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隋风
3755300000034

第34章 史上最穷皇宫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两千多年来,一共出过900多个皇帝,除了那些只用个大牛皮帐篷便算是王庭蛮族的,还有占据了一两个县造反割据就敢称皇帝名号的土鳖,以及根本没活着当过皇帝,或者倒霉催的当了几日皇帝便被屁股下那把龙椅上喷涌而出的熊熊烈焰烧死的倒霉蛋之外,绝大多数皇帝,无论是所谓的千古一帝之类的明君圣君霸君,还是被美人大腿、长生不老晃瞎了眼睛的昏君庸君败君,大抵一生中有一方面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至少干过两件事:修皇宫,修陵墓。

修陵墓的目的自不必说,是为了死后依旧能统治着帝国,享受着供奉,而修皇宫的目的则五花八门,除了让自己长期生活办公的地方,更加舒适便捷有趣这一条外,有的是由于迁都镇边,有的是为了所谓天朝气象,有的则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让厚实的宫墙成为抵御入侵的最后一道堡垒。

甚至有的,干脆就是为了让新买的两轮车能骑的快些。

然而不管他们的目的最终达到没有,由于皇帝们的这个独特爱好,让世上能留的下来的几座宫殿都异常的巍峨雄壮,气象万千。

至少也是华丽堂皇,别具一格。

相比之下,坐落在西梁内城正北的皇宫,则显得非常的特别,这个特别并不是别致,而是有些小了,有些破了,有些寒酸了,有些狼狈了。

“公公,陛下就是住在这里?”

柳家奉诏入宫赴宴,一行家将丫头自然不能跟近宫,柳随风这抠货干脆让他们留在了皇城下一排专供歇脚的地方吃饭喝酒,反正都是吃喝都是皇帝大哥的,不吃白不吃。

柳随风自己随着个小太监,入了皇宫,一路上所见,西梁皇宫的老旧俭朴,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

柳随风看着廊柱上已然有些脱皮的雕画,路过了那个对于皇宫来说,几乎是寒酸的御花园,小声的问领着他进来的一个小太监。

领路的小太监只有十四五岁,一张小脸白里透红的,生的颇为可爱。

西梁小国,萧琮平时为人也随和,宫里的规矩不大,小太监进宫也不甚久,居然边走边和柳随风应答起来:“是啊是啊,都督大概还不知吧,咱家听说啊,这里原本只是个大户人家,太祖陛下南征时候,征用做了大营帅帐,再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成了咱西梁皇宫了。”

“咱西梁国好歹也是通告天下,持玺授节的,怎的也不正正紧紧建造皇宫,这算个什么事?”柳随风问道。

小太监看左右无人,压低了声音,没好气的抱怨道:“都督说的倒轻巧,哪有那许多银钱。也不知那些税赋哪里去了,这两月,连我们这些苦命人的俸例钱都快发不出来了,哎,家里还指望这点钱揭锅吃饭呢。”

等到话说完了,小太监才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内侍,和外臣说这些话,好像不太合适,悄悄看了柳随风一眼,见他神情不变,才放下心来,又叹了口气,用与年纪极为不符合的老成口吻说道:

“陛下也难啊,平日节俭着呢,每日三餐吃的普通简单,连四季常服大多是旧的,这御花园干脆就留给内臣觐见歇腿之用,咱这宫里啊,要说起来,也就武威殿,是当年太祖大帐,又是上朝理政、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还修葺过几次,算能撑撑面子。”

柳随风脸上一红,嘿嘿一笑,讪讪的不好答话。国家的税赋哪去了,他这种不事生产,不参朝政,光领俸禄的闲散贵族最清楚不过了。

“好歹是十万人的国家,和一个小点的州郡也差不多了,也不至于穷到这地步吧,皇帝这些年钱都花哪去了,难道存银行收利息去了,也没听说这年头有银行钱庄啊。”

钱庄票号这种机构,直到宋朝才有雏形,到了清朝,才有第一家相对完善,有银行借贷功能的票号,也就是后人熟悉的日升昌,而之前人们交易,由于大量钱财携带不便,反而是以物易物比较多。

想着想着,柳随风忽然察觉到一件可怕的事:这他娘的皇帝大哥跟我一样都是个穷鬼,那老子我的赏赐岂不是八成要落空!

我靠,这比赏钱要是落实不了,柳家怕是真要勒紧裤腰带过段日子了,靠自己帅都督那几个俸禄,根本不够!

幸亏今天老子带的人多,狠狠吃他一顿,柳随风恶狠狠的想,早知连黑龙也一并带来。

小太监年纪不大,脚步却快,不多时就带着越过了御花园,刚随着他出了一道角门,柳随风顿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与之前只有半亩不到的狭仄御花园不同,此处乃是一片老大的广场,一水的青砖铺地,两只一人多高的铜鼎在广场两侧,如同画布上的亮点墨渍般不起眼,广场的尽头,两条足能供四五人并排行走的青石玉台阶,夹着一副九龙戏珠石雕,延伸至一座十几丈高的大殿门外。

大殿几乎要和广场同宽,做西朝东,漫天的阳光落下来,照的大殿一片金碧辉煌,殿门上“武威殿”三个鎏金大字尤为耀眼。

小太监把柳随风领到台阶下站着,就立刻有人通报,小太监朝柳随风躬身行了个礼,道:“就只能送到这了,柳都督稍后。”

小太监转身就要走,一阵风吹来,外袍下露出几个粗布补丁。柳随风无来由的心头一软,从腰里摸了块小银饼子塞了过去。

小太监手忙脚乱的要推辞,被柳随风瞪了一眼,不敢说话了,涨红了脸道了谢,才快步离开,这一刻,才显出几分十几岁孩子的天真来。

“宣帅都督柳随风入殿!”

柳随风理了理朝服,顺着右手那一排台阶而上,刚入大殿,就听见萧琮清朗中略带着几分中气不足的声音:“柳卿啊,咱们的大隋双绝可是等了你许久了。”

柳随风抬头一看,萧琮正坐在龙椅上笑眯眯的望着自己,一个三十多岁的宫装美妇陪在一边,容貌算不上倾城倾国,但端庄华贵,极有气质,正是西梁正宫皇后慕容娘娘。

老熟人马良垂手站在这两人身后伺候着,刚才那声尖细的喊声,正是出自他嘴。

殿中众臣分坐两侧,一侧大多是见过的,都是西梁臣子,为首的正是大宗伯,大宗伯下首有几个位置,却是空的。

另一侧人数不多,俱是一身紫衣,为首的一坐,一改往日劲装男儿打扮,换了华服长裙,玉手芊芊,一点朱唇红似血,与眉间那颗娇艳的美人痣相应生辉,不是尉迟瑶姬还是谁人。

柳随风朝尉迟瑶姬望去,正巧尉迟瑶姬也在回首望他,两人目光相接,尉迟瑶姬抿嘴一笑,抬手把手中酒爵,遥遥朝柳随风微微举起,仰头一饮而尽。

一爵饮尽,尉迟瑶姬眼波流转,飘然起身,朝萧琮行了个礼,转身在两个侍女的陪伴下入了后殿。

萧琮面露微笑看着柳随风,跟皇后轻声说了几句什么,皇后笑道:“你个楞小子,还傻站着作甚,先入座吧。”

柳随风点头,在西梁一侧寻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了下来,有听萧琮在龙椅上略带无奈的说道:“今日乃是朕宴请大隋使者,瑶姬翁主与众位隋臣的,不过各位也都知道,朕这表妹啊,可谓文武双全,大隋陛下都亲口赐‘大隋双绝’的称号,她闻得今日有宴,便要为众位舞上一曲,这可是难得的眼福啊。”

那日尉迟瑶姬最后下的战书,到底是什么内容,在场西梁众人除了大宗伯、太监马良外,大多不知,听皇帝所言,今日竟能亲眼得见名动天下的尉迟瑶姬一舞,均是面露惊喜。

要知道尉迟瑶姬容貌身段天下一流,传说中一身舞技更是了得,舞动起来更是如同天女下凡,勾人心魄。

加之她身份高贵,和一般舞姬不同,她的舞,就是大隋皇帝也未必能时常见着,更别说他们这些小国臣子了,这看上一次,日后足够作为多年的吹嘘资本了。

唯独柳随风旁若无人的倒了杯酒在喝,边喝边摇头,边摇头边叹气。

萧琮抬了抬手,示意安静,接着说道:“不过我西梁也是礼仪之邦,必有雅士,不知在座各位,谁愿也献技于众啊?”

他这一说,满场顿时安静了下来,要是比喝酒吃肉,这帮人大多能完胜尉迟瑶姬,不过说道舞技,怕是连个能给她提鞋的都找不到。

“哎,只可惜元将军不在,否则至少也能平分秋色。”后排有人小声议论。

“靠,不在你说个屁!”柳随风暗骂一声,皇帝大哥你也是大大的狡猾,算准我今日怕是要输上一阵,就不亲自点将,让我自告奋勇,就算果真输了,也是个人交流学习,不至于有失国体。

牢骚归牢骚,这对应之法终究是商量好的,不能不做,柳随风站了起来,懒洋洋的一抱拳,行礼道:“臣曾与异邦人学过些化外之术,愿博隋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