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36400400000068

第68章 猩猩的感悟式学习

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甘克勒长期致力于猩猩“智力”问题的研究,在他担任猩猩研究站站长期间,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报告,揭示了猩猩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学习本领。

猩猩研究中心有一只名叫沙尔敦的雄性猩猩,为了在它身上做一项特殊的实验,饲养员专门一个上午不给它喂食,让它处于饥饿状态。午间过后,时机差不多成熟了,饲养员这才把它领到一个房间,房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一串香蕉,即使是立起来它也够不到。

沙尔敦一见香蕉便又蹿又跳,可怎么跳也够不着。它急得在屋子里来回打转,嘴里发出不满的吼声。这时,饲养员在房间里放了一口大木箱、一根短木棒。沙尔敦犹疑了一下,它拿起棍子,试探着去够香蕉,可依旧够不着。沙尔敦很沮丧,蹲在地上好一会儿不声不响。突然,它直奔箱子,把它拖到正对着香蕉的地方,很敏捷地爬上去,轻轻一跳就摘到了香蕉。

几天之后,他们再次测试沙尔敦的学习本领。这次,房间还是那个房间,不同的只是香蕉挂得更高,短棍子换成了一口小箱子。沙尔敦一开始仍然沿袭上次习得的知识,它把大箱子搬到香蕉底下,爬上去,蹲下来,准备跳起来够香蕉。但它望望香蕉,并没有跳,因为香蕉太高了。

它茫然地坐在箱子上,不知所措。突然,它猛地跳下来,抓住小箱子,拖着它满屋子乱转,同时发出愤怒的怪叫声,并用力踢打墙壁。显然,它这时抓小箱子的目的只是为了撒气。气撒得差不多了,它忽然像明白了什么似的,拖着小箱子来到大箱子跟前,稍稍一用力,便将小箱子叠放在了大箱子上面,然后爬上箱子,解决了香蕉难题。

另外,克勒还设计了许多不同的难题让猩猩解决。猩猩似乎能时不时地突然在某个节骨眼儿上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克勒解释说,这是猩猩在脑海里对形势的重塑。他将这种突然的发现叫做“感悟(insight)”,并将其定义为“某种相对于整个问题的布局而出现的完美解决方法”。

另一个显著的感悟例子则是由别的问题诱发的。克勒把一只叫做撷果的雌猩猩放在笼子里,再当着它的面,把香蕉放在笼子外面它够不到的地方,并在笼子里放一些棍子。撷果看到香蕉,只是一个劲地用前臂去够,嘴里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香蕉够不着,可就是想不起拿棍子。折腾了半个小时,它失去了耐心,干脆一骨碌躺下来,不够了。

这时,它发现另外几只猩猩正朝笼外的香蕉走来,它一下子跳起来,抓住一根棍子,猛地把香蕉拨到了跟前。显然,其他猩猩接近食物对她起了激发作用,从而诱发了她的感悟力。

在沙尔敦解决了箱子问题后,克勒又进一步提高它够香蕉的难度。饲养员把香蕉挂在笼子的外面,仅凭手边的短棍子,沙尔敦是够不到香蕉的。

当着沙尔敦的面,饲养员将一根长棍子放在笼子外面用手够不着的地方。开始,沙尔敦尝试用短棍子直接拨弄食物,但没有成功。它又尝试去够长棍子,没够着。它生气了,用力地拍打笼子,发出愤怒的吼声。突然,它又一次拿起短棍子,这次不是去够香蕉,而是去够长棍子。它把长棍子巧妙地拨弄到跟前,牢牢地抓到手里。香蕉就这样够到了,沙尔顿吃得又香又甜。

克勒真是得寸进尺,沙尔敦解决了两根棍子的问题,他还不满足,希望沙尔敦能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克勒这次设计的问题是:即使利用可到手的两根棍子都取不到香蕉,但两根棍子一粗一细,细的可以插到粗的里面以增加长度。

沙尔敦看到两根棍子后仍如法炮制,它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尝试拿到食物,但怎么也不管用。沙尔敦泄气了,干脆拿起两根棍子玩耍起来,不经意间,它把两根棍子摆成了一条直线,两根棍子一合拢,细的便插到了粗的里面。沙尔敦突然意识到问题解决了,又蹦又跳地直奔铁栅栏,用这根加长一倍的棍子够到了香蕉。

克勒于1921年出版了《猩猩的智力》(The Mentality of Apes)这本专著,报告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惊人发现。他的专著使心理学界大受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