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三条道路(第3卷)
36363900000107

第107章 观察家(3)

秋渐凉,有如溺水者被水所包围,固守现有的时光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生活的秩序和节奏已被打破,岁月的黑洞已吞噬尽一路残渣。当季节的雨季来临,诗人感到了无能为力的疲倦与衰弱,故作镇静,也抑止不住内心的慌乱无助。

原作第二节:

你抽走了我的所有力量

在夏日结束的这个午后

家园注定要灭亡在一场灾难过后

微笑着与泪水相约一些珍稀纷纷撤退

蚂蚁的残片漂在水面

还有浮萍青青绿绿生动灵活

诗人以她特有的敏感,在秋意中思绪万千,缘由来自何处呢?诗人并非是靠季节来收获年景的农民,却为季节变化而伤怀,我们细读诗的第二节就可探索到诗人的心迹了。诗人所关注的,,不过是由季节所引发的对于人生的思索罢了。且看二节一行“你抽走了我的所有力量”。秋,它会抽走她什么力量呢?只是她心灵的一些寄托和希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而诗人也正是以《触》的标题切入,这个触字不正是诗人触角的延伸吗!以秋入手,思绪飞动,意在言外,感悟人生,而又不露声色,是《触》的深层潜流!“微笑着与泪水相约/一些珍稀纷纷撤退”,正好巧妙地表达了这个内在的心态!

原作第三节:

只有雷依旧惦念着早春的盛典

滞留在天边积蓄力量

不是所有的过程都可以重新来过

这一季的庄稼忘记了过往的生长和收割

甚至连晾晒场上的风也淡化成虚无

蝉依旧叫着有气无力

红蜻蜓努力的攀升云的高度还是梦

走过秋分是白露回家的脉络在掌心清晰着

脚踩秋天,心寄春天,是诗人抒叹人生经历的借题发挥。是诗人触摸世事的灵感之手的别样姿势。“只有雷依旧惦念着早春的盛典”,那春雷有如春蕾,美丽的绽放已是属于昨天。“滞留在天边积蓄力量”也只不过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话罢了。因为诗人接着就说“不是所有的过程都可以重新来过”,这种自相矛盾的话,正恰如其份地表露了诗人内心的无所依从。

一切,已是时过境迁了。晾晒场上的风也淡化成虚无,走过秋分已是白露,努力攀升的红蜻蜓,也面对霜降的厄运!云飘的再高又如何?只是个空洞的梦!万般无奈时,诗人应了季鸟恋旧林的心路,想起了回家。可是,心灵的家园又在哪里呢!

原作第四节:

你过来在我的思念还鲜活的时刻

柔软的触角藤蔓般延长接近夜与昼的边缘

天空于瞬间遮掩我脸红的梦境

黑蝴蝶喧嚣着占据秋的全部空白

没有一个时候我如此想念

疼痛浸润了边边角角

如寂寞将我彻底的虏获

心灵的家园又在哪里呢!诗写到这里,诗人终于亮出了底牌:“你过来”。而且是在“我的思念还鲜活的时刻”。

“你”是谁!这个“你”藏的好深啊!不过,这个你应是泛指,许是指某个人,更应是指一种希冀、一种理想与追求。

“柔软的触角藤蔓般延长”,这种女性化的语言无疑是增加了诗的亲切感,内心的秘密一旦坦露,“脸红的梦境”天空也难瞬间遮掩了!

脸红什么?女诗人的心境就有些难揣度了!好在,诗写的是诗人对于秋的触摸。虽然秋去冬临,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诗人的疼痛浸润,不过是诗人对于春天一往情深的渴望罢了!

《河湟啊,你是我的乳娘》赏析简简柔风

青海湖的诗歌《河湟啊,你是我的乳娘》,让人在读过之后,心潮激荡。不能平静。这样的文题,让人回想起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没有小情小绪,尤其值得初学诗歌的写手学习。

作者于开篇这样写到“我从黄土地的田埂上走来/是祖辈躬耕的犁铧给了我思想”。我在不经意间想到自己。所有的从泥土里走出的孩子,没有不眷恋泥土的。故乡的泥土是铸就诗人灵魂的唯一。庆幸的是,这泥土还给了诗人鲜活的血肉之外的思想。思想之光照耀一生。

“我从祁连山的牧场走来/是驰骋的马群给了我力量”力量是文字的魂魄,有怎样的经历就有怎样的文字,祁连山的辽远与浩淼,应该比海更阔比天更高。这样的境界,使诗人可以将笔端驰骋在马背上,也可以游离与马群之外。

“我从茫茫戈壁滩走来/是驼峰兰草赐与我图腾和辉煌”人总要有一种思想来支撑着的,这样的支撑不应该是喧嚣的都市,不应该是靡丽的霓红。生养你的土地,滋润你的乳娘最配得上做你的支撑。如此的支撑一经屹立将永远不倒塌。愈升愈辉煌。

“啊,河湟你是我的乳娘”多少次的呼唤,多少次的遥望,故乡总在视线的那端。故乡,我的呼唤总不嫌频繁。像呼唤爱人的小名儿。

“怀着千年不老的情/和流淌不息的豪爽/养育我茁壮成长在你的土壤上”诗歌是用情感维系的,这份情感是最新鲜的宝贝,对故乡最甚。为文为人,我们终可以看见那文字和人品底层的根须。这根须决定文品与人品的优劣。诗人在回望的过程中把根须扎得更牢。

“我走进农舍田园/那里鸡犬欢歌稻谷飘香/我走进学校工厂/那里机器轰响书声琅琅”长大的孩子渴望家想念家。心在都市里易浮躁,人在许多时候渴望把心浸润在乡野农舍。短暂的寄存轻松得只是须臾。长久的怀想与感恩之情,是心浸润的最深清潭。让心之魂魄永远灵动。

“我走进都市的大街小巷/那里楼群耸立灯火辉煌/现代化气息/如烟如雨如潮如浪”我们在矛盾之中,渴望喧闹与跳跃。都市吸引并排斥着我们,接纳的永远是遥望的远方。如烟的不一定是往事,许是怀想。如雨的不一定是心伤,许是感动。而那如潮如浪的必将是对故乡的痴迷与追忆啊。

“呵,河湟,你是我的乳娘”我愿意像布谷鸟呼唤赞美春天一样,用钟情把你一遍又一遍的召唤。在呼唤的旅途永不厌倦。

“我曾爬上昆仑雪峰悄悄地望你/千万次雕琢你质朴无华的形象/我曾踽踽徘徊在阡陌田垄/和烟雨朦朦的午夜街头/思忖的热血沸腾膨胀——”奔跑,总伴随着洒一路鲜血与汗水。这份艰辛或许早被人遗忘,记得的总是故乡。故乡,或许不那么热烈。但绵长如溪水般清澈,是心灵最好的疗伤所在。像母亲的怀抱。思念你,在午夜,在霓虹灯最闪亮的街头。我们孤独的奔跑着,样子如一个受伤的孩子。

“多么想多么想/吻干你美丽如月的忧伤”故乡是最钟情的初恋,是最完美的情人。面如满月柔情似水,抚慰游子无尽的伤痛。故乡,永远不是一派笙歌。但她总无悔把那份忧郁隐藏,留给你的是一双纤细温润的手,寂寥时把泪擦干。

“请轻拂你双目流盼的神韵/请轻启你温暖如春的怀抱/我要用亘古不变的心意/在你沧桑岁月的史册上/擎筑起我们永恒的信仰”流淌的是岁月,滞留的是思念。当所有的诺言面临背叛,当所有的美丽终将凋谢,故乡是永不拒绝的唯一。游子的心因你而坚韧不屈,游子的情因你而温柔如水。一切为你,一切因你。我的钟情的故乡,我的根!

“河湟呵,你是我生生世世的乳娘”眼里的泪水总不干,心中的思念总不绝。故乡,我们一生把你呼唤。幼稚的文字怎把故乡解读?惟有把心呈上,方显一片鲜红。

我们呼唤,呼唤一种信仰与精神。我们呼唤,呼唤诗歌的脊梁。!

纷繁的路口,寂寥的灵魂

——云外野鹤的诗歌《路口》赏析简简柔风

野鹤兄长诗作《路口》以全新的视角阐释了中秋之夜的内心世界,让人在阅读的瞬间滋生出无尽的联想:

许多的路,许多的路口,一一横亘在眼前。我知道每一条路都延伸到远方,每一个路口都吸引着我的犹疑。你来了她走了,有的走上山头有的走过黄昏。莫非只有诗人孤独的站立风里,静数秋凉?并不曲折的故事也有淡淡的细节,那个不忍心去虏获的莽撞孩子真真的窃取了所有的空间和自由。

放纵的吼几声,唱几句没人能懂的歌。秋之乐音凄切哀婉,那么不去听不去看也压抑着想的情绪,是不是就可以幻化成石呢?三生石上该承接多少的雨迹风痕,怎一个季节就可以漏光?该等的就要等,该忘的就要忘,惟独哪些是应该记忆的,我依旧无法分辨。

风,寻找一切机会预谋着挤进窗棂。八月的这个冷夜,一轮浑圆慢慢爬上瓦蓝瓦蓝的天幕。谁的眼神那么霸气?只一眼就望穿了我全部的心思。一切啊一起相约着背离与逃逸,只有那些随星星摇晃下来的寂寥,如约而来如影随行。一言不发地把我包围。

说什么目的,讲什么邀约,比星子更密布的是窗子,而梦里的女子比夜躲藏的更隐秘。语言被风吹过被雨淋过,又被阳光晒干。雨季走远的时候收获还没来,土地皴裂了等待的肌肤,五谷依旧徘徊在山后面。林子等待叶子,风追逐着流浪。当一切都有条不紊的时刻,一首落寞的诗歌被野狼占据了主角。沧桑躲藏进叶的背面,淡了模样。

偶然的相遇注定了一世的无奈,时光的洞美化了所有的空朦。邂逅的图案需要半生的涂抹才得以完满,那么需要拥抱所有的色彩去画虹。

一个问题注定有无数的答案,一声叹息却永远没有落脚的地儿。月光的羽衣早已飘飘渺渺地摇向别处,美丽在鲜活的时日就限定了保质期。和平岛上的和平鸟消失了踪影,留下乌鸦聒噪的叙述着,黑色的翅子连接了一场虚幻的梦境。坍塌的结局是早注定的,一个男人起首翘立的样子只有辛酸。笛声累了远了逝了,梦露出狰狞的本真。

从来,从来都没人送来月上梢头的佳音。月光的华裳抖落在草丛,灯光也像是剥落了仅有的润泽,在如豆的烛头上,拥抱大把大把的遗忘。那是或迟或早的果,秋已说过,结局不急。

很多残酷的影儿从脚边掠过,有的甚至踩上鲜活的心脏。人与狗常混淆了仅有的区别,狗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人反而需要卑微的为狗。那么当人选择狗一样的卑微时,城市的边缘是否也可以传递泥土的讯息?冷漠淡然不可以成为水泥城堡的全部内容。即使是一只狗也渴望牵扯上温暖的手,人亦然。

冰凉冰凉的夜露比泪圆润晶莹,只一支烟就铺展了全部的凄清,青草的梦想无边的推脱着。秋夜破例的眷顾了我,一袭暗色衣褛掩盖了沉沉的底色。

梦里又见桃花雨

——赏析青海湖诗歌《桃花岛》简简柔风

暮春的夜湿润清凉,青杨积蓄一冬的勇敢,准备赴等待已久的约期。是夜露凝结,是泪雨顿飞,当一缕柔情终于拂动窗棂的棉布帘子,梦沉甸甸地坠满心房。夜无声地丰满着小屋的每一个角落,比一床被子包裹得更严实。

此时,诗人穷尽一生的情感为我们营造一座美丽新城,渴望城内繁花如锦香如茶。

一个人的世界寂寞总充当主角,没有人心血来潮地想要造访你的蜗居。风侵袭,雨淋漓,一个努力着不让自己倒下的灵魂看尽世间百态。夜露正浓,夜雨渐稠。文字化石化草化水化泥,为一座城堡为一座岛屿调整着排列着。

莫非诗人的心灵与我们一样的焦急渴望着?如飞蛾扑火般向往光明与温暖,完全忘记火光之后的劫难。星子的微光陪伴素白月色,我们从不同的方向伸出手,在酥软的土地上匍匐前行。肆虐的浪涛铺天盖地,在即将接近彼此的瞬间迅即远离。一场缠绵的雨遮掩了一切忧伤。

信念的礁石亘古不移,注定的情怀永生不变。在桃花浅淡的花蕊间,在枝头青葱样的叶芽上,一曲情歌袅娜至三月的深处响起。

树芽芽花朵朵都是俏皮的春之宝贝,是被摧毁一万次仍不泯灭的追求。草尖的露珠浑圆晶莹,感动着诗人忧伤的情怀。目光穿透一页纸的厚度,抵达诗人营造的桃花园。草儿芬芳花儿馨香,太阳酝酿着橘红的辉光等待跃上遥远的山颠。在晨曦的薄光里,黑与白宛如一对久别的情侣长久的拥抱。

女孩要做男孩的新娘了,男孩哭了。到哪里去找一块儿艳艳的盖头呢?掬起一捧桃花瓣,织就一方温柔纱。少年的游戏隐匿在天尽头的云朵里,丢失了曾经的感动。一朝失落终生寻觅,寻觅如兰的气息,还有那轻点额头的纤细食指。

天地间一片混沌,雀鹰呼啸着盘旋,鸟儿四散离去。雀鹰眼里的孤独被忽略。在水一方,芦花飘摇,一只水鸟悄然静立。只一个对视,胜却花开无数。从来没有什么苦难可以压下头颅,从来没有什么幸福可以长久留驻。许多正在发生,而许多正在消逝。

我们临水而立,笑脸比桃花更艳。在一场庸常的游戏里,我们寻找迷失,我们拥抱排斥。没有什么比少年的心更不知深浅的,惟有那“轻摇的马灯”珍稀地摇晃着微光。

亦惊亦喜的诧然间,风掠落红无数。仿佛间读者与诗人消失了山水的阻隔,一同进入用文字与激情营造的桃花岛屿。桃花为岛而明艳,岛因桃花而朗润。世界将以怎样的形式坠落?诗人为我们设下难解的谜面。那么当湖水终于决心在世界坠落的同时流向海洋的时刻,海会不会以明月共潮声的姿态迎接那一脉生命的湖水呢?

谁的眼睛只注意了“轻摇的马灯”,而一任大水漫延,漫延……

青海湖以清新的视角优美的笔触,引领我们走近一座梦里花园,一座想象中的岛屿。生活渴望美好,我们为着些微的美好而拼搏行走。祝福前方桃花正艳。

释读《野生的月亮》简简柔风

爱文学的人心里谁没有一个解不开的结呢?为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信念星夜兼程不言悔。读了兰紫野萍的诗歌《野生的月亮》,心那么伤感。情牵文字的心那么脆弱又坚强。

作者开篇写到“野生的月亮/升起在空旷的尽头/久违的歌谣穿透亿万年的夜/如约而来”很自然的,文字的梦在久远的地方等待着我们。或许是几辈子了。这样痴情的守侯比月亮还古老呢。但他终究来了,因为我们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