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36400400000028

第28章 《希特勒性格特征分析报告》

二战期间,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的决策是如何作出的?为什么选在1944年上半年实施登陆而不是其他时间?据说,作出这一决策,关键是因为罗斯福听取了中央情报局心理专家的建议。

二战后期,当盟军在非洲战场取得胜利,欧洲战场上的形势逐渐出现转机后,英、美、苏三国首脑便开始商定何时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当时,围绕着何时实施登陆作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尽早登陆,最迟不超过1944年5月底,即让纳粹德国尽快在两个欧洲战场上同时作战,以分散其兵力。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登陆最好在1944年8月以后。

支持尽快登陆作战的理由是,如果盟军在5月底前登陆,完全出乎希特勒的预料,希特勒在心理上可能难以承受。这样,他很可能因为心理问题失去对军队的有力控制。

显然,罗斯福总统受到了这种观点的鼓舞,1943年底,他命令中央情报局在最短的时间内搞一份报告,对希特勒的心理和性格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接到命令后,中央情报局迅速行动,他们召集了大批心理学家,收集希特勒的心理情报,并在一个月后,就拿出了一份详尽完整的《希特勒性格特征分析报告》。

《希特勒性格特征分析报告》指出,希特勒很关注自己的鼻子。希特勒认为,作为日耳曼人,有一个高挺的鼻子会给人一种真正男子汉的感觉。于是,他开始频频光顾美容店,给自己本来并不高耸的鼻子慢慢地增加高度。在当时,欧洲人普遍认为,整容是一种“破坏上帝赋予自己的容貌”的爱慕虚荣的行为,和中国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异曲同工之处。

希特勒采取隆鼻术慢慢加高鼻子,以至于他的臣民们感觉不到他们“敬爱的元首”竟然会去做“隆鼻手术”。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使是当德军在苏德战场上节节败退时,他仍未停止鼻子的加高手术。

希特勒从小眼睛就不好,不到50岁看文件就必须借助老花镜,但他拍照片时从来不戴眼镜,也决不允许报刊登载任何他戴眼镜的照片。

希特勒杀人不眨眼,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魔头居然见不得鲜血,尤其是见不得人的鲜血。有一次他的情妇爱娃不小心扎破了手,希特勒看到后竟然吓得哇哇大叫。

对自己饲养的动物,希特勒甚至有一颗仁慈之心:他饲养的爱犬,和他终日形影不离;他饲养的一只孔雀死了,希特勒悲伤得涕泪横流。但就在他为自己的宠物感伤哀恸的同时,却下令将几十万犹太人活活毒死。

希特勒一生从没有驾驶过汽车,并在公开场合严格规定他的车速不准超过37公里/小时。可是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却命令司机以每小时100多公里的速度载着他星夜飞驰。在当时,这可是一个要命的速度,相当危险。后来,他的司机因无法承受极大的精神压力而精神失常。

希特勒还有一个癖好,就是特别喜欢在长桌前召开会议。据说他召集会议的桌子越做越长,最长的一张桌子差不多有16米长。

由于长期缺乏锻炼,他不到50岁身上的肌肉便开始萎缩。因此,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他也一身戎装,从不穿短袖衬衫。据说一个为他洗澡的仆人就是因为不小心向外人透漏了他身体肌肉的秘密,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

平心而论,希特勒虽然谈不上不近女色,但也绝不是一个好色之徒。他飞黄腾达以后,追求他的女人成群结队,但他却从不为女色所动。奇怪的是,希特勒狂热地爱上了他的嫡亲外甥女。这场畸形的爱令希特勒铭心刻骨,但却以其心上人的自杀而收场。

美国的心理分析专家根据希特勒的这些异常行为得出结论:希特勒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其一,希特勒热衷于隆鼻术、掩饰自己不发达的肌肉,说明他的虚荣心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把自己紧紧地包裹住,无疑会加大他同外界的隔膜,增加他已经很沉重的心理负担。

其二,作为一个从不握方向盘的人,选择“午夜飞车”只有一种理由:宣泄心中极度的压抑。

其三,在那个年代的德国,与自己的嫡亲外甥女相爱是一种畸形的恋情,畸形恋情又无果而终,必然会在他心里留下无法磨灭的伤痕,这个阴影可能会影响终生,甚至导致心理变态。

其四,希特勒酷爱长桌,正表明了他的一种矛盾心理,坐在长桌的尽头一方面体现了他的尊严和威严,可以满足他的领袖欲,另一方面则使坐在远处的人无法看清他的庐山真面目,保持他和部下一定的距离感。实际上,这正是希特勒心理非常脆弱的表现。

《希特勒性格特征分析报告》据此指出,希特勒具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盟军在西线发动强大攻势,出其不意地实施登陆作战,希特勒或许表面上会虚张声势,但内心的软弱和空虚会暴露无遗。报告建议盟军要在午夜加强对柏林的火力攻击,使希特勒无法“午夜飞车”。由于心理压抑无处宣泄,精神高度紧张,极有可能导致其神经衰弱甚至精神崩溃。报告建议,假如盟军在1944年上半年发动大规模反击,希特勒将因为心理问题惊慌失措,从而失去对他的百万大军的强有力指挥。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认真研究过这份心理报告后,做出了在1944年上半年进行诺曼底登陆的伟大决策。盟军诺曼底登陆以后,希特勒的“表现”完全证实了这份分析报告的预言。

事实上,这份心理分析报告的理论依据来自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论。

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的心理动力系统的深层基础。他认为,人格结构的形成是各种力量相互冲突的结果,作为个体的人格,他的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其中本我是人格结构的原始基础和原始动力;自我是以本我为基础、借助知觉系统而形成的理性意识,但它时时受到本我能量的冲击;超我是在自我不能满足现实环境的要求时产生的高级自我形式,它是一种良心和批判能力,如宗教、道德、社会情感、理想、价值观等,但超我最深刻的根源仍在于本我。

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无论一个人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的人格形式是如何的矫揉造作,多么的崇高神圣,但还是时时刻刻受到本我的冲击,两者差距越大,其人格的扭曲也越厉害。为缓解和消除这种扭曲造成的痛苦,他必然会用某些特殊的行为来减轻这种痛苦。

希特勒种种怪诞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从而减轻心灵的痛苦。盟军正是由于掌握了希特勒的心理秘密,连续无数个昼夜不间断地轰炸希特勒“午夜飞车”可能经过的道路,使其心理的压抑无处排解,这样就加速了其精神崩溃和人格分裂,导致他一系列决策的失误,从而为盟军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