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091

第91章 高天滚滚寒流急(34)

2月下旬,毛泽东到了广州。在那里,他召集浙江、湖南、广东3个调查组,会同部分地方负责同志一起,着手起草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在去广州的途中,毛泽东在衡阳作了停留,听取了有关负责同志的情况汇报。

为了起草好《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即"六十条")毛泽东往往是一连几个日夜看材料、听汇报,思考问题,没有睡过好觉。广东省委的负责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议毛泽东到佛山休息一下。毛泽东同意了。

3月初的一天下午,寒雨霏霏,毛泽东驱车来到了佛山。佛山地委第一书记杜瑞芝在地委招待所门前迎接。

根据毛泽东的生活习惯,佛山地委在招待所布置了一间通爽、清静的房间,铺上硬板床,在桌上摆了一些画报和中国古典名著。毛泽东见此摆设,十分高兴,翻看了一阵画报和书便休息了。大约休息了两个小时后,毛泽东便起来要杜瑞芝汇报工作。在此之前,杜瑞芝曾根据南海县大沥公社凤池大队1个生产小队实行"三包一奖"受到群众欢迎的经验,写了一篇题为《单眼仔睇老婆》的调查材料(意思是"三包一奖"办法能体现农民切身利益,犹如单眼青年相亲,一眼就看清楚),当时的省委书记赵紫阳阅后,将这个材料推荐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看后做了批示,认为这个材料值得注意,特印发给有关同志参考。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杜瑞芝围绕着农村应如何调整政策这一中心问题做了汇报。毛泽东那时虽已是68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听得非常认真。在听汇报过程中,毛泽东曾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以后不要叫生产小队了,要把那个'小'字去掉,就叫生产队,有这个'小'字,人家会看不起你们的。"当晚,杜瑞芝陪同毛泽东在招待所吃晚饭。因为知道毛泽东饮食俭朴,所以没有点很多菜色,只做了他喜欢吃的"回锅肉"、炒辣椒,还做了盐鸡。毛泽东很高兴。由于当时一下了找不到更多的丝苗米,就只做了一小锅丝苗米饭给毛泽东,其他人吃普通米饭。毛泽东一看就问:"咦!怎么我这碗饭与你们的不同呢?""这是珠江三角洲的特产,叫丝苗米,是特意做给主席尝尝的。"杜瑞芝做了解释。接着,他又介绍说:"这碟是本地名菜,叫盐鸡,是把粗盐炒烫后裹在鸡外,温火熟的,别有风味,请主席多吃一点。"毛泽东则用筷子指着"回锅肉"说:这个菜也很好吃,你也多吃点……回到广州后,毛泽东对赵紫阳说,佛山地委那个书记对农村的情况很了解,也很敢说。

起草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紧接着便召开了"三南"会议(即由中南、西南、华南三个地区的中央局和省、市、区党委的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

3月23日,会议结束,毛泽东又指示调查组把调查工作延长到5月,主要任务是了解"六十条"下发后群众的反映和参加"六十条"的试点工作。不久,毛泽东到了长沙,在那里听取中央其他负责同志所做调查的汇报。

5月,毛泽东回到了北京。

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带动下,1961年,全国出现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严冬的冰雪仍然覆盖着北国大地。在首都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的讲话一次次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会场里充满了春天般的气氛。

"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1个负责的应当是我。我们的省委书记、地委书记、县委书记,直到区委书记、企业党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既然做了第一书记,对于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就要担起责任。不负责任,怕负责任,不许人家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在主会场里(当时由于与会人多还设有几个分会场),毛泽东操着浓重的湘音,习惯地用右手手指掐着左手手指,在讲到这段话时,既显得沉稳冷静,又浑然有力,像一股强有力的热流冲击着人们的心扉。从主席台上端坐的其他6位政治局常委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陈云、邓小平,到台下1000多名与会者,都情不自禁地再一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