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36543000000048

第48章 第48招 指导孩子进行复习

有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课上听课,课下做作业,复习环节省略。这样致使所学的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受到破坏,时间一长,所学的知识就会模糊、忘却、不系统,不理解的知识是最容易忘记的知识。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复习,并根据遗忘规律帮助孩子安排好复习的内容。

i,及时复习

复习贵在及时,这是由“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个组的孩子熟记一篇诗歌,第一组间隔一天复习;第二组间隔三天复习;第三组间隔六天复习。要达到熟记的统一程度,第一组孩子平均需要复习四次:第二组平均需要复习六次;第三组平均需要复习七次。可见,复习间隔的时间越短,复习的次数越少。实验结果表明:复习能做到及时,可以提高熟记的结果。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遗忘在识记后就已开始,识记后20分钟即已遗忘41·8%。如果间隔时间过长,遗忘得差不多了才复习,那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复习。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应当“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在建筑物崩溃之后才去修补”。

2.经常复习

要记忆牢固,就必须注意经常复习。随着记忆的不断巩固,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时间也可逐步拉长。从时间安排上,最好做到:每天有复习,即当天课程一定要复习一次;每周有小结,即每周对当周学的课程要有个小结性复习;每章有总结,即学完一个单元要进行总结性复习,期中及期末考试则进行大复习。

很多知识渊博的人都是靠经常复习来巩固记忆。如马克思,他的知识极其丰富,掌握许多门外语,对不同学科的知识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拉法格在谈到马克思的学习方法时就曾说:“他有这样一个习惯,隔一些时间就要重读一次,他用笔记和书上做了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本已非常精确的记忆。”

3.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时间的分配对复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在复习时间的安排上,一般分为:集巾复习,即将识记材料所需的时间集中使用,接连不断地反复识记材料;分散复习,即将识记材料的时间分散使用,识记、休息或其他活动交替进行。分散复习的效果要远远优于集中复习。

分散复习的时间间隔应如何安排呢?可由记忆材料的性质、数量及个人的知识水平、智力特点来决定。开始阶段间隔时间要短些,复习次数要多些;以后间隔时间可逐步长些,识记次数可减少。此外,分散也有一定限度,并非愈分散愈好。

4.积极复习

复习可分为积极复习和消极重复。一次积极复习可胜过十次消极重复,而缺乏学习动机,重复次数再多也不能熟记。消极重复不能改善学习效果,反而会导致退步。如书写不按正确方法练习,字不仅写不好,而且会越写越固定化,纠正起来都十分困难。复习得当与否,关系到学习水平的提高或降低,所以必须认识到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不是复习的次数,而是复习的态度和动机,以及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5.多种形式复习

机械、单调地重复会使复习变得枯燥无味,并引起大脑神经的疲劳,大大影响复习的效果,因此一定要采取多种复习形式。如进行新旧知识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对外语等材料,可以通过多种感觉通道协同活动,采取听、读、写、说、译等方式复习;有的材料可以用理论联系实际,多方面找例证,加深理解;有的课程如数学类可以将熟记公式与做习题相结合;有的课程如语文类则可采用写纲要、概括巾心思想与重点段落背诵相结合。

复习是再学习的过程。通过使用默读法、默写法、尝试回忆法、互相提问法、编写提纲法、制作图表法等来提高复习的效果。复习时还应注意文理交叉,互补复习可提高效率。采取多样化的复习要比单调重复更有利于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6.重点复习

对所学材料不应平均使用精力和时间盲目地复习一切内容,应该对材料进行分析,分清主次和难度大小,然后有计划、有重点地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