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楚生
3659600000005

第5章 1、 最后一张准生证(2)

1976年,两人的爱情终于有了一个美好的归宿,他们在农场举行了一场简单朴素但又温馨热闹的婚礼。那一年,陈合池25岁,方玉卿23岁。

婚后的日子平静而甜蜜,虽然生活依然过得艰苦,但夫妻俩恩爱有加,出双入对,用心经营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温馨小家。

1978年,夫妻俩的爱情终于有了结晶,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陈楚龙出生了。儿子的到来给他们原本平静甜蜜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和希望。儿子的到来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在农场扎根、安家立业的决心。夫妻俩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动,用心经营着家庭和养育着儿子,日子过得平淡而温馨。

改革开放后, "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陆续返城。立才农场也有一部分知识青年离开了,回到城里。但更多的是像陈合池和方玉卿夫妇一样,在农场安居了下来,没有再回到城里。他们在这个曾经为之奉献过青春和热血、并且也留下了他们刻骨铭心的爱情和友谊的山区农场,扎根了下来,平静的生活着。虽然,心灵深处也常常回忆起青少年时代城里的难忘生活,偶尔也憧憬一下大都市的繁华景象,但他们对这片山区的感情已经难于割舍,深深地眷恋着这片播撒过青春且收获过爱情的土地。

立才农场主要以种植橡胶为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立才的干胶产量曾经一度居于全省农垦系统第一位。所以,工人平时的工作就是管理橡胶,割胶、烘胶、除草、施肥等等,生活过得虽然不富有,但也算充实。

日子在平淡中过得很快,转眼间,儿子陈楚龙已经两岁。小家伙长得乖巧可爱,陈合池夫妇看在眼里,甜在心头。此时的陈合池已经是农场基建队的一名班长,工资待遇提高了一档,夫妻俩觉得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有一天下工回来,妻子方玉卿突然呕吐不止,夫妻俩心里似乎都预感到了什么。他们一起去镇上的卫生院做了检查,果然,方玉卿怀孕了。

检查的结果令夫妻俩既欣喜又忧愁。欣喜的是,他们又将有第二个孩子,两岁的儿子即将有一个弟弟或妹妹。忧愁的是,国家对计划生育管得非常严,生育第二胎,就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

尽管如此,陈合池和方玉卿依然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肚中一天天长大的胎儿,心里充满了希望。起初,他们不敢把怀孕的事情让场里知道。然而,毕竟纸包不住火,随着方玉卿的肚子一天天鼓起来,她怀孕的事实终于被场里知道了。

农场计生部门的领导开始频繁地做陈合池夫妇的思想工作,劝他们放弃生育,做掉孩子。当时,方玉卿已经怀孕六个月,这个时候去做人流手术是比较危险的。于是,陈合池开始想办法,一定要保住这个孩子。

农场领导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便向陈合池下了死命令:如果不去做人流手术,就撤掉他的基建班长职务,并且没收分配给他们的房子。陈合池夫妇当时很苦恼和矛盾。但是思前想后,陈合池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保住这个孩子,即使被撤了职、没收了房子也在所不惜。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陈合池的一番努力,农场领导考虑到胎儿已经六个多月,这个时候做人流手术确实风险较大,会危及母亲;而且,陈合池夫妇并非连续生育两胎,他的大儿子已经差不多三岁了,基本上符合当时农垦生育两胎的规定。因此,经过农场有关领导的研究讨论后,终于把当时立才农场仅存的最后一张准生证发给了陈合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