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通房大丫头
3681500000015

第15章 金刚驴

第十五章金刚驴

冬日的某个清晨,清苑县城来了一对奇怪的组合。

前面一头高头大马,马上端坐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少年身披黑色大氅,腰悬龙泉宝剑,身子骨还没长硬朗却偏要装作威风凛凛的样子。此人大家都认识,他就是保州卫千户常荣的爱子常应宝。

在大红马后面大约十来米的距离,一头黑白相间的小毛驴正倒腾着四条短粗的小腿紧紧跟随。毛驴背上搭着一个简易马鞍,鞍桥上面放着一床厚厚的褥子,褥子上面斜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英俊少年。此少年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特别是身上的皮肤白里透红,让人看了会产生一种捏一把的冲动。少年身穿灰色长袍,头戴学士方巾,右手紧紧抓住马鞍,脸上满是紧张之色,显然不善骑乘。然而少年却故作潇洒,左手拿着一把折扇,寒冬腊月间还不忘时不时的展开扇两下。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乔装改扮的唐唐。

唐唐因为和常应宝有协议,用一首诗词换来一次外出的机会。不过唐唐不会骑马,就只能用这头相对温顺的毛驴来对付了。至于唐唐这身打扮,是常应宝从他大哥常应州房里拿过来的。本来按照常应宝的意思,是要把唐唐打扮成一个武士,可是唐唐不乐意,于是就有了这身文士的模样。

还别说,当唐唐照铜镜的时候,还真觉得自己有那么几分古代风流才子的模样。

可是这把扇子却让唐唐纠结了。按照常应宝的说法,大明朝讲究的是武夫挂宝剑,文士拿扇子,这是标准,否则会被人笑话。

唐唐不明真相,也就拿了把扇子滥竽充数。可是走在大街上,挂宝剑的武夫看到不少,拿扇子的文士却一个没见。

“唐兄,快点,再晚奇芳阁就没位子了。”常应宝故意让战马小跑起来。

“你说得轻巧,我这是毛驴,不是奔驰宝马。”唐唐也想快点,无奈自己骑术不佳,担心毛驴一撒欢自己会掉下来。况且毛驴就是毛驴,跑再快能追上战马吗?

常应宝哈哈大笑:“宝马肯定没机会了,不过奔驰不错,以后咱们就叫这头驴奔驰吧?”

“奔驰驴?你就别抬举他了,它充其量算个QQ。”

“球球是什么东西?”

“呃,这个你不知道,那是我们家乡一个叫奇瑞的家伙养的驴子,个头虽然很小,但能吃能跑,而且很便宜,很多人喜欢。”

“行,就按你说的,以后就叫它球球。”

“太难听了,我喜欢叫它金刚。呃,这个你也不知道,金刚是我老家另外一个养驴专业户吉利大叔养的驴子,比球球大点,更能吃,也跑得更快。”

“咦,你们老家怎么那么多养毛驴的?”常应宝突然一扬马鞭:“花花快跑,别让金刚驴给追上了。”

“哇呜哇呜哇呜……”被叫做金刚的毛驴用震耳欲聋的吼叫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吵死了!”唐唐一皮鞭抽在金刚驴身上。

金刚驴吃痛,顿时发起飙来,四个小蹄子上下翻飞,似乎真要和常应宝的宝马花花一较高低。

唐唐顿时吓得花容失色,双手抱着鞍桥不住哀求:“金刚乖,别尥蹶子啊,姐……哦应该是本公子回头给你吃大餐。”

常应宝哈哈大笑,突然回头大喝一声:“站住!”

怪事发生了,金刚驴竟然真的停止奔跑,温顺的迈动小脚步,就如同一个听话的小媳妇。

“怎么样,本将军的军威浩荡吧?”常应宝很得意。

唐唐一撇嘴:“不过是浩荡了一头驴。”

说话间,迎面来了两顶小轿,看到常应宝的高头大马不但不让路,反倒突然在街道中间并排停了下来。轿帘一挑,两个少年探出身来。左边的是一位年纪在十八九岁之间的少年,也是一副文士打扮,模样倒是很端正,不过左侧脸颊上一颗硕大的黑痣破坏了整体感观。右边的是一位红衣少女,年纪在十四五岁之间,瓜子脸,杏核眼,眉毛弯弯上翘,薄薄的嘴唇上涂抹鲜红的唇彩,和一张惨白的稍显病态的脸蛋形成鲜明的对比。

黑痣少年一抱拳道:“这不是千户府的常公子吗,幸会幸会!”

红衣少女却微微一笑道:“宝少爷,今天怎么一个人出来,杜鹃姑娘呢?”

“去去去,马奎,跟你说多少次了,要叫我常将军。”常应宝先是冲马奎一瞪眼,然后抬手一指唐唐,眉开眼笑的对红衣少女说道:“杜鹃姑娘今天有事没来,本将军和唐公子一起的。”

两人这才注意到在常应宝的高头大马身后,还有一头瘦弱的小毛驴,顿时显出差异的神色。

从唐唐的穿着打扮上看,显然是个有钱人家的阔少爷,但阔少怎么会骑毛驴呢?

既然有外人,两人就不好在轿子里面说话了,连忙下轿。

马奎双手抱拳道:“小生马奎,字墨池,见过唐公子。”

红衣少女也道了一个万福:“小女子马兰,见过唐公子。”

唐唐下了金刚驴,模仿马奎的样子抱拳行礼道:“小生唐卯,字仲虎,见过马公子,马小姐。”

唐唐的新名字可谓是煞费苦心而来。唐唐很欣赏唐伯虎,因此他叫唐寅,自己就叫唐卯,他的字是伯虎,自己的字就是仲虎。名字虽然起好了,但从自己口中说出来还是让唐唐赶到浑身冒鸡皮疙瘩。

小生,小生,怎么听怎么像戏台上的娘娘腔。

常应宝也下了马,主动介绍道:“唐兄,此兄妹二人是我的好友,他们的父亲可是大大的厉害,是清苑县的父母官唐大县太爷。”

常应宝是未来的千户指挥使,级别比县令高三四级,因此他称呼马奎的父亲为大县太爷,摆明了是瞧不起。

“常将军取笑了,家父哪有伯父厉害,伯父可是千户大人。别说清苑县,就是整个保定府,也可以说是第一武将了。”马奎明面上是在夸奖常应宝的父亲,事实上却是在奚落常应宝。

俺爹的官虽然小,但却是正经的文化人,你爹的官虽然大,也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

唐唐看得出来,这几个人虽然很熟,但关系却不是很融洽。

唐唐很不习惯这种咬文嚼字的谈话方式,因此催促道:“常兄弟,奇芳阁快没位子了。”

“唐公子和宝少爷这是去奇芳阁吗?巧了,我们也去奇芳阁,还预定了位子。不如一起去吧,反正我们哥俩也占不了那么大地方。”马兰突然眼睛一亮,说话的时候还不时偷看唐唐。

“不好吧,我要请唐兄吃全驴宴,怎能让马奎兄破费?”常应宝虽是推辞,但语气却酸溜溜的。

果然,马奎脸色一变,用力一拍腰间的小口袋,很霸气的说道:“全驴宴算什么,我们订的可是绿叶席。走走走,今天我让你们尝尝鲜,青菜黄瓜敞开了吃。”

“难怪你俩跟火烧屁股似的,原来今天奇芳阁有绿叶席啊。”常应宝翻身上马:“那还愣着干嘛,再晚可就真吃不到了。”

唐唐也上了毛驴,心中却哭笑不得,真是时代不同一切都不一样啊,在我生活的那个时代,青菜黄瓜啥时候有这种受欢迎的程度啊?

一匹驴子,一匹红马,两顶小轿浩浩荡荡的前进,大约一刻钟之后,停在了奇芳阁饭店门口。

奇芳阁今天很热闹,门口停了至少十多顶轿子,不但有平头百姓用的二人小轿,甚至还有官轿。在大门左侧的拴马装上,更是栓了一排溜十多匹马。光是在门口等候的轿夫马夫,都不下三四十人。

进了奇芳阁,果然已经没了位置,不但包厢全满,就连大厅都挤满了人。

好在马奎他们有预定,一行四个人很快被引导到二楼的一个小包厢内。

四人分宾主落座,马奎哗啦一声展开一把折扇,很潇洒的扇了两下。

亲人哪,唐唐终于觉得大冬天拿把扇子不那么别扭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马奎突然开口把《沁园春·雪》朗诵了一遍,然后不阴不阳的对常应宝说道:“宝少爷,我这首词写的怎么样?”

常应宝抬手扔过一只筷子:“屁,这是本将军写的!”

“哈哈哈!”马奎笑得前仰后合:“这首词充满了霸气,乃千古绝唱,怎么可能是一个连打油诗都写不好的人写的呢?宝少爷,找人捉刀也是讲究技巧的。”

最后一个字,马奎故意拉长了尾音,奚落之意溢于言表。

看到马奎的表情,常应宝反倒坐了下来,笑嘻嘻的说道:“有本事,你也找一个这样的人捉捉刀,要是找不到,就别信口胡言。本将军文武双全,岂是你这种文不成武不就的人能够相比的?”

“打肿脸充胖子,这种事情谁都能做。”马奎不疾不徐的收起折扇:“谁不知道,那个大诗人早就被你藏起来了。其实你要是真想证明自己也不难,再写一首这样的好诗词出来不就结了。”

常应宝道:“你也说了那是千古绝唱,既然是绝唱,岂能随随便便就写得出来。”

“不要绝唱,只要风格相近就行。”

“我要是能写出一首类似的诗词呢?”常应宝年纪不大,但心眼却不少,已经懂得欲擒故纵的道理了。

“你就是清风社的头!”

“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