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南女
36436700000102

第102章

一○三

正清躺在床上,敏婕趴在床上跟正清说话儿。时雨坐在靠床的桌边看书。

“哥,都怪我要你去爬树捉‘知了’,本来你不会受伤的。”敏婕后悔地说。

“那不叫‘知了’,我妈说叫‘蝉’。”正清躺在床上说。

“我姑姑说叫‘知了’。”敏婕争辩道。

“兴许它有两个名字。”正清说。

“怎么会有两个名字呢?”敏婕问。

“你不是也两个名字,一个叫女仔,一个叫敏婕吗?”正清说。

“你也两个名字,一个叫宝宝,一个叫正清。哥,为什么都要两个名字呢?”敏婕问。

“我也不知道。问我妈。”正清转头问时雨说。

“人两个名字是一个是小名,在家用的,比如你们的宝宝、女仔;一个是学名,到学校读书用的,比如刘正清、蒋敏婕。”时雨答道。

“干娘,‘知了’也上学吗?”敏婕不解地问。

“‘知了’虽不上学,但从它妈妈那里学到了怎样觅食,学到了叫声。”时雨干脆放下手上的书,坐到床沿上,给两个孩子解答问题。

“那它为什么要两个名字?”正清不解地问。

“蝉是一种昆虫,将来你读中学的《动物学》就会学到。‘蝉’是书上写的名字;‘知了’是因为它的叫声好象在说‘知了知了’,人们就用它的叫声取名,叫‘知了’。”时雨教孩子说。

“那我们的名字也要上书吗?”敏婕天真地问道。

“人的名字也有上书的,比如孙中山,他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清朝政府;又比如詹天佑,他在山海关设计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书上就有他们的名字。妈妈准备在村上办一所学堂,让你们这些孩子进学堂读书。学到了知识、技术,为国家、人民做了很多好事,那你们的名字也有可能上书的。愿意去学堂读书吗?”时雨因势利导,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最后问道。

“愿意!”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