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向上吧!中华少年
36581700000022

第22章 黑暗中觉醒的少年(21)

就这样一个字,一句话地学习,可他白天要操练,晚上又要看书,和他一起的士兵,都说冯大个不会疯掉,也会累死。还有些却说他一个士兵却要去想将军的事情,这不是自己在给自己找死吗?冯玉祥根本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他只会对那些好心劝他放弃的人说,我就是想多读一点书,让自己活得尽可能地明白一点,否则我这一辈子也会像身边的人一样,一生庸碌无知,只知道坐吃等死,那就会很可怕。

一些老兵看不惯冯玉祥的行为,就故意和他作对,有时候干脆把冯玉祥看书的桌子掀翻,说你喜欢看书写字,我就喜欢掀桌子!冯玉祥并不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别人爱掀,他就换个地方继续自己的看书写字。还有些人把冯玉祥晚上看书的蜡烛夺走,说,蜡烛不是发给你一个人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份!冯玉祥也不争,自己掏钱购买蜡烛看书。又有人说他的蜡烛火影响别人睡觉,冯玉祥又想个办法,在床头的墙上掏一个洞出来,把蜡烛放在里面,外面糊一层白纸,把头凑在洞里看书。

但嘲讽冯玉祥的声音仍不断,说冯玉祥是想当官想疯了,冯玉祥仍不计较别人说什么,还是只看自己的书,他的心里明白,如果自己不想一辈子和这样的一群人呆在一起,自己就必须做出改变,让知识来武装自己。

冯玉祥是对的,他的勤学苦读让他每次考试的时候都获得第一名,并在1903年被保荐六品军功,于一年当中获得两次晋升的机会,但冯玉祥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学的机会,他还把一位落魄的山东秀才请到家里,每月给他点钱,让他给自己讲解《论语》《孟子》,以及各种古诗词,古兵法。正是这样痴迷学习的经历,最后成就了冯玉祥的一生。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什么时候都必须学习,任何知识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后都会是用得着的。

冯如:让梦想飞翔

1894年,年仅十二岁的冯如紧紧牵着舅舅的手,让舅舅从广东恩平的老家把自己带到了美国的旧金山。在旧金山冯如看到太多有关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恃强欺凌中国人的事情,看得越多,冯如就越加感觉到自己有责任去改变自己的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

正是怀着这样的一个心愿,冯如从旧金山来到了纽约,冯如开始了机器制造业的学习。学习期间日俄战争爆发,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中国东北的大片土地,竟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清政府根本无力驱赶这两个贪得无厌的家伙,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土旅顺口、大连、长春被他们私相蚕食鲸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