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我是光绪
3726600000022

第22章 抗法援越志愿军

在山西刘永福的行营,此时的刘永福虽然还顶着越南国王阮福时封的“三宣副提督”的头衔,但是实际上他早已经在唐景嵩的劝说下投奔朝廷成了提督掌管黑旗军。

对于刘永福的黑旗军,光绪也没有裁撤,放而补充了许多新兵,并且装备了大量的武器,李强还按照新军的训练方法对刘永福的新军进行整编,军力大大提升。

对于这些刘永福非常满意,而且家里面传来消息,跟着刘永福混的那些人的家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当地的官员还给他们分了地,他们的子女还被送去学堂读书,这些举措都让刘永福以及地下的那些人倍受感动,也坚定了继续为朝廷卖命的信念。

1882年3月,法国西贡殖民政府派海军上校李威利(又译为李维业)率军数千于4月占领河内。

对于这个消息,光绪有些无奈,该来的总是会来的。但是不管是刘永福的黑旗军,还是刘铭传和冯子材的新军都还在训练当中,要想完全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对于光绪来说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中法战争拖得越久对中国就越有利。

光绪急,但是还有人比他更急——那就是越南国王阮福时,其实早在1873年11月,法国驻西贡总督杜白蕾派安邺率军攻占河内以及海阳、宁平、南定等城。越南皇帝阮福时请当时在越南保胜地区活动的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勤王。12月21日,黑旗军在河内近郊大胜法军,击毙安邺。但是阮福时为达到政治平衡,和法国议和,于1874年3月15日签订了《第二次西贡条约》,承认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没过几年安稳日子,法军就有把触角又伸了过来,阮福时无奈,不得不向那位中国的刘永福和他率领的黑旗军求救,并封刘永福为“三宣正提督”,让他率军南下抗法。

在刘永福行营,李强看了看那阮福时给刘永福的“圣旨”说道:“那越南国王阮什么来着,对你也挺客气的哦,居然给你封了个“三宣正提督”,这可是个多大官啊。”

李永福是降将,李强也是,而且李强以前还是个‘胡子’;因此两人的出身差不多,在加上两人的脾气比较对路,因此两人平日里说话并没有什么顾忌。

刘永福知道李强那是玩笑话,他拿起那‘圣旨’往地上一扔说道:“这东西现在对我来说,连擦腚纸都不如。”

李强将那‘圣旨’捡了起来说道:“你是管理越南宣光、兴化、山西三省的‘三宣副提督’而他也是越南的国王,他的旨意你怎么能不听呢。”

听了李强的话,刘永福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李强解释道:“还是海不是我中国与法军直接交手的时候,在云南的新军还需要时间训练,皇上还需要时间准备。因此皇上的意思,是要我们拖延法军,为皇上赢得时间。”

皇上的意思,刘永福还是明白的。因此刘永福对前来的阮富时的使节李玉说道:“皇上调微臣去护驾,微臣本不应推迟,但无耐我军一无粮食,二无军饷,调动起来有些难度啊,不过还请大人告诉皇上,微臣一定积极筹备粮食,等微臣准备妥当定速速发兵,与法军决一死战。”

李玉不是傻子,当然明白刘永福的意思,那是刘永福在趁机敲诈,但是对于这些他自己做不了主,不得已他只好先向阮富时复命,在做打算。

李玉回到晕啊首都顺化,阮富时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那个刘永福什么帮助寡人对抗法军。”

李玉说道:“刘提督说他很愿意发兵为陛下分忧,但无奈他一无粮草,而无军饷,实在无法为陛下分忧啊。”

李玉的话,阮富时又怎么会不明白,说白了就是,刘永福想要钱。这军饷阮富时并不想出,但是却又不得不出,谁让自己的部队太菜呢。

其实早在1873年法军派出了一个上尉安邺,就让越南人知道了什么叫做摧枯拉朽。当时他来越南并不是执行什么军事任务,而是受法国殖民当局的委托带领一支勘探队对湄公河道进行测量考察——(可见法国军官的专业素质还不仅仅局限于带兵打仗!这种地质学家干的勘探工作做起来也不马虎!知识的力量啊——)目的是确认湄公河是否适合商业航行——(其背后是殖民者和军火商们巨大的利益驱使!法国人想借越南敲开大清西南边陲大门的企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结果却是阴差阳错!湄公河被证明“不适合商贸活动”!但是通过这次的勘探行动!另外一条适合“商贸”的红河被发现了!比湄公河更加让这帮法国人兴奋的是:这条红河的上游一直延伸到大清国云南省的地界之内!

对法国殖民当局而言,还有比这更加让人兴奋的消息吗?没有!事不宜迟——1872年10月!安邺上尉带着欧洲冒险家二十六名、雇佣军一百二十五名,分乘内河炮舰两艘、汽船四艘、小火轮一艘、中式帆船一艘(推测为中国南海常见的福船)一路冲进红河三角洲的东京湾(现在的北部湾),11月5日抵达河内郊外、并于11月20日早晨就凭借着手中的一百五十多号人,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早晨六时到八时),攻破了上千名越南正规军(精锐部队)防守的北圻重镇——河内城!

用“砍瓜切菜”来形容这次“战斗”(姑且称其为“战斗”吧——其实用击溃或者是驱逐来形容更好一些)一点也不过分!越南小朝廷的孱弱确实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科技革命带来的威力绝对是不能被忽视的!(阿杜瓦外围战役中意大利人光升起一个观察气球就让数千阿比西尼亚武士四散奔逃——)愚昧造成的落后是触目惊心的!战争不再是比军队人数的游戏——这还不是安邺同志最能体现能力的时候——更厉害得还在后头,攻占河内后继续用这点微薄的兵力又连下河内以及海阳、宁平、南定等城(还没有丁点伤亡——牛人啊——)。顺势大肆征召当地人充作伪军!一下子居然被他扩充了一万多人!(有才啊——一个最多是个连长的小上尉居然在这个时候过了回师长的瘾!)连割据在北圻山西、太原一带的“黄旗军”(头子叫黄崇英,其性质和黑旗军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决定归附到这个小小的海军上尉的大旗之下。(奸贼啊——败类啊——)一时间,安邺的气焰嚣张到了顶点!

阮富时被逼无奈只好救助于在越南保胜地区活动的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勤王。12月21日,黑旗军在河内近郊大胜法军,击毙安邺。

相比前任安邺——官居上校、离将军只有一步之遥的李威利级别可是连跳三级!能力自然远在安邺之上——,更加牛X的是,此公的文学功底也相当深厚!还是个在当时法国社会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和戏剧家!一个武夫有此文化功底放在中国就绝对是个“儒将”的称号——)1882年4月25日,李威利率领两个连的海军陆战队、外加一百五十名陆军士兵,三艘炮舰,两门山炮(炮手十五名),十五名安南狙击兵再攻河内!并迅速击溃了多达七千人的河内越南守军(应该是归黄佐炎同志指挥的部队)的抵抗——(带着两倍于安邺的兵力,在相同时间段内击溃七倍于安邺面对的对手。看着法军来势汹汹,阮富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位黑旗军的旗主刘永福,而对于刘永福的要求,阮富时只能答应。

不得已阮富时只好从自己的内库中拿出30万两银子作为刘永福的开拔费用,有了银子刘永福便开始慢慢集结军队向河内进军。

看着黑旗军行动如此之慢,阮富时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刘永福早日南下。对于阮富时的催促,刘永福并不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

在河内城内,法军统帅李威利正在自己的司令部看着自己的顺化城的内线传来的情报,他不明白为什么黑旗军在收到越南朝廷的命令后,行动还是非常缓慢,甚至在部队到达顺化后就停止南下了,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对于这支黑旗军,李威利是有些了解的,据说战斗力还不错,以前还打败过安邺上尉率领的考察队。

但是对于这些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自信黑旗军能打败安邺绝对只是一个侥幸。而且这次与上次不同,上次安邺率领的部队只有一百多人是真正的法兰西战士,其余的都是些乌合之众。

而这一次自己率领的部队有近千人正规部队,而且还带来了两门山炮、三艘炮艇以及十五名狙击手,他相信在绝对的力量前面,越南朝廷以及那支貌似很能打的黑旗军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投降或死亡,而他将会为法兰西帝国获得新的荣誉。

虽然李威利对黑旗军很轻视,但是并不代表他是和傻瓜,他看准刘永福的黑旗军没有攻坚力量(在与安邺的战斗中就表现了出来)。他相信自己只要等着,刘永福的部队就一定会来的。

话说刘永福虽然留在顺化城内,但是他的心腹爱将之一黄守总已经率领了他的一支两千多人的精锐部队悄悄南下,并且在离河内城不远的地方秘密驻扎,而且为了顺利拿下河内城,他们还派出侦查员对河内城的防御情况进行了侦察。为了给光绪皇帝一个惊喜,刘永福给黄守总下了死命令只须成功不许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