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三条道路(第3卷)
36363900000097

第97章 人间论坛(17)

西方现代派,就是区别于欧洲传统文艺的现代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一个流派。“达达主义”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流派。同属于现代派的分支流派还有存在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荒诞派、立体派、集体无意识、颓废派、神秘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以及意象主义,等等。这个流派的始祖是法国的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的爱伦·坡,该派确立于20世纪20年代,然其影响覆盖全球,流播至今。西方现代派是存在时间持久的一个典型流派。哪个能说西方现代派不是流派?!

其三,现在的第三条道路在互联网上已有六处网坛,网刊好几个;纸刊已拥有年刊(年刊第三卷正在编辑中),季刊(季刊创刊号正在编辑中),月刊也即将闪亮登场,截止目前,在第三条道路上行走的诗人多达数千人,仅一个“第三条道路文学网站”就有779名会员,其它的就不再一一说了,网下的不上网的许多第三条道路同仁也不再数了。每天第三条道路同仁在网上发表的的诗文要上千篇。与中国古代诗坛任何一个诗歌流派相比,与中国当今诗坛任何一个诗歌流派相比,第三条道路可谓大矣!

综上所述,崇尚平等,自由,独立,多元,包容,开放的第三条道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第三条道路,应该是一个流派,但不是一个一般的普通的流派,而是一个在新世纪不断壮大的特殊的大流派!是一个开门纳新、相互影响、团结切磋、水涨船高的大流派!是一个走向世界的大流派!

当然,现在迅猛发展已经坐大的第三条道路大流派,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比如急需理论的探讨和指导。比如,因为坐大了,一些人便急于想关门拔苗助长的提高,这种提高,不是水涨船高的提高,且没有意识到第三条道路有些悲壮的使命感(这种使命在第三条道路的产生之初就已经落在第三条道路的肩上了),不利于当代诗歌的发展,不利于第三条道路的发展,是与第三条道路的初衷相违背的,其结果是会把第三条道路引向小胡同的。要知道收纳百川的黄河长江的主流能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么?另外的也相当重要的问题是第三条道路现在如果有一个修路的道班,来排除道路上的障碍。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如果有协调人员来减少摩擦。那么,第三条道路的发展将会更加迅猛,第三条道路将会成为更大的流派,第三条道路将会更加引人注目!

让我们试目以待!

2005年10月18日星期二严家威浅呈

参考文献

谯达摩:《第三条道路:旷野呼告》

紫陌红尘:《在路上我们不断的修正方向》对“第三条道路”的观察与思考

——兼与“第三条道路”相析花未眠

我对“第三条道路”所闻很晚,大概在2004年秋才在一些网站上知道这个名词,而真正的了解是在2005年夏末。在最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我集中浏览了“第三条道路”各个网站的文评及大量的诗篇。我对谯达摩等人所做的工作和所付出的热情很敬慕,对“第三条道路文学网站”(http://www.road3rd.com)持欣赏态度。我对“第三条道路”的观察也许很肤浅,所思考也许很片面。最近读了谯达摩的《第三条道路:实践诗学的诞生》一文之后,我把自己的思路作了调理,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作为一个游离在诗歌(乃至文学界)的边缘人士,撰写此文的目的是与大家相析,不探究“第三条道路”中一些争执。

一、“实践诗学”是一种大诗观

谯达摩先生的“实践诗学”是一个系统理论,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第三条道路写作”的理论基础是实践哲学,(2)“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行为模式是开放体系,(3)“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必然结果是文学运动。这个诗学观点可以说站在“泰山之巅”,其完整的阐述构筑了一个很大、很高的思想框架,如此宽阔的思想必然要有容量和质量。但我觉得目前“第三条道路”的诗学还仅仅是个框架,其中的“容量和质量”还需要充实和完善。

显然,谯达摩先生的观点是一种“大诗观”,我从多个方面总结我的思考:

(一)“实践诗学”应该允许对“第三条道路”这个现象及其观点进行思考、探索、实践。这必须是全方位地、系统地构筑文学观点,起到统领“第三条道路”文学活动作用,必须得到“第三条道路”最广泛的认同和维护。当下之务是每个“第三条道路”的人士对这一观点的思考以及自我对照,达到认识的统一、行为的统一。

(二)“实践诗学”这个观点自身需要接受“第三条道路”及其广大文学界的争鸣、批判。“第三条道路写作”的提出,源于“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争执而产生的。我认为,这是一种巧妙的摆脱,这种摆脱有其雄厚的基础(网络技术及其网络文学的发展使之从边缘逐渐走向主流,这种主流成为“第三条道路”坚实的基础)。“第三条道路”崛起于争执,逐渐引起理论界的关注,这些关注必然是带着一种批判精神。“实践诗学”理论将是争鸣、批判的焦点。

(三)“实践诗学”需要更多的理论充实。谯达摩先生的“实践诗学”是一个系统理论,在我看来,仅仅构筑了框架,“房子”盖起来了,我们要搬进去生活,还要添置“家具、电器”,还要“水、电、暖、气”齐全,如果生活得更滋味,还要装修,甚至还得配置车库、花园等。这就是说,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完善、解析、评价“实践诗学”,从“实践诗学”中衍生出更详尽的理论阐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明晰:“第三条道路”是一种符号、还是一种实质?“第三条道路”的诗学精神扬弃什么、吸纳什么?“第三条道路”写作技巧如何继承传统、如何标立先锋?“第三条道路”是单一的风格、还是多重的风格?“第三条道路”写作深入人的潜意识、还是深入社会的表现象?等等具体问题需要理论探讨。

(四)“大诗观”应该是一种理论的高度,不是包罗万象的容度。我认为谯达摩先生的“实践诗学”是一种“大诗观”,他是站在一种高度上提出的,只能是“群山环抱,独秀一峰”。说它是“大诗观”,“大”在其“独秀一峰”,站得高,看得远。它是一峰,而不是整个山系。文学抑或诗歌历来保持着繁复多样的,“实践诗学”囊括不了整个诗歌理论。它需要先锋性、现代性保持其高度,这样就要进一步浓缩其精华,必然要摒弃许多,减少容量。所以我认为“实践诗学”的观点需要进一步浓缩。

二、“第三条道路”作为流派需要有清晰的表述

纵观中国诗歌(现代白话诗)发展史,是随着新文化运动发展起来的。一般是按历史时段划分的,其间的某个时段内有几个活跃的流派。最早是胡适提出的“八不”主义(不用典、不用陈套、不对仗、不避俗语、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不效仿古人、言之有物)为新诗歌进入“自由体”指明了方向。之后的诗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呈现多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活动的报刊或诗社、有几个活跃的诗人、有传世的佳作。

(一)曾经有一个“三条道路”的提法(这与现在的“第三条道路”不是一个概念)。一九六五年香港著名评论家李雨生在其主编的《水星》杂志上写过《三条道路,一线希望》的文章,他的“三条道路”的概念是指两岸对立时期的大陆、台湾、港澳各自发展的三条道路。今天的“第三条道路”不是那个概念,但从形式上看很类似,在“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中间再加上一个“第三条道路”,依然是“三足鼎立”,不过这个“三足鼎立”是有瓜葛的,而李雨生的“三足鼎立”似乎没有什么瓜葛。

(二)“第三条道路”初期的争论是有必要的。最近亦言先生的论著《载体原道与开悟达智》对第三条道路诗学理念演变轨迹的进行了回顾与梳理,读后有所启发。初期的各类文章都在力求从概念上表述。至谯达摩先生的“实践诗学”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概括方式,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构架,对此前的争执巧妙地回避了,也可能会引发新的争执。

(三)作为一个概念或名词,“第三条道路”应该有完整的表述。尽管目前表述不完整,但有一个共同的提法就是主张“多元、包容、开放、独立等”,尽管对“多元、包容、开放、独立等”的阐述角度不同,但这个意思是相近的。我认为,这个提法并不新鲜,几乎所有的新文化流派都会推出这样的口号,这是对于一个新流派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多元、包容、开放、独立等”的精神,就会胎死腹中。我认为,这样的表述仅仅是停留在流派概念的最底层,如果仅仅是“多元、包容、开放、独立等”,就不会是什么流派了。

(四)新流派不仅仅是批判什么、树立什么,更重要的是探索什么。我认为,“第三条道路”最重要的是对未知的、诗歌的、精神或思想的领域大胆探索,探索诗歌的创作方式,探索诗歌创作技巧,探索诗歌理论,探索诗歌心理,探索诗歌艺术,等。“实践诗学”的意义恐怕应该是这样的。

三、当前的“第三条道路”需要向“实践诗学”靠近

通过对“第三条道路”几个网站及其大量相关文评的浏览,我认为,“第三条道路”是先命题、后论证的(这和自然科学的一些概念形成很类似),这样的做法也体现了一种文学精神。

(一)“第三条道路”应作为一个命题去求证。这里我不探究这个新名词的提出是否科学,一些文章里的争执甚至谩骂也证明了这个命题是引起关注的、需要求证的。胡适先生对实证主义总结有一句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对“第三条道路”很有作用,对诗歌领域的探索、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对命题求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小心求证”,需要细致的探讨,需要对“文本”、对“理论”检验,从而去伪存真,从而充实完善。

(二)“实践诗学”的提出,应该是这一命题求证过程中形成的第一个概念化的理论框架。我认为,“实践诗学”所昭示的精神就是两个字:“探索”。我相信,在探索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多新概念、新理论推出。

(三)“第三条道路”有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从我所了解的“第三条道路文学网站”(http://www.road3rd.com)等网站上看,大量的诗歌和一些理论文本是很纯粹的,没有偏离探索的轨道,目前已呈繁盛态势。探索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和文本,必然要走向繁盛;否则,探索就变成萎缩。

(四)“第三条道路”需要向“实践诗学”靠近。“实践诗学”秉承的是一种探索精神,这就要求“第三条道路”要在探索中前进,对理论的探索是其中主要部分,更多的应该是对诗歌本身的探索,这包括诸多方面,如:审美趋向、评判标准、自我意识、创作风格、继承性、等等。探索的精神就是“实践诗学”的精神。

四、对“第三条道路”一些表象的分析

我所了解的“第三条道路”仅限于几个网站,我更多的活动在“第三条道路文学网站”(http://www.road3rd.com)上,我对一些本质的东西可能还没有完全领悟,所以这里我只能分析一些表象,试图揭示一些东西。

(一)人员结构老化,是一个潜在的硬伤。我对“第三条道路文学网站”(http://www.road3rd.com)等网站注册的网友年龄结构进行过粗略统计,发现有大部分网友是六十年代前后出生的,现在看他们都是四十岁左右的人,而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的却并不占多数。事实上,从古今中外一些成名的诗人、学者年龄上看,二十到三十岁应该是他们诗歌的黄金时代,大器晚成对诗歌领域并不多见,对于其他文学领域厚积薄发倒是屡见不鲜。我觉得,这样的年龄机构,将是潜在的硬伤。

在我看来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中国社会结构中,类似于二战后西方经济复苏时期出生并成长起来的欧美人士,所谓“跨掉的一代”。我们的这些人是在“****”中长大而未成人的,经历过恢复高考的磨砺,部分人接受了传统教育模式,现在大多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美满的家庭,在中国并不像西方那样是“跨掉的一代”,而被称之为“时代的宠儿”。在文学之路上,这代人是随着潮流的,是“朦胧诗”和“五角丛书”的阅读者,也是言情文字和武侠小说的痴迷者。在诗歌上,“朦胧诗”时代他们还嫩稚,“汪国真”时代他们觉得别人嫩稚,后来伊沙等叫喊着“饿死诗人”,他们觉醒了,进入了网络时代的“诗歌大观园”。虽然晚了,也许在这个社会急剧变革、技术不断翻新的时代能占据一席之地,也许真的是厚积薄发吧。

(二)“第三条道路”的诗文很庞杂,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流派风格。的确,“三道”上的诗文很精彩,但这些精彩诗文太广大了,有的明朗、有的隐沉,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大写意、有的小情调,有的古典、有的现代,这样情况下,不可能有相近的风格、统一的评判标准、类似的审美情趣。但也许正是谯达摩先生的“实践诗学”精神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是谯达摩先生所倡导的,从网站的诗文看,这种表达形式的分量是最重的,在形成流派上应该从这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