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的职业生涯
36450200000059

第59章 得到什么?留下什么?

情景再现

诸葛亮给李平的信中,有“我平常的收入只够用而已,没有蓄备多余的钱财,妻妾连一件多余的衣服也没有”的话语。

在给后主刘禅的书信中,诸葛亮公布了自己的家产:

我当初追随先帝,一切生活来源全是国家下发,绝对没有私自聚敛财产。现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土地五十顷,依靠这些,子孙的衣食已经足足有余了。至于我本人,由于经常随军在外,没有别的额外需要,衣食也全部由国家供给,因此也没有另外的收入或私积财产。我之所以坚持一贯如此,主要是希望在臣死之日,不使家内有余帛,身外有赢财,以致境负了陛下的信托。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派人清点丞相府及诸葛亮府邸公私财产,果然如其所言。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生地乱世,却毫不投机取巧,毫无个人私欲。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为了执着地追求和理念,给当时乌烟瘴气的乱世,带来一幅纯净的“美”。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不在让一个“小公司”发展成“大企业”的策划,也不在留下若干古今留传的文章,更不在文人式的军事才能,而在革新政治风气方面的表现。

他个性耿介清廉,又严于律己,高风亮节,以身作则,刻行节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志当存高远,绝情欲,忍屈伸……”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曾经浮靡弛乱的蜀国社会移风歇俗。“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的费祎;“据上将之重位,处军臣之右,而宅合弊薄,贵才无余……饮食节制,不奢不约”的姜维;连妻子都“不免饥寒,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清贫洁白”的邓芝……不少蜀国大臣都深受诸葛亮的影响,公忠体国,绝无私心。

职业生涯是第二人生在职场中走一遭,你得到什么?又留下什么?有些人的目标就是地位和金钱,甚至为了得到它们而铤而走险,伸出黑手,贪污、腐化、道德败坏、生活糜烂,他们或许最终得到了想得到的,可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只有留下一些能让人值得记住的,才是真正实现了人生价值。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留下什么。生命没有第二次,请小心演绎!

职场生存经

“唉!退休了。不过还好,熬了这么些年,总算有了自己的房子、汽车,没白过!”

“好了,终于退休了!可以抛开工作中的所有忧虑,去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啦!”

不论他们是在工作还是在休闲,退休者们也许需要想想要在身后留下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代才能从他们的前辈智慧和经验中受益,就像现在我们从前辈身上受益一样。

在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司里,一代代的CEO(高层管理人员)们在公司的文化环境中开展工作,从他们的前任那里继承下来,再把传给他们的继任者。这些CEO们是公司价值观的守望者,正是这些价值观支撑着企业的文化。

对于有钱人来说,这种价值观可以有是“研究所”、“基金会”、“中心”和“大厦”,他们会热衷于慈善捐赠,通过“基金会”等来专门留下自己的印记。当然,对于占绝大多数靠工资维持生计的普通人来说,你留下的,即使是也可以是符合自己价值观和信仰的公益事业捐款,但一个普通的退休者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你在职业生涯中得到的、也是你可以留给后代们的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