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朝十大奇案
3746200000030

第30章 怀宁张家三命案(11)

"烘板中毒"说已证实为捏造的,那么,因奸谋杀是否成立呢?主谋者又是谁呢?初彭龄细细推敲,他仍采用老办法:绕开主要犯证,另找新证。在这次新从寿州押来的人中,他把各人的情况分析一下,最后集中到胡桂花的嫂嫂胡李氏身上。这胡李氏家境贫困,曾经久住张家。初彭龄思索着:"胡李氏久住张家,必知内幕,此为一;他非张氏族人,与案没什么利害关系,此为二;她是女流,经不起刑法,容易吐口,此为三。"他谋划已定,吩咐将胡李氏单独关闭,不得与外人接触。这次,初彭龄认为妇女是最爱子女的,他便利用这点做了个小手脚。他让人押着胡泰来,故意从胡李氏的屋前经过,并让胡李氏看见,他们母子刚要说话,押解之人便大声呵斥,连推带搡地把胡泰来弄走了。随后,那押解胡泰来的差人回来,同看守胡李氏的狱卒聊天。

狱卒问道:"你刚才押去的小子,年纪轻轻,他犯了什么罪?"

差人道:"你别看那小子岁数不大,作孽还不少哩。"

"他作了什么孽?"

"嗨,多哩,多哩。"差人道:"其实也不怪他,都是他的那家亲戚招惹的。"

胡李氏在牢房听差人和狱卒议论自己儿子,竖起耳朵偷听。他为儿子担心,心情沉甸甸的。

狱卒叹口气说:"我就替那孩子的妈妈担心。孩子有了事,他妈怎么过日子呢?"

"也不是不能救。"差人道:"初大人有个规矩,子女犯罪,做父母的如果敢于揭发报官,那罪就会判得轻些。"

当差人和狱卒走后,胡李氏的心里翻腾得更加厉害了,她疑惑、怨恨、恐惧、后悔。她怨自家穷,不得不在胡桂花处混饭吃,才惹出事来。"子女犯罪,做父母的敢于揭发报官,就能轻判罪",差人的这句话又给她一线光明。她到底是女流之辈,万万没有想到那老狱卒和差人是巡抚衙门的两个官员假装的。胡李氏的内心被攻破了。

第二天,初彭龄传讯胡李氏,胡李氏哭哭啼啼说:"子女犯罪,做父母的检举报官,能减轻子女的判刑吗?"

初彭龄点点头。

"大人,小妇人如实说了吧。"胡李氏便把胡桂花淫荡,她先与张大有通奸,张秀伦如何训斥大有,她又如何劝导胡桂花,两人都不听,张秀伦便鼓动张太公析产分家,各人自立门户。张大勋在外当差,派族侄张伦协助管理家务,胡桂花又与张伦勾搭上了。张大有争风吃醋,为此大吵,怀恨在心……胡李氏磕头,说:"我说的都是实情,求大人饶了我的儿子吧。"

初彭龄见确有奸情,一面派人通知继任的寿州知州玉福,让他派人看住张大有,一面安排审讯主要犯证。他让安徽道杨懋恬、池州知府官懋弼、太平府同知姚蓬年等分头审讯张保安、张守素、孙亮等人。他自己审讯胡泰来,在审讯之前,他让胡泰来、胡李氏母子见面。胡李氏抱着儿子痛哭:"你把你知道的都招了吧,巡抚大人说过,他会减轻你的刑……"说着,胡李氏给儿子跪下,说:"你听听妈妈的吧,你听听妈妈的吧。"胡泰来慌了,抱住胡李氏,母子两人大哭一场。初彭龄见火候已到,立即传讯胡泰来。同时,让胡李氏也跪在一旁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