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0个忠告
36521200000012

第12章 站在别人肩上前进,会降低成本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对于年轻人来说,初入社会有很多地方不足,此时,如果我们能灵活借鉴那些成功者的经验,或者是懂得借势,让自己掌握不一样的“拿来主义”,把别人好的经验都拿来为己所用,那么,就会大大降低我们成本付出。

聪明的人复制作品,伟大的人窃取灵感

毕加索曾经说过:“优秀的艺术家复制别人的作品,更优秀的艺术家则偷窃别人的作品。”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偷窃”也是一种学习,相信没有人会去“偷窃”不好的东西,他们所偷窃的都是最前沿、最科学、最有意义的模式。

乔布斯曾经说过:“我从不以偷窃别人的伟大作品为耻。”这里的偷窃,绝不是街头瘪三行为,究其实质,实际上是一种拿来主义。

以iPod 为例,其造型选择烟盒大小,不是更大,也不是更小。硬盘是东芝生产的1.8英寸的硬盘,其滑轮选曲界面来自惠普早期的一款设备。

实际上,不光是iPod,拿来主义,在乔布斯的产品创作中,可以随处可见。

1979年,为了研发新型电脑,乔布斯决定到施乐公司研究中心参观。因为当时施乐为防止打印机、复印机等核心业务受到冲击,并没有将精力投放在计算机新技术Alto的关注上。

而乔布斯却是“识货”的人。他知道这项技术若继续开发,肯定会有前景。参观回来后,乔布斯就将从施乐公司看到的Alto新技术用到了苹果的系列个人计算机中。

再比如个人计算机上的USB接口技术,这项技术是英特尔公司发明的。但却是苹果公司首先把它应用到了个人计算机上,并使得这一技术广泛推广。

再比如,WiFi无线网络也不是苹果发明的,WiFi无线网络是美国朗讯公司开发的,但它却像当初施乐公司的Alto一样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直到后来,苹果公司将这一技术用在笔记本电脑中,它才广为人知。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偷窃”不是单纯的模仿,你必须理解伟大思想或作品的真正内涵,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就像齐白石说过的,“似我者死,学我者生”。把自己的工作做出新意是摒弃一味模仿的,因为一味的模仿中将步人后尘,生搬硬套,而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变通。但另一方面所谓新意又是鼓励创造性模仿的,在对标杆的模仿中,融入自己的创意,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变通,在模仿中变得强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的互联网霸主腾讯的成功和苹果有着相同的轨迹。在互联网领域内,腾讯从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他却总能像苹果一样,跟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反超。

马化腾这样理解跟随:你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的方法,况且模仿中也有创新。

我们先来看一下腾讯的“抄袭”之道:

腾讯QQ——ICQ

腾讯TM——MSN

QQ游戏大厅——联众

QQ对战平台——浩方对战平台

QQ团队语音—UCTalk

QQ堂——泡泡堂

QQ音速——O2JAM

QQ三国——冒险岛

QQ炫舞——劲舞团

QQ飞车——跑跑卡丁车

QQ直播——PPLive

QQ音乐——百度MP3/酷狗

QQ播客——土豆

QQ拼音输入法——搜狗输入法

QQ交友中心—亚洲交友中心

穿越火线——CS

腾讯拍拍——淘宝

财付通——支付宝

超级旋风——迅雷

搜搜问问——百度知道

搜吧——百度贴吧

“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抄袭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地抄……”新浪创始人王志东一如既往地“耿直”。

“微软、Google也是抄袭大王,从Windows到Office做的都是别人做过的东西。”对于落了个“抄袭者”的骂名,马化腾不以为然,因为在马化腾的眼睛里,不止于模仿,他更追求创新。

创新产生价值,创新铸造品牌,创新改变生活——这是马化腾一直实践的道路。秉承了“学习—吸收—创新”的发展思路,马化腾和他的腾讯会不断地取得新的进步。

可见,“抄袭”也可以衍生出创新,我们这里所提倡的抄袭不是一味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职场中的快速制胜之道。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模仿中做到创新呢?

首先,模仿是创新的一个环节,但模仿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朝着既定目标进行的创造性模仿。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而不知加入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只能是重复别人的步伐,走不出一条自己的路。就像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在最初阶段我们都要经过一个模仿过程,向前人学习优秀之处,吸取了他人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创造过程。个性是区别于大众的。正因为个性的差异,才构成人生万象的异彩纷呈,才谈得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吸引、心心相印,才能领悟到成功的真谛。

其次,要想创新,还要走出自己的路来。老跟在别人屁股后边学,充其量只会落下“模仿者”之名。其实,创新都是有个性的,没有个性的创新几乎是没有的。创新之初模仿成功者的模式是可以的,但不能一味模仿而不求突破。模仿是手段,创造才是根本。因此,要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一条成功的路线和方法,这才是高人。

借势而为,你也可以缔造神话

历史时刻在上演着沧海桑田的剧情,在不断的大浪淘沙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显然是凤毛麟角,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成功者,就在于他们深刻理解顺势而为,借时势而成气候的道理。

无论是干事业还是干工作,我们强调苦干,但是我们更强调巧干,能够有效地利用环境,借势而动,正是巧干的一种表现,它往往能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冷战的原因,美国社会迫切需要有影响力的好消息来提振国民的士气,而苹果公司这时正当崛起,它的故事自然就成为媒体热捧的材料。1980年夏天,报刊上首次出现了对苹果公司的大篇幅报道,这是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故事:两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冒险成立公司,最后功成名就。苹果公司借着这股东风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度增长。

苹果公司这次巧妙的公关行为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借助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创造了财富增长的神话。

《孙子兵法》讲打仗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思想对我们的工作也同样有指导作用。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任何工作也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思考问题,选择行动策略都要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

二战时期,美国有家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工厂,由于战争的影响,生意非常萧条。工厂厂主汤姆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一番思索后,他告诉儿子保罗:“我们的缝纫机厂需要转产改行。”保罗奇怪地问他:“改成什么?”汤姆说:“改成生产残疾人使用的小轮椅。”尽管保罗当时很不理解,不过他还是遵照父亲的意思办了。一番设备改造后,工厂生产的一批批轮椅问世了。于是,很多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的人纷纷前来购买轮椅。工厂生产的产品不但在美国本土热销,连许多外国人也来购买。保罗看到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也越来越强,非常高兴。但是在满心欢喜之余,他又问父亲:“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继续大量生产轮椅,其需求量可能已经很少了。那么未来的几十年里,市场又会有什么需求呢?”汤姆胸有成竹地笑了笑,反问儿子说:“战争结束了,人们的想法是什么呢?”“人们已经厌恶透了战争,大家都希望战后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汤姆点点头,进一步指点儿子:“那么,美好的生活靠什么呢?要靠健康的体魄。将来人们会把健康的体魄作为主要追求目标,因此,我们要准备生产健身器。”又一番改造后,生产轮椅的机械流水线被改造成了生产健身器的流水线。刚开始几年,工厂的销售情况并不好,这时老汤姆已经去世了,但保罗坚信父亲的超前思维,依旧继续生产健身器材。十几年的时间,健身器材开始大量走俏,不久就成为畅销货。当时美国只有保罗这一家健身器工厂,所以保罗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品的产量和品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保罗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道德经》中说道:动善时。意思是:行动要善于把握时机。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机会不可能一次也不降临,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机会,只要你留心它,就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机会往往是偶然的,稍纵即逝。然而当机会发现你并不准备接待它的时候,它就会再次选择别人,因为机会从来不去等一个人。

聪明人都懂得借势的道理,就是借助他人的力量、金钱、智慧、名望甚至社会关系,用以扩充自己的大脑,延伸自己的手脚,增强自身的能力,借他人之光照亮自己的前程。如果你想尽快成功,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载体,也就是说,你想尽快到达成功的目的地,就必须“借乘”一辆开向成功的快速列车。

孙中山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荀子曾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虽然说法不同,但意思是差不多的:成就事业者,要认清形势,借势而动,顺势而为,唯如此,方能有所作为。如果一味与发展趋势逆向而行,只能输得一败涂地。

要顺势而为,需要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深入的研究,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运行,其实是一种波段式、螺旋式的前进。服装等时尚的流行,几年时间就是一个轮回。股票市场有涨的时候也有跌的时候,房地产有热的时候也有低迷的时候,如果你能在合适的时机进出,就能低吸高抛;如果节奏踩不对,老是追涨杀跌,接最后一棒,那么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因此,顺势而为的关键是要对趋势的发生、高潮和衰竭过程的准确判断与把握。对于这些周期性很强的行业的趋势,要进入就必须在风生水起的时候;及至高潮迭起时,你可手持红旗屹立潮头;待到行业过热时,则应尽量抽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