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0个忠告
36521200000042

第42章 你的时间有限,请不要为别人而活

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精灵”,它是上天注定的一种天命,让人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最后达成一个目的,完成生命的拼图。我们每向前发展一步,就好像是加上一片拼图,而在尚未完成之前,是无法看到全貌的。一个人如果想将人生拼成美好的图案,一定要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为别人而活。

在多舛的命运中找到人生方向

李开复有这样一条微博:一位北大的学生跟我说,“我们系里260个同学,至少200个是迷茫的。大家现在都在拼命地投简历,然后挑个钱最多的工作,但是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作为传奇人物,乔布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他在多变的命运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无关系,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这种方向,指引着乔布斯一步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与很多成功人士一样,史蒂夫·乔布斯同样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乔布斯生于1955年2月24日,双鱼座。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养父母承诺一定让乔布斯上大学,才最终获得抚养权。

可能是因为身世的缘故,乔布斯比一般的孩子难以管教。

到了上学的年龄,乔布斯依然显得很叛逆。他上课从不听讲,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还在课堂上顶撞老师。因为常常和老师作对,乔布斯总是被赶出教室。还甚至因为调皮捣蛋而被学校勒令退学。

10岁的时候,乔布斯就对电子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他一直想弄明白这些小东西到底有多大的能耐。为了搞清楚,他开始拆卸一些小型的电子产品。

到高中时期,乔布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时常询问自己“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一种莫名的不安感加剧了他要有所作为的愿望。

最终,乔布斯跟着自己的直觉和内心,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他与儿时的伙伴在车库里创办了苹果公司。

可见,方向对我们的人生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才能在人生的路途上越走越顺。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转回到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早晨,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

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了,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正如上述例子的最后一句话,人生也同样如此。人生自然有自我存在的价值,选择一个目标,也等于明确了人生的方向,这样才不至于迷失。

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人生观,没有人生的方向,没有确定自己活着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只是跟着环境在,这就犯了庄子所说的“所存于己者未定”的毛病。一个人对于自己人生的方向都没有确定,那是人生最悲哀的事。

一个辉煌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生的方向,个人的幸福生活也离不开方向的指引。确立人生的方向是人一生中最值得认真去做的事情。你不仅需要自我反省、向人请教“我是什么样的人”,还需要很清楚地知道“我究竟需要什么”,包括想成就什么样的事业、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培养和保留什么样的兴趣爱好、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选择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在一个系统内的,彼此是呼应的,从而共同形成人生的方向。

找到人生方向的人是快乐的。他们的生活与他们所向往的人生方向相一致的,这样的生活也让他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

乔布斯有一句非常著名的箴言:“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常常听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确如此,如果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凡事绝难有统一定论,谁的“意见”都听,就不会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切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追随你的热情、你的心灵,它们将带你实现梦想。

17岁那年,乔布斯考入里德大学学习。但一个学期后,他退学了。他选择留在大学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让家人、老师、同学都大跌眼镜。

据乔布斯自己回忆说,他当时非常害怕,害怕自己的这一叛逆举动招致大家的不满和讽刺。

但是乔布斯并没有被教条所限,而是相当有主见的做了这个现在看来“最棒”的决定,他终于不必去读那些令人头疼的课程了,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旁听其他有意思的课程。

试想一下,如果乔布斯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是听取旁人的意见,勉强混个大学文凭出来,世界上还会有苹果的疯狂和神奇吗?

大凡成功之人,都有自己的主见,都不会活在别人的观念里。比尔盖茨中途辍学,成为世界首富。李开复放弃外企总裁的职位,创办了自己的创新工场。

别人的意见,我们可以听取,但绝不能盲目听从,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一名中文系的学生苦心撰写了一篇小说,请作家批评。因为作家正患眼疾,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读到最后一个字,学生停顿下来。作家问道:“结束了吗?”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这一追问,煽起学生的激情,立刻灵感喷发,马上接续道:“没有啊,下部分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

到达一个段落,作家又似乎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

小说一定摄魂勾魄,叫人欲罢不能!学生更兴奋,更激昂,更富于创作激情。他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接续……最后,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

电话找作家,急事。作家匆匆准备出门。

学生问道:“没读完的小说呢?”

“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询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该停则止,看来,你还没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否则绵延逶迤,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

学生追悔莫及,自认性格过于受外界左右,作品难以把握,恐不是当作家的料。

很久以后,这名年轻人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谈及往事,谁知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强盛,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假如正确运用,作品一定脱颖而出。”

遇事没有主见的人,就像墙头草,东风东倒,西风西倒,没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自然与成功无缘。

年轻人因为人生阅历和经验的欠缺,容易被教条和别人的观念所限,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样很容易扼杀年轻人那份可贵的闯劲和拼劲,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认定了的事就要意气风发的去做,不要介意别人的目光。

切勿成为别人手中的纸牌

许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会有一种依赖心理,在任何方面都很少表现出积极性,显得缺乏对生活的信心和力量。由于这种人缺乏基本应付生活的能力,所以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需要逐步引向独立。其实,真正成功的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能成为别人手里的棋子。

乔布斯被赶出苹果,这件事强烈地影响了他以后的经营理念。NeXT和皮克斯的股权成分就能说明问题——在这两家公司中乔布斯坚持占绝对优势的个人持股比率——乔布斯持有超过60%的股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乔布斯承担了风险投资者的角色,而另一方面就是乔布斯不愿意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乔布斯曾说:“很多本来运行良好的企业后来发生了糟糕的事情,原因就是风险投资者们把这些企业不断转售,就像赌徒手中的筹码,一切都变成了资本的游戏却没有人在真正的做一项事业。鉴于离开苹果的经历以及乔布斯对很多企业的判断,乔布斯坚决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把公司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想要实现自己心中所想,就必须掌握行动和决策的主动权,把自己的命运攥在自己手中。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不受环境摆布。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命运得靠自己把握,成功是靠自己争取来的。永远不要让环境来摆布你的命运,永远不要把命运之锁交给别人或者命运来保管。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命运之锁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著名的华人企业家李嘉诚就是一个不甘被命运掌控,不甘被环境摆布的坚强斗士。

回想早年的辛苦经历,李嘉诚深有感触地说:“当我1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我要肩负家庭的重担,因为我是长子,而父亲并没有留下什么给我们,所以读书是绝对没有可能了。赚钱是迫在眉睫的事……贫困生活迫使我孕育了一股强烈的斗志,就是要赚钱。可以说,我拼命创业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变迁而来的。”从来是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最好;不是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算了,而是在本职工作内干出非凡的业绩的同时,还利用推销行业的特点,捕捉了大量的信息。他注重在推销过程中搜集市场信息,并从报刊资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那儿了解塑胶制品在国际市场的产销状况。经过调研之后,李嘉诚把香港划分成许多区域,把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和市场行情都详细记在本子上。他对哪种产品该到哪个区域销售,销量应该是多少,一清二楚。李嘉诚经过详细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然后建议老板该上什么产品,该压缩什么产品的批量。他协助老板以销促产,使塑胶公司的生意一派红火。

正是因为李嘉诚这种不甘于被环境摆布的精神成就了他后来的财富。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无法选择周围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主动去寻找突破口,超越依赖心理,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心理学角度看,依赖心理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选择。当你选择依赖时,就会失去独立的人格,变得脆弱、无主见,成为被别人主宰的可怜虫。

依赖心理并非是一种顽症,而是可以逐步克服的。树立独立的人格,培养独立的生存能力,是克服依赖心理的首选目标。

树立独立的人格,培养自主的行为习惯,一切自己动手,自然就与依赖无缘了。对于已经养成依赖心理的人来说,就要用坚强的意志来约束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有意识地不依赖父母或其他的人,同时自己要开动脑筋,把要做的事的得失利弊考虑清楚,心里就有了处理事情的主心骨,也就敢于独立处理事情了。

树立人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些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生活懒散,消极被动,常常依赖他人。而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都有一种实现抱负的雄心壮志。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认真,不敷衍了事、马虎草率,具有一种主人翁精神。选择了这种精神,你就选择了自我的主体意识,就会因依赖他人而感到羞耻。

单独地或与不熟悉的人办一些事或做短期外出旅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锻炼独立处世能力。自己单独地办一件事,完全不依赖别人,无论办成或办不成,对你都是一种锻炼。与不熟悉的人外出旅游,由于不熟悉,出于自尊心和虚荣心,你不会依赖他人,事事都得自己筹划,这无形之中就抑制了你的依赖心理,促使你选择自力更生,有利于你独立性的培养。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招: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

要纠正平时养成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的人格要求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

其次,要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

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去锻炼,同时要正确地评价自己。

再次,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主动要求担任一些工作,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主动面对问题,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

另外,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

多与独立性较强的人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处理自己的一些问题的,向他们学习。同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我们的独立意识,使我们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