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隋风
3755300000139

第139章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那日马群的骚乱,以黑龙的出现告终。

它即不像野马王那般威势喝人,也没有和土龙一起嚣张的散发出杀气。

黑龙昂着头,像一个骄傲的帝王巡视自己的领地一样,信步在马棚里逛了一圈。

据小厮后来回禀,他收集的那袋子原本准备填土的“草料”,被十五匹马哄抢一空,有两匹甚至还因为哄抢挤伤了腿。

之所以只有十五匹,是因为黑龙走后,当时就有六匹马软了腿瘫倒在地,见了鬼似得悲鸣不已,屎尿齐流,过了大半日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

为这事,黑龙又被柳随风抽了一鞭子。

那六匹马被吓寒了胆,从此遇到紧急关口便会发怂,自然上不得战场,算是废了。

好在一个个洗刷干净了,依旧毛光水亮,一看便知是出自名门名种,卖相上佳,配上高傲的贵族眼神,绝对可以糊弄糊弄有钱的商贾,买回去充个门面。

至于剩下的十三骑,在柳家管牲口的苗犇调理下,连续吃了三日原本准备填土的“草料”,在吃的满嘴燎泡,证明了自己的乖巧以后,被柳随风分配给了麦铁柱。

柳随风给麦铁柱的物资也极为丰富,必要时,柳家一切军需,甚至可以不请而取,想来他也会去改善下这些糟了大罪的马匹伙食,这些马估计也会把这位新主人当作菩萨般的人物来感激了。

这支算上大统领麦铁柱仅仅十五人的骑兵,称为破军鬼面骑。

破军自然好理解,这支骑兵,这些人大半都是跟着麦铁柱,在化蛇旅一战中的冲阵之士,全部由柳家最高端的武力组成。

麦铁柱亲任锋锐,冲锋时首当其冲,两名偏锋锐由柳家一名四脉的家将和另一名并无刑天血脉,自身战力却也能接近四脉的落魄武者组成,在一左一右紧随麦铁柱身后,剩下的十一名侧锋,皆是选拔出的武道中人。

和讲求军阵变化配合,以力取胜但速度不快的刑天重甲相比,破军鬼面骑的就是柳随风手中的一把尖刀,他们个人实战经验丰富,性格沉稳冷静,甚至有些孤僻,但厮杀起来,疯狂而极端。

依着麦铁柱的说法,在他的调理下,地方上万人守护的大营未必能突破,但若是给他找到空隙,击溃几百护卫,以雷霆一击,舍命直插敌营,取主帅首级,有七八分把握。

而鬼面一说,让麦铁柱郁闷了良久,以至于柳家壮大后,许多未曾见过麦铁柱的下属文武百姓,说道这位破军鬼面骑大统领,还以为是个英俊潇洒的翩翩美男子。

这也是柳随风穷的没办法的办法,他如今好歹也是个虚爵位的凤主,自身领了西梁开府的实缺,将来说不定还是大隋八柱国排行靠前的尉迟家的东床,无论哪个身份,正式场合也要个依仗。

仪仗队伍乃是门面功夫,最是讲究衣着华丽,人俊马神,柳家哪有这么多的好马可用,因此麦铁柱手下的骑士,同时也担当了柳随风的依仗队伍。

鉴于此,在选拔的时候,骑士的样貌也是一关,不走粉面小生的路子,但绝对要挺拔英武,绝不能太过丑陋,其中甚至还有一员,原本就是西梁著名的美男子。

历来美男子上战场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俊美的容貌在铁与血的战阵上往往会招来对方嘲笑。

但中原古时世家中美男子甚多,和几千年后雌雄不变的所谓“美男子”的伪娘不同,这些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剑在手,十步飘红,血气之盛,鬼神辟易,战场上时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带着面具的身影。鬼面正由此而来,十四名骑兵,无论相貌如何,干脆清一色的配上了麒麟兽青铜面具,连麦铁柱也不例外。

柳家倚仗,青面银甲,铁马长刀,魁梧昂扬,居然成了一道风景线。

剩下萧长剑,柳随风并未有新的安排,依旧让他领着影卫统领的差事,只是他追加了一项权力,柳家各军中,人手随他挑选。

萧长剑也不知是口味太高,还是懒得管事,半年来,影卫的人数始终不到十人,都是柳家军中的孤儿组成,这些人无牵无挂,从小历尽艰辛,有着超出常人,连很多武道高手都不能比拟的坚韧。

柳随风之所以能在之前准确的把握元家骑兵到达时间,两名影卫立了大功,其中一人在三日内,不断的以各种面貌出现在舞阳关至柳家外寨的道路上,最险的一次居然扮作了一名元家骑兵,而从头到尾,直到元家所有来犯之兵覆灭,也没有人留意到他;

另一人在三日内,蜷缩在一个只有三尺长宽的地洞里,把往来情景人物看个一清二楚,这才有了柳随风之后镇定有度,看似随意,实则以有心算无备的那场大胜。

一直以来,影卫人数虽少,甚至连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水准柳随风都不太清楚,但他对萧长剑却绝对放心,因为这一年多来,这十人始终在柳家势力范围活动,但他几乎连这十人都没有认全。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概念,连他这个亲自一一接见过影卫的柳家家主,都没法在眼皮子底下认出这些人,更别说其他人了,可见影卫的隐匿功夫做的到位。

这样的一股力量,若用的好了,在情报打探、刺杀上,那简直是无往不利,防无可防。

如此安排之后,柳家当前的精锐力量已经完全构成。

吴昊统领六十八名已经破脉,内有刑天血脉,外配重甲的刑天重甲士,正面交战,足可匹敌千人之众;

麦铁柱统领十四名骑兵,配元家的顶级战马,他们对外宣称是柳随风护卫和倚仗,一旦在战场上,个个都称得上高手,一旦爆发,一往无前,生死浮云,猝不及防下定能在万军中如尖刀,直插心腹处;

萧长剑统领影卫,人数约有十人,专职刺探暗杀与保护之则,必要时,可以充当监军,不过这个职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用派上用场。

这九十多个人,外加三位统领,就是柳家明着暗着的核心力量。

此外,人算完了,还有十一条凶兽土龙由苗犇管着。

苗犇这些日子在西梁境内当活雷锋,据各地回报,效果不错,据他自己说,原本未避世修行的时候,也要自己干农活养活自己,居然有模有样,各地百姓纷纷大赞柳家这个管牲口的管家人也好,也懂活。

等磨练的差不多了,也能看清这人到底本心如何之后,柳随风已经可以对他放心八九成了。

苗犇手头的凶兽,在战场上绝对能起到巨大的威慑力,一般的士兵,恐怕都不用冲杀,看到这群土龙,就先寒了胆。

但柳家军中,真正的可战甲士,人数远远不止这些。

当日刑天重甲满员后,还有各处陆续前来的投军的乡民,柳家也极力招揽各地的落魄武者,到了今日,加在一起有近三百人。

这三百人算是二线部队,担任了柳家寨的守卫和仆兵,负责日常柳家内外寨的防御、巡守。

柳家内寨外寨八座战塔,依照建成之初的构想,每座塔战时满员可以容乃四十人,平日分四班交替轮流职守,不过柳家军人数不够,目前只调配了一百二十人作为塔兵,八座塔轮岗。

那日一战,百人中足有一百人在外寨四塔,而内寨中仅剩的二十名塔兵,全部被柳随风拉到了四塔直接的索桥上充起了门面。

这种灵活轮动,哪里有战事,去哪里的部署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内寨四塔甲士无事可做,没有途径积累战斗经验,而外寨甲士却死伤惨重,得不到补充的情况,被沿用了下来。

刑天重甲重新编制后,淘汰了一批甲士,约莫三十来人,他们虽然没有血脉优势,与重甲契合不高,但自身素质过硬,有的本身还有不错的武道基础,柳随风大笔一挥,其中的八成,就充实到塔兵中,担任最基层的伍长。

一二脉的武者个人实力虽然不算强,也就和身强力壮的精锐老兵相差仿佛,但毕竟是破了脉的,对武道理解更为深入。

每座塔上有几个这样的人带队,配合上四象塔上用钱堆出来的恐怖兵器,杀伤力直线上升,就算遇上了武力超群的高手,妄图用个人实力破塔,也不至于无法抗衡。

另外剩下的一百八十多名普通甲士,外加十名曾经的刑天重甲,柳随风交给了从化蛇旅投奔自己的袁平。

袁平这人,个人武力平平,年近四十,还只是二脉出头,三脉不到,至于脉法,更是毫无指望,可以说是柳家一众将领中,武力排名倒数的。

但这一年间,他却展示出另一项本事,无论马军步军,弓手枪兵,任何兵种,他都能熟悉训练法度,常用阵势,作战之上,据城防守也罢,主动出击击敌也好,甚至是长途奔袭,战法调度,他都一清二楚,烂熟于胸。

这是他在西梁军中几十年扎扎实实打拼积累下的治军经验,这样的一个人,若说有卫霍之天纵奇才,开创一番惊天伟业,赫赫战绩也许有难度,但胜在足够知兵,老到沉稳,拓业不足,守成还是有余的。

袁平做梦也想不到,柳随风居然把柳家人数最多的一旅甲士交给自己。

回想起一年前自己还在化蛇营饱受排挤,郁郁不得志,这前后不过一年光景,自己身为降将,非但进入了核心将领层,更受此重用,成为柳家四带兵统领之一,袁平恍如隔世一般。

更何况,他手下这群兵,远非当年化蛇旅所谓精锐可比,个个都是经过魏武重卒式的残酷选拔,配备的更是大隋精兵虎豹骑和元家军的制式兵器盔甲,哪怕放在各大国中,也是一流的国兵了。

袁平不由的感概万分,敬服少主知人之明,用人之度,看着这位少主的眼神都有些变化。

再三日后,柳家军整编完毕,烈日骄阳下,柳随风立于点兵台,身后四员带兵统领一字排开,台下左右各有七名带着青铜面具,胯下骏马的银甲仪仗鬼面禁卫。

土黄色的刑天重甲方阵,暗红色的四象塔塔兵方阵,素色的柳家精锐府兵方阵,柳家主力共计三百七十八人,在内寨分左中右三阵,泾渭分明,气势冲天。

他身后的帅帐正门上,挂着一张巨匾额,上面西梁皇帝萧琮亲笔题字,曰: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西梁英才何其多!”柳随风不由赞道。

看着台下一个个精神抖撒的精锐甲士,柳随风忽然有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

“是不是该找个茬打上一仗?”柳随风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