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向上吧!中华少年
36581700000031

第31章 在探索中前行(3)

的确如王维克老师所说,华罗庚对于数学的兴趣,在他小时候站在柜台前就表现了出来,开始是父亲给人算账的时候,算盘还没有落子,华罗庚就报出最后得数,后来华罗庚不满足于一般的数字的计算,他开始坐着柜台前,拿着一张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他的父亲也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天书,只是不知多少次有人来买东西,喊他他都不应,最后只得扯着他的耳朵,他才像突然梦醒一样。

就这样整条街的人都知道杂货铺子有个孩子叫“华呆子”,可王维克老师就是看中了华罗庚的这股呆劲,不但借各种数学书给华罗庚看,还对华罗庚说了一句影响华罗庚一生的话,王维克老师说:“华罗庚,我看你也只能够专攻数学,因为只有数学才能够让你快乐,所以你不要去学那些对于你来说没有什么用的东西,那样只会耽误你的时间和精力。”华罗庚初中毕业,离开了学校,也离开了王维克老师,但王维克老师的话却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华罗庚家的杂货铺子又出现了华罗庚趴在柜台的身影,进来买东西的人看到华罗庚趴在柜台上,头也不抬地写着别人看不懂的天书,就会摇着头叹息:华家的孩子可惜就这么废了。可就是这样一个被人人称为废了的华罗庚,却在1930年接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信,信中力邀华罗庚能够到清华园去。原来华罗庚1930年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这篇论文被熊庆来教授读了之后,大加赞赏,认为华罗庚是中国数学界不可多得的奇才。

华罗庚来到清华大学,成为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助理员后,有了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他每天都浸在图书馆的数学书中。这个时候许多人都劝华罗庚,能够有机会呆在清华大学,怎么样也得把自己初中生毕业这顶帽子给摘了,在清华大学进修一个文凭,这样走到哪里都叫得响。可是,华罗庚却对那些好心劝他的人两眼一瞪,说:“要这个文凭做什么,文凭就能够证明我学到了什么?”

华罗庚就这样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凭却在清华大学做助教、教授,并且在几年之后,作为访问学者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可是世界上顶尖的大学,每一个看到华罗庚的人都劝华罗庚在剑桥大学读个博士学位回来,可是华罗庚依然我行我素地做他的访问学者,他对他好友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不是为了学位,既然是为了求学,我就永远知道自己需要学些什么,不需要学什么,有必要为了这个学位耽搁我的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