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兼职掌柜
3643300000024

第24章 永恒的利益

《白蛇传》在钦州再次掀起北戏热潮,观众争相去汉一楼看一场,最低票价从八十文炒到二百文,一连几日观众爆满,陆掌柜和小凤仙在汉一楼忙的昏天暗地,而陈逸却也在为自己的生意忙。

方卓去了岭南不到十日便回来,进货渠道已经打点好。这天中午,东升酒楼重新开业,而另一个不太起眼的小店“卉儿面食店”也正式开张营业。

卉儿面食店已经接连做了几日的宣传,连日来送出去的包子馒头足有上千个,成本就需要几两银子。钦州已经有不少人喜欢上这种面食,面食店开张当日,很多人过来买。就连小凤仙也让风少文出来的时候买两篮子带回去。

陈逸为了让第一日的销售顺利,特地烤出三十个面包。若是有人买上五个肉包子或十个菜包子或二十个馒头就送面包一个,送完即止。

馒头一文钱一个,菜包子两文钱,而肉包子的价格是四文,只比成本高了不到三成,可说是薄利多销。很多人想买面包回去尝鲜,但面食店规定面包只当赠送品,要尝一个面包就要花四十文钱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但也有花得起钱的,有些大户人家要也来买,量多,能得到赠送的面包。到下午的时候,面包还有十个没送出去,后面来光顾的顾客想出一个办法,很多人合起伙来买,如此一来得到赠送的面包,然后分而食之。含油脂的面包香甜可口,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吃过这种美味。更多的人提出要买面包回去,但面食店的掌柜卉儿说,想吃面包可以到东升酒楼去买。

东升酒楼第一日却没有面食店那么火爆。虽然也做过宣传,南厨张一亲自坐镇,又有新食物供免费品尝,但辣味菜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很多人品尝后说难以下咽,很多人就不再品尝。也有说好的,人云亦云。南厨张一虽然在厨师界名气卓然,但一般的百姓并不买账,因此第一日下来,连供人试的菜都剩下许多。不过有了卉儿面食店面包和馒头包子的供应,东升酒楼第一日还是迎来了不少客人。很多客人吃完之后满意离去,有了口碑,不怕没有回头客。

不到十天,东升酒楼开始火爆起来,很多人喜欢辣味菜,吃过之后口口相传,吸引了更多顾客的光顾。而此时要买包子和馒头排队要排到街尾,陈逸果断决定,开分店。开分店的一切事宜交给李琦去打理,近日来李琦兄妹还有无心都在为卉儿面食店劳心劳力,只有陈逸像个没事人一样,有什么事情一概推给其他人去做。别看赵密手工艺水平不高,但给陈逸当下手跑腿比谁都快。陈逸还特地加了他工钱,如此一来更卖力。

陈逸的手摇织布机也已经完工,不仅效率比传统织布机高出五倍以上,重点是机械化高,省力。只需要将线固定好,摇一摇,布就能自动织出来,而且织出的布细密,绸缎光滑,每一匹布可说都是上品。

陈逸将写好的贺寿剧本《大闹天宫》和织布机织出的布料样品一同让林管家带回去给蝶夫人看,虽然陈逸知道这年代还没有《西游记》,但毕竟这出戏热闹,一个猴子到处乱跑。重点是,没有陈逸这出戏排不成,鬼才知道“石头蹦出来的猴子”是何等模样。陈逸这是变相留了后手,若是蝶夫人不同意投资织布工厂,那出戏就算完了,剩下的留给蝶夫人慢慢琢磨去好了。

有了布,陈逸还想将布加工成成衣,只可惜缺了染布这一道关键的步骤。若是将布拿给其他的染布行去染,所需的银钱巨大,只能暂时以普通的染布方法将布料染色。

一连几日,蝶夫人那边都没有消息,反而何胖子的三泰酒楼有了动作。不知道三泰酒楼从什么渠道弄来辣子,堂而皇之打起“正宗辣食”的招牌,好在三泰酒楼的辣菜虽然自夸正宗,但相比于张一的厨艺相去千里,有人图便宜去吃过一次便就后悔,东升酒楼依旧客似云来,陈逸再见到方卓的时候已经完全不是当初那幅丧气样子。

这一日陈逸正在帮忙组装第二台手摇织布机,林管家来请,说是蝶夫人有请。

陈逸知道是商议投资事宜,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随同林管家到蝶夫人府上。要说陈逸对蝶夫人这个神秘的女人还是有诸多不解,比如他是何身份,比如,她为何叫蝶夫人,这些事情一般人根本不得知,就好像蝶夫人是从天上来的,无人知情。陈逸还从未见过蝶夫人的庐山真面目。

蝶夫人府上在北城的一座大宅,宽敞明亮,门楣却不大,应该非官家府邸。走进去,发现院子里来来去去的都是丫鬟,一个男子都没有。陈逸早就耳闻蝶夫人一门“娘子军”,看来并不非道听途说,连管家都是女子,看来她很避忌与男子来往。陈逸有个大胆的想法,难不成是皇帝在外面包养的女人?

陈逸笑着摇摇头,这念头太过荒诞,还是别去揣测人家私事的好。

蝶夫人在内堂接见了陈逸,说是见,但实际上还是隔了屏风。陈逸坐在椅子上,端着送上来的茶,气氛有些怪异。主人会客却不见客,这主人的脾气也挺怪的。

林管家将几块布拿出来,虽然已经染了颜色,但陈逸一眼能看出那是自己送来的样布。

“阮公子,你所设计的织布机织出的布料细密,小妇人很喜欢。”蝶夫人优雅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

陈逸笑道:“蝶夫人过奖了,不知道投资的事……”这才是陈逸最关心的。

林管家瞅了陈逸一眼:“夫人说过你的布好就会投资,不会食言!”

“我是怕夫人食言,只是想落实一下,心里也好踏实,早点开办织布工厂。”陈逸道,“陆老的书函想必已经送给夫人,这种织布机的效率较以往织布机高出许多,便是没有织布经验的幼童也能操作,省时省力。办一家织布工厂可说是一本万利。”

蝶夫人一笑:“但阮公子的织布机造价不菲,一台织布机少说也要十两银子吧?”

“这个……其实在下也在改进,昨日与陆老商量了一下减少部分骨架结构,如此一来就可以以木质代替,一台织布机的成本可以缩减到五两银子。”

在蝶夫人吩咐下,林管家找人抬进来一个箱子,陈逸打开,里面竟然全是银子,最上面的一层还有个木匣,里面也全是银关。陈逸算了算,少说也有几千两。

蝶夫人道:“这里面是五千两银子,可以造一千台织布机,除去维修的费用,算八百台。阮公子的织布工厂,小妇人要占一半的份额。”

陈逸不用出钱,就可以顶上五千两银子,看来蝶夫人的确对织布工厂感兴趣。

“不行!”陈逸断然拒绝道,“在下只肯让出最多四成股份。”

“四成也可以,但织布工厂的经营需要林管家来负责。”

陈逸笑道:“夫人真会开玩笑,在下之所以要占六成股份,就是为得生意不落入他人之手,自己来经营,免得日后股份被别人摊薄侵占!”

“哦?”虽然蝶夫人有些不太明白他的话,但道理她懂,“那小妇人再加两千两,换得经营权,可否?”

“不行!”陈逸坚持道。

蝶夫人叹口气道:“阮公子如此坚持不怕小妇人直接找陆老,似乎织布工厂没有阮公子也可以。”

陈逸大笑道:“当日蝶夫人帮在下找陆老来,在下就为防止技术外泄,特地将一些关键部分的制造方法加以保留,难道陆老暗自给夫人的信中没有说过,在下有很多地方没跟他解释,也没告诉他如何制造吗?”

蝶夫人默然不语,陈逸也暗自心惊,看来陆老暗地里真的给蝶夫人写过信。都说人老成精,自己不过是个毛头小子,陆老不管如何也不可能不帮蝶夫人。假若不是有些部件难以解释清楚,陈逸还真可能将所有制造方法都告知陆老。蝶夫人这招够阴损,不过赵密显然并非蝶夫人的眼线,平时他连机器是怎么造的都浑然不关心,雕刻一些小玩意倒颇有心得,陈逸一直理解为买一送一,现在看来一定要将赵密培养起来,而孤立陆老。

“阮公子似乎并不会做生意。”蝶夫人突然道。

“哦?夫人如何得知?”陈逸语锋逼人。

“阮公子以前是如何一个人,小妇人也有耳闻。”

陈逸笑道:“以前为人不堪,不代表以后就要自甘堕落,以前不会做生意,也不能代表日后不能经商得道。任何人不是天生就会做生意。现如今在下参股的汉一楼、东升酒楼还有面食店,不是都经营的很好?”

蝶夫人道:“那些不过是小生意,成败与否并不能表明什么。织布工厂初步投资就有五千两,日后加大投资以后钱财更巨,难保阮公子能管理得当。”

陈逸想了想道:“既然夫人如此不放心在下,那在下就另请他人,不妨就跟何金何官人合作。其实他也私下找人来与在下商量过织布工厂的事,只是在下还没回复他。”

陈逸知道蝶夫人不肯就范,只好胡诌道。虽是胡说,但与何金合作也并非不可能,虽然何金为人不佳,但经营方面的确是把好手。

“哦?”蝶夫人像是听到一句玩笑话,“阮公子真的会不计前嫌跟何大官人合作?”

陈逸冷笑一声:“生意场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就像在下与夫人,原本以为夫人是个有远见光明磊落的人,没想到也会暗地里算计区区在下,何金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谁又能判定这世上任何一个人是好是坏?在下能承诺的,就是给夫人四成股份,经营权由在下,可行与否,给句痛快话!”

蝶夫人也在打鼓,织布工厂可以说是很有前景的生意,陈逸既然打定主意要自己做,就不会将经营权放给他人。陆老在信上已经说明,陈逸的设计极为精妙,令人难以琢磨,没有陈逸的帮忙是不可能独自完成织布机的设计组装。这种布一旦开始大批量制造,一定会取代原本市场上品质低劣造价昂贵的布料,谁拿下织布工厂的生意等于拿下了日后大宋朝的织布生意。更要命的是据说陈逸还在设计一种以蒸汽为动力的织布机,效率比现如今的手摇织布机效率要高上几倍,到时能到惊人的一天一匹布以上的效率,一旦拒绝,意味着以后再无合作的可能。

一个平淡无奇的小子,前半生碌碌无为,为何一夜之间变得如此难以对付呢?

蝶夫人道:“并非小妇人信不过阮公子,实在是阮公子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在下有一笔生意,若是阮公子能完成,日后织布工厂就交给阮公子来打理,小妇人绝不干涉。”

“是何生意?”

蝶夫人道:“有一批布,都是过了雨褪了色的,本价两千两,现如今可能一两银子也不值,不过也另有三百两的绸缎,都是上好的锻料。若是公子能在一个月内将这本价两千五百两的绸缎卖上一千两,那小妇人就同意由公子来经营。反之……”

“反之以后在下只能做设计工作,然后等着分赃,织布工厂的生意交给林管家来负责是不是?在下正好也想证明自己,夫人的这批货,在下接了!”陈逸道。

蝶夫人似乎就等着陈逸说这句话,有种得逞了的笑:“若是公子卖不出,所得的银钱也当作补偿好了。织布工厂公子依然占六成份额。”

陈逸心中暗笑,蝶夫人显然没料到他的阴招。即便被蝶夫人抢去了织布工厂的经营权,但毕竟大股东还是他,而织布机的设计者和制造者也是他,没有他织布机就无法维修。合作不愉快他完全去跟他人合作。

即便要抢回自己工场的经营权他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吸纳更多的外来资金,摊薄蝶夫人的股权,如此一来股东表决,出局的定然是蝶夫人。

不过这些都只是想想,若然能完成蝶夫人的要求将那两批布卖上一千两银子,他照样可以当家做主。其实,这只是需要一点方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