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隋风
3755300000072

第72章 超级重甲

“哗!”台下一片喧哗,被箱子里的事物闪花了眼。

第一口箱子里,装的满满的全是大拇指头大小的银果子,哗啦一声从破开的那一面涌出来,堆成了一座小山,在阳光下闪的人眼发亮。

另一口箱子,却整齐的摆放着几件军备,和一般盔甲军刀相比,这口箱子里的军备,只有一个特征,就是厚实!

“看到这些没有。”柳随风指着装军备的箱子说道:“这箱子里,有五十斤全身重甲一副,十五斤斩马刀一柄,十三石强弓一柄带着五十支雁翎箭,还有三日的行军干粮饮水,最后还有一面重二十斤的牛皮大盾。”

他每说一种,麦铁柱就从箱子里取一样出来,摆在台上,都是极重的铁疙瘩,每一件落地,都引起台下嗡的一声惊叹,等到他说完,台上已经有了一排兵器盔甲。

“这些东西加在一块,正好装备一个士卒,除了这面盾,一共八十二斤,这种东西,我这里有整整二十套!”柳随风朗声说道:

“听好了,你们的第二道选拔就在这八十二斤的事物上。”

“全部穿戴整齐,绕着校场跑上三十圈后,能开弓射箭三百步者,或持刀提盾冲击一百步并斩断大腿粗细木桩者,方可入我柳家军!”

古代校场是阅兵之处,大多修在野外,虽然西梁小国,小校场面积却不小,一圈下来,有将近一公里的路程。

柳随风话音刚落,台下的乡民们和炸了锅似的就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而那群破落武士,听到这里,却眼里一亮,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少爷,这是不是太过苛刻了!”连孙伯都在身后为难的说道:“就是大隋的明光骑,全身穿戴起来,也不过五十四斤,这还借着马力。”

“明光骑又不是重骑,那种轻飘飘的骑兵,我大棍一挥,能砸翻一片!”麦铁柱不屑的说道:“我看行,能过选的,也勉强能在战场上立住脚了。”

“少爷啊,你别听麦大这憨货瞎出主意,大隋尉迟家磐石军算是天下一等一的重甲士了,全套连上战刀,也不过七十五斤而已,我们这般选拔,在场的只怕能入选的不过寥寥百人,剩下的那七八百人,还不闹将起来?”

“我就是只要百人,多了哪能养得起,要是都招进来当兵,他们倒是不闹了,我这家主先撂挑子不干了。”柳随风回头朝孙伯一笑:“管家放心,我自有安排。”

管家苦着个脸无话可说,他如今是越来越琢磨不透这位忽然奋发图强的家主了。

不等柳随风说完,台下果然有不少人叫起来说柳大人这是为难人,早知道是这样,就不来了,白白耽误农事。

也有说,官府坑害老百姓的。

“不错!这条件是难了些,所以嘛”柳随风也不去搭理台下的人,转而指着另一口装满钱的箱子说道:“觉得自己不行的,可以早早退出,或者在选拔中落选的,都能领一份银子,也算是本官新官上任,各位大老远的路赶来捧我的场,在下的一点谢意。”

“好了,见着我身后站着的两位了吧,要走的,去这位孙管家那里领银子,回了家,替我向家里父老带着好,不走的,就跟着这位麦将军,他会给你们分派队伍,领取军备,一个时辰后,校场演武选军!”

说罢,柳随风抛下台下叫嚷的乡民们,自顾自的蹬蹬蹬下了阅兵台,领着几个家将到校场内一处准备去了。

柳随风这般安排,自然有他的想法。

冷兵器时代的军种,无非就是马步两军,最多加上一个水兵,水兵需要大量的战船和有经验的水手,不是仓促间能凑齐的,况且如今天下,只有南北大战之时,水军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平时不过就是个闲散兵种,天天要做的事,就是吃饱肚子,抠着脚丫子在甲板上扯淡罢了。

至于骑兵,消耗实在太大,一员普通的轻骑,花掉的钱就能抵得上两三个装备精良的重步兵,另一方面,他前些日子在剿匪,几乎跑遍了西梁全境,发现这地方丘陵田地极多,还有些泥水地,实在不适合骑兵作战。

那就只剩一种重步兵了。

在柳随风的印象中,中国历史上最为强悍的重步兵部队有两支。

第一支就是战国时候的魏武重卒。这支部队由魏国大将吴起一手建立,在当时天下强军无数的情况下,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嚇人战绩,生生的夺取了秦国黄河以西五百多里的土地,更在阴晋一战,大破十倍的秦军,把强悍的老秦人赶到了华山以西,成就了魏文侯的霸业。

魏武重卒清一色的重甲步兵,选拔的时候,士兵手执一支长戈、身上背着五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粮,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急行军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士兵,才可以入选武卒。

可惜由于魏武重卒的待遇太过优厚,全家不用纳粮不说,还分配给最好的土地,所以人数一直不多,对于魏国也成了一个重大的经济负担。

但是,魏武重卒鼎盛时期之强悍,却足以当得起天下无敌这四个字。

至于另外一支重步兵部队,比起魏武重卒来,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是柳随风敢于用如此苛刻的条件选拔而不用担心无人入选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宋王朝的重甲步军。

民间上对于宋王朝的评价,多在于经济和文化,而军事上,始终被冠以两个字:弱宋。其实仅仅就宋朝的重甲步军而言,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是世界顶尖的。

宋军中,一套盔甲有近两千片甲叶,重量在四十到七十斤不等,比如长枪手,就身着六十斤的战甲,连弓箭手都由于经常卷入近战格斗,盔甲重量也达到了六十斤,就算是防御力最差的弩射手,也能够在三四十斤的盔甲保护下登上战场。

除了战甲,宋兵还要手持几十斤的大斧长刀上阵。

宋重甲防护力超强,又善于配合,在对抗西夏与金国骑兵的战争中,不止一次的给予对手重大的打击,可惜由于政治原因,在历史上,这支强兵声名不显罢了。

柳随风在剿匪的时候,得了几套全身重甲,看着这些几十斤重,一般刀剑更本无法撼动的铁拓子,柳随风脑子里灵关一闪,建立一支精锐步兵队伍的想法跳了出来,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这两只中国历史上最强的重步兵部队,才有了校场二次选拔一幕。

“重量是够了,盔甲却不够,这兵器也还要再想想。”柳随风心道,宋军强悍,除了防御力之外,大多来自于长枪、陌刀、大斧之间的配合,重步兵如果武器不力,不过是一堵用来摆设墙而已,就等着被一点点屠杀吧。

当然目前的重甲,起到的作用只是选拔在体力上能满足要求的人选,而一支部队,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力量,武器装甲的实用程度、精良与否,训练是否充足,后勤保障,甚至部队存在的意义,才真正是保证这支部队能否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真正原因。

柳随风作为统帅,这些都是他随后要考虑的。

正想着的时候,孙伯和麦铁柱派人来报,已经清点完毕,想走的果然占了大半,一共有七百八十二人领了钱陆续离去,愿意留下来试一试的,还剩二百零六人。

柳随风一道军令出帐,柳家军第一批入伍新兵的选拔正式开始。

由于只有二十套装备,所以在孙伯的安排下,两百多人分成十组,每组依次穿戴整齐,上阵选拔,剩下的就在一旁休息准备。

选拔过程大约要整整两天,由麦铁柱和萧长剑带人轮番审核,柳随风作为名义上的全场最高考官,其实只要最后在入选和淘汰的花名册上签个名,盖上他的大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