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36400400000022

第22章 每个人都会投机取巧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先后进行了以下两项实验:

实验一:实验者从某大学挑选了3位男生,要他们进行一项拉力测试。实验室里安装了一台拉力器,实验者要求他们不论是个人拉还是集体拉,都要全力以赴,3位大学生都表示会照此努力。实验分单人、双人、三人3个项目。

实验开始前,其中的两人被悄悄地告知,不论是双人还是三人拉力赛中,都不要真的用力。拉力赛开始了,3个人看上去都像是已经全力以赴。但实验结果出来后,却让实验者目瞪口呆。

实验二:在一家大学的心理实验室里,正在进行一场“呼喊”测试。实验者从某大学找来的6个志愿者,分别坐在6个相邻的单间里,每人戴一副耳机,每个志愿者都是通过耳机接受指令。志愿者A接到指令说,实验者从5开始倒着数数,等他倒数结束时,A和D必须扯开嗓门大喊“啊――”,声音至少要持续5秒种。

第一轮“呼喊”测试结束之后,A又接到指令说,这次只有他一个人喊,下一次是6个人一起喊。事实上,测试中A和其他志愿者接到的指令是不同的。比如在A和D同时呼喊时,D接到的却是不喊的指令;在6个人一齐喊时,其他5个人接到的指令都是不喊。为了蒙蔽A,A从耳机中听到的呼喊声都是事先的录音。在当时通信设备还不发达时,能够想到做这样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所有的这些蒙蔽行为只有一个严肃目的:对“社会投机”现象进行研究。

“社会投机”是指人们在集体中不发挥最大能力的倾向,除非自己所做的贡献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分辨出来,并得到认可。

在上一个例子中,证据是测量出来的拉力(拉力器可以自动记录)。当一名学生相信自己是与另一名学生一起拉时,只用独自拉时所用力量的85%;当他以为和另外两个学生一起拉时,所用力量只有他一个人拉时的77%。

在本例中,证据是测量出来的喊叫力度(每人面前都装有一个可以记录喊叫力度的麦克风)。当学生A相信自己是与另一名学生一起喊叫时,只用独自喊叫时所发力量的82%;当他认为6个学生一起喊时,力量输出则减少至独自喊叫时的74%。

研究小组在研究报告中总结说:“在人类的本质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社会投机潜势。我们怀疑,社会投机的影响非常广泛,后果也非常深远……(它)应该被视作一种社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