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089

第89章 高天滚滚寒流急(32)

此外,毛泽东还有两处重要修改。一处是在序言的"难道它们有气,我们反而没有气吗?难道按照实际情况,不是它们怕我们,反而应该是我们怕它们吗?"一段话后毛泽东加写道:"难道我们越怕'鬼','鬼'就越喜欢我们,发出慈悲心,不害我们,而我们的事业就会忽然变得顺利起来,一切光昌流丽,春暖花开了吗?"另一处是在序言谈到一切革命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都是可以克服,可以扭转的"时候,毛泽东加写了一句话:"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它的对方变换位置,向着它的对方转化的。"1月23日下午,毛泽东又约见何其芳。见面后,他对何其芳说:"你写的序文我加了一段,和现在的形势联系起来了。"他把上面那段话念给何其芳和在座的其他同志听,像是征求意见,然后又传给大家看。大家传阅后,毛泽东又对何其芳说:"你这篇文章原来政治性就很强,我给你再加强一些。我是把不怕鬼的故事作为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工具。"他让何其芳再增加几句,讲半人半鬼的问题,并说:半人半鬼,不是走到人,就是走到鬼。走到鬼,经过改造,又会走到人。何其芳临走时,毛泽东又嘱咐把改的稿子誊清打印后,再给他看看。

当天回去后,何其芳连夜根据毛泽东对序言的意见进行修改誊清并嘱人打印出来。1月24日一早,他让通信员把稿子送到中南海转交毛泽东,并附上一信:"主席:《不怕鬼的故事》序根据您修改的稿子誊清打印出来了。只有一二处……作了一点文字上的变动,对'半人半鬼'的人也提到几句,不知合适否?送上请您再审阅。1月24日晨。"信中说的对"半人半鬼"的人所"提到的几句",在发表稿里是这样几句:"还有一种'半人半鬼'的人,他们不是被改造为完全的人,就会走到成为完全的'鬼'。当着他们还是'半人半鬼'的时候,他们的反动的一面也会同其他'鬼类'一样总要作祟,总要捣乱。"1月24日当天,毛泽东便审完了这份稿子,退给了何其芳,并附上一信:何其芳同志:此件看过,就照这样付印。付印前,请送清样给刘、周、邓、周扬、郭沫若五同志一阅,询问他们是否还有修改的意见。出书的时候,可将序文在《红旗》和《人民日报》上登载。另请着手翻成几种外文,先翻序,后翻书。序的英文稿先翻成,登在《北京周报》上。此书能在二月出版就好,可使目前正在全国进行整风运动的干部们阅读。以上请酌办。

毛泽东一月二十四日第八页第一第二行有一点修改。

从这封信可看出,毛泽东是很重视《不怕鬼的故事》及其序言的宣传教育效果的。信中提到的"一点修改",是指何其芳送审的《〈不怕鬼的故事〉序》中的一段原文:"事物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向着它的对方交换位置,向着它的对方转化的。"这恰是毛泽东上一次修改加写的话,这次他又画去,改作:"事物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通过斗争同它的对方交换位置,向着它的对方的地位转化的。"经过这样1个仔细周密的过程,《不怕鬼的故事》,终于在1961年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可以说,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从编选到写序、到出版,毛泽东不仅是以读者的身份介入,而且实实在在的是以"作者"的身份出现的,书中凝聚了他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强调的"打鬼"思想。

毛泽东指导编《不怕鬼的故事》,是花了精力的,因此对这本书的印象很深,评价很高,后来曾多次谈到这本书。如1962年1月14日会见1个兄弟国家政府访华代表团时,他说:有斗争,斗争是有困难的。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天是塌不下来的。过去河南有个小国叫杞国,那里的人怕天塌下来,杞人忧天,不该怕的他也怕。我们出版了一本书,叫《不怕鬼的故事》,有英文版和法文版,你们看过吗?如找到英文版和法文版的可以送给你们。这是第一本这样的故事书,很有意思,那里面说帝国主义是大鬼,×××是半人半鬼,××是个鬼,别的鬼还没有谈到,那是1959年春天编的嘛!第四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