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魏靠山王
3654500000004

第4章 派系

大汉初平二年七月,黄巾余孽会合黑山、于毒、白绕、眭固等十馀万众人寇略魏郡、东郡,魏郡自有袁绍出兵。而现任东郡太守王肱一介书生,无力指挥士兵平乱,导致东郡河北之地一片混乱。

因此在陈留驻扎的曹操便心动了,召集众人议事。

“诸位,今黄巾余孽携众十余万寇掠州郡,魏郡自有本初应对,而东郡王肱无能,不能抵御贼寇,欲请某率兵击贼,诸位有何建议?”主位的曹操道。

曹操麾下本没有谋士,但是追击徐荣一战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如今曹操的帐下也多了几人,不但有从淮泗召回的曹仁,还有颖川名士戏志才和枣祗。这二人则是因为听闻曹操怒斥不思进取的诸侯后独自进兵,虽败尤荣。所以被曹操的敢于独自面对强敌的勇气和魄力以及对大汉的忠心所感动。于是,戏志才和枣祗自颖川赶到陈留而投曹操。

二人的到来令曹操很是高兴,因为在曹操需要别人为他出谋划策之时,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多时就能拿出一个或几个方案以供曹操选择决断。这不,现在枣祗就站出来了。

“主公,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属下发现我军的战力冠于众诸侯之上,但是却因为缺少一个可以依靠的根据地,所以就无法继续发展壮大。毕竟这陈留只是我等的暂居之所,而陈留的太守又是您的旧交好友,因此如今的魏郡、东郡之乱正好为主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只要我们能拿下东郡,就有了立足之基,望主公切莫迟疑。”

枣祗先生所言甚是。”曹操没有理会曹洪,反而将目光转向戏志才那边,“不知志才先生有何见解?”

“不取濮阳,取东武阳。”戏志才慢慢的说道。

曹纯听到这句话后,眼睛精光一闪“古人不可小视啊!”

东郡乃兖州刺史刘岱杀桥瑁而夺之地,曹军应请入东郡平乱,必然与其发生冲突,曹军战力虽强,兵力却远远少于刘岱。且黄巾乱贼主力具集中于河北之地,所以必须应放弃进兵东郡治所濮阳,而驻军东武阳。毕竟若占据濮阳将面对河北的袁绍和乱贼主力,而东武阳则是不同,那里属于河南。若是占据那里便立于不败之地。

“没想到,这个历史上的智者真的这么有远见。”曹纯看着戏志才想到。

曹纯观察戏志才的时候,戏志才也在观察曹纯这个曹营第二人,毕竟如今的曹军有步兵一万,骑兵三千。但是其中有一千骑兵是那曹纯的亲卫虎豹,虎豹威名如今已是天下皆知,一千虎豹败尽两千西凉铁骑,冲破万人步卒的防守,将徐荣的大旗斩于马下。

而那一万步卒还有近四千是那时曹纯所招新军,虽然曹纯交出了军队的所有控制权,只掌握那一千虎豹。可是那四千步卒中曹纯的死忠之士,亦是不少啊!

再加上如今曹军的所有粮草兵甲皆是曹纯的商队支撑着,可以说如今曹军的主人应该是曹纯才对。

但是曹纯却没有这样做,而且就连曹操都没有对曹纯有任何怀疑。这些令戏志才对曹纯十分感兴趣。

而这时曹操也明白了其中利害,便对下面的众将道“诸位,吾意已决,出兵东郡。尔等还有建议否?”

这时曹纯站了起来,道“大兄,小弟认为与乱贼接战之时,应以俘敌为主,杀敌为辅,诛其首恶,赦其余众。”

曹纯看到曹操那疑问的表情,便说道”大兄欲成大业,必须有人。人者,文臣,武将,民众耳,其尤以民众为重。民众为主公之根基,兵、粮皆出其中。大兄占东郡之地,收贼众为己所用,用其屯田,则大兄不但有了兵源,还有了粮草,更得到天下的人心。人心所向,大兄大业安能不成!”

曹操听了后大说“好好好”

“子和,妙才、”一阵大笑后曹操便下令道。

“末将在。”

“你二人率所部骑兵先行出发,自行寻觅战机,无需事事回报。”

“谨遵将令!”曹纯,夏侯渊出列领命后,转身走出大帐集合兵马去了。

“子孝、子廉,你二人率一千兵马紧随子和,妙才之后,随时接应。”

“末将遵令!”

“乐进、李典,你二人各领一千兵马作为两翼。”

“末将遵令!”

“元让,你率一千兵马保护辎重后行。”

“喏!”夏侯惇还是那么言简意赅。

曹纯所率虎豹骑,一路上只是猛冲猛杀。几次都差点全军覆没,曹操得知后很是不解,但是一旁的戏志才却是眼睛一缩,想到“好狠的心啊!用最简单的淘汰法则练兵,虽然敌人人数很多,但是站力不强,因此就算遇到险境也不会破坏全局。但是经过这一战的虎豹骑,可就真的成为了一千可冲十万的雄狮了。了不起”

最后曹纯斩杀白绕,夏侯渊斩杀眭固,两人有率骑兵将剩余贼众向曹仁等人的方向赶去,最终将十余万黄巾余部全部迫降,于毒率残部逃回老巢。

扫平贼寇之后,曹操依戏志才之言驻军东武阳并回报朝廷,朝廷以曹操之功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终于在起兵一年多之后有了一块立足之地。而曹纯也在和曹操商量之后,开始了腐蚀陈留,准备不动一刀一枪拿下陈留。

随后,曹操从十余万俘虏中挑出两万精壮从军,交由众将加紧训练,再挑出千人作为奴仆赏赐给属下,剩下的俘虏则交给枣祗、任峻进行屯田。至此曹军有步卒两万,骑兵三千五百人。

如今曹营派系势力为:曹操为东郡太守,是所有人得老大,效忠的对象。曹纯为中郎将,手中拥有一千虎豹骑,是曹姓将领的头号人物(曹操除外)曹仁,曹洪等皆以曹纯为首。夏侯敦,夏侯渊二人皆为校尉,夏侯惇佣兵五千,夏侯渊佣有两千骑兵。

曹仁,曹洪。亦为校尉但是手中各自仅有兵士三千。乐进等外姓将领每人仅有一千五百人。最后便是文官,戏志才为参军,枣祗为主簿,得东郡后来投的程昱为记室。

也就是说如今的曹营为三派。为日后的争斗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