜色好看,吃起来也可口。"1957年11月2日上午8时许,毛泽东登上"图104"客机。一位塔斯社记者虽然想方设法追着毛泽东提问,想请毛泽东讲几句话,但最后还是落空了。"图104"在送行的中国党政领导人的频频招手中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徐徐起飞。这是苏联派来的专机,机舱里清洁舒适,有办公的桌椅也有休息的床铺。机组人员都是第一流的,飞行很平稳,精选来的空中小姐个个都漂亮、热情、庄重。她们包围了毛泽东主席,争着握手,握住了不肯放,热情地问候,纷纷表达自己的崇敬热爱之情。"好了,好了,可爱的姑娘们。"尤金走来为毛泽东解围。毛主席没有休息,先去看望同机出发的宋庆龄等代表团成员。毛主席对宋庆龄副主席非常尊重和关心,到她的客舱中问候:"怎么样,还适应吧?""感觉还好。"宋副主席微笑点头。"路途还长,到了莫斯科后估计还不能马上休息,在飞机上倒是轻松了,趁这个机会你要休息好。"主席关切地说。"主席,你事情多,更要抓住时机休息好。"宋庆龄感谢地回答说。主席回到前舱后对我说:"你去把尤金叫来,我要跟他谈谈。"尤金进来,毛主席请他坐到桌子对面。"你是哲学家,又是老朋友。"主席开玩笑似的眨了一下眼,"对不对?"尤金带着哲学家的认真表情,很沉着地点点头:"是的,我是研究哲学的,跟您也够得上是老相识了。"那么,我给你出个题目怎么样?"尤金下意识地用手指理头发,说:"那好吧,争取及格。"毛主席笑笑,接着又问:"你说说,方才我们在机场,现在上了天,再过一会儿又要落地,这在哲学上该怎么解释?"尤金1个劲眨眼,终于作难地叹道:"唉呀,这我可没有研究过。""考住了?"毛主席将下唇吸入嘴里轻吮一下,笑道:"我来答答试试看,请你鉴定鉴定。飞机停在机场是个肯定,飞上天空是个否定,再降落是个否定……""妙,妙!"尤金抚掌喝彩,"完全可以这样说明。"快到伊尔库茨克了,飞机将在这里降落暂停,尤金告辞去办一些事,我借机将一份讲话稿送给毛主席。按照惯例,首长在公开场合的讲话稿事先总要给翻译一份,预做准备。我说:"主席,这是为您准备的机场讲话稿。您过过目吧!"毛主席接过讲话稿,右手习惯地握起一支铅笔,目光缓缓扫过字里行间。随行的摄影师侯波见主席在飞机内聚精会神看稿子,便轻轻地靠近过来,选位,对焦,咔嚓一声按下快门,拍摄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主席看过讲话稿,头也不抬地吩咐:"去把尚昆同志请过来。""在机场还必须讲话吗?"毛主席用商量的口吻问道。"这是公开出访,依照惯例还是讲几句好。"尚昆同志解释。毛主席略一沉吟,又问:"要讲不念稿子行不行?临时说几句就算了。""这只是做个准备,不一定照着念。""好吧。"毛主席将讲话稿放进上衣袋:"留作备用。""图104"在伊尔库茨克机场降落。苏联派了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波斯别洛夫和副处长费德林,专程来这个边境城市迎接中国代表团。波斯别洛夫是位很有声望的理论家,曾辅佐苏斯洛夫主管意识形态工作多年。他银发蓬松,一副深度眼镜时戴时摘,说话慢条斯理,向邓小平同志介绍《莫斯科宣言》的起草情况和活动日程安排,又向杨尚昆主任介绍会议组织筹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