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向上吧!中华少年
36581700000054

第54章 在探索中前行(26)

陈逸飞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生前是,死后也是。2005年4月10日,他因为拍摄电影《理发师》操劳过度导致胃出血,又引发了旧病而不治身亡,人们在听闻噩耗之后,不但议论起“过劳死”这个话题,也照旧开始批评起他的“商业化”以及事业上的“不专一”。

从很年轻的时候,陈逸飞就显示出了他不是一般的上海男人。26岁时,他就在全国美展上以《开路先锋》引起了国内美术界的轰动,而他早期的英雄主义题材作品如《占领总统府》《踱步》和《黄河颂》更是备受瞩目。但一贯喜欢搞“新花样”的他却在这一片红火中放弃了国内的风光,突然决定出去看世界,毅然去了美国。

初到美国的生活很艰苦,陈逸飞还是坚持住了,他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终于坚持到被纽约57街上最昂贵的哈默画廊看中,成为这位著名收藏家签约的第一个中国画家。后来又成为世界顶尖画廊——英国玛勃洛画廊的签约画家。而1985年,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博士访华时,还曾将陈逸飞的作品《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送给******,引起了轰动。他的油画《浔阳遗韵》曾以137万港元打破华人画家油画拍卖最高纪录;而1997年,《罂粟花》拍得387万港元,创当时在世华人油画作品最高价。

然而,不管是他开始创作“水乡风景系列”还是“音乐人物系列”和“古典仕女”系列,他的油画的热卖都带来了质疑,有人说他后期的创作商业意味浓厚,是“向商业低头”,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不变。

仅仅在画上受批评也罢了,他却在绘画取了巨大的成功后,选择了影视业,拍摄了《海上旧梦》《人约黄昏》和《逃亡上海》这“海上三部曲”,还有《理发师》,只可惜在他逝世的时候还未完成。拍电影怎么着还和艺术搭点边,但接下来他似乎往商业的路上越走越远。1995年,他成立了逸飞模特经纪公司,1997年,成立逸飞服饰公司,2000年成立逸飞集团,注册资本达到四千万,2002年,时尚杂志《青年视觉》问世,陈逸飞拥有的资产超过一个亿。逸飞集团拥有一个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四个服装品牌、一家模特经纪公司以及广告公司、环境艺术公司和出版公司。于是,陈逸飞所受的争议更多了,除了“画匠”“行画手”“媚俗”“迎合大众”“媒体明星”这些词语,他还彻底“堕落”成了一个“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