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隋风
3755300000090

第90章 萧琮的手段【三更】

柳随风接过圣旨,上面只有几行字,分量却沉甸甸的。

“旨曰:元氏安玉,阴杀小妾四人,荼害国内女子数十,罪迹昭昭,人神共愤,现革去一应官职爵位,家产充公,交宗伯府定罪严处。钦此。”

这道旨意虽然不长,却极为严厉,去官、抄家、定罪,这三条统统有了,不管是谁若是落得实了,最好的下场也是个流一千里的下场。

不过西梁国境小,也不知道能流放到哪里去。

看上面落款日期,正是昨日,应该是在昨天的那封信,同时发出的。

也就是说,自己才打残了元安玉在西梁国兵众的最强助力化蛇旅,这道要元安玉小命的旨意就已经新鲜出炉了。

虽说落水狗众人打,但柳随风万万没想到一向温和,十年来没杀过大臣的萧琮,一旦决定了下手,居然这么老辣果决。

若说是为自己的亲信柳随风撑腰,这道旨意中最多只有三分这个意思,其他七分颇为耐人寻味。

萧琮平静的说道:“元安玉在西梁太不安分了,原本还有个老将军王承压着他,朕还想忍忍再对他动手。可惜王承被朕那傻乎乎的表妹伤的不清,至今不能下床,元安玉近几个月动作更露骨了,结交内外大臣和国兵将领,一只手在国兵和众大臣里插的太深。”

“陛下,是不是快了点?”柳随风捧着圣旨,不太放心,说道:“元安玉手里还有府兵,自己也是大隋元家的子弟,万一他狗急跳墙,要拼个玉石俱焚,虽说不惧,但若是在江陵城内打了起来,终究是麻烦。”

西梁这座都城位置敏感,处在几国之间,又控制了几处位置极好的入江口,柳随风深知,虽然大隋和南陈眼下看着亲爱有礼,一片和睦,若是西梁内乱,八成要引发出大事来。

就算南陈那位真的和历史上说的一般昏庸,整日只知道再****,大隋杨坚却分明是一副圣主的摸样,这么好的机会,说不定就直接拿来当个由头,派兵直接占领了西梁。

历史上借着出兵维稳平乱之名,出兵它国,最后赖着不走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算到时候西梁不灭国,依旧以附属藩国的名义存在,国中的武装力量全部来自他国,那么也和灭国没什么区别的,萧氏皇族连个大隋的地方官都不如不说,柳随风这群本地官员,也必然过的凄凉无比,前途暗淡。

当然,也会有一些见风使舵,瞬间就改换门庭的人能陡然蹿红。

“朕早有奏报,元安玉还和黑风寨的山贼不干不净的,说不准那寨子就是他一手扶植起来的。就在半月前,他不知从哪秘密购得了不小一批军资,只可惜一直没有查实,再不动手,等他真个羽翼丰满起来,就不好再有动作了,这次你算歪打正着,给了朕一个由头。”

萧琮挥挥手示意不用多虑,道:“大隋陛下登基以来,国内一直不太平,最近暗流涌动,无暇顾忌西梁,即使朕的机会,也是元安玉的机会,再不动动他,等着他勾结外人来动朕不成。”

“陛下下定决心了?”柳随风见萧琮态度坚决,沉声问道。

“废话。”

“那就莫要再等,臣现在就带人去,以迅雷之势镇压了他,省的夜长梦多。”柳随风狠戾道。

“哼,就知道你早有预谋。”萧琮笑笑。

“陛下圣明。”

一大一小两人相视对望片刻,忽然都笑了起来。

萧琮道:“朕看在元家的面子上,也不好真的就要了他的命,这倒旨意昨夜我已然派人送去了,元安玉倒是个识相的,也未带兵马,连夜就出西梁回隋境去了。”

“他的手头的军力嘛,你不必担心,化蛇旅被你打残了,剩下一部分府兵,朕已经在昨夜收编了。”

萧琮最后一句话,轻描淡写,好像再说一件再为简单不过的日常小事一般,但柳随风听来,却绝对足够震撼。

元安玉手下的几百府兵,多次跟随元安玉,与大隋精锐一同剿匪,无论装备还是战力,都要高出化蛇旅一线,算得上一支强军。

而最棘手的是,这支部队乃是西梁元家嫡系,从元安玉父辈就效命元家,忠诚度极高,如果真的反叛,这支部队绝对是中坚。

在西梁,除非倾尽全国之兵围剿,否则元家府兵无人可治,这也是元安玉敢于嚣张无忌的依仗所在。

这样一支对手的部队,居然被萧琮一夜之间就收为己用,想来萧琮为此,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谋划了,甚至在暗中不知在元家,安插了多少钉子死间,才使得元家多年耗费巨资所练之兵,最后为他人做了嫁衣。

由此可见,如果元安玉不识相,见旨反抗,下场必然会更惨。

西梁元家,两代人气焰滔天,而覆灭,却只在一朝之间。

萧琮的权谋隐忍,在此刻也暴露无疑,柳随风已经可以肯定,这位附庸国的傀儡皇帝,实际已经在这十几年的执政中,暗中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西梁各处,这个不算大的国家,已经被他牢牢的握在了手里。

“还是陛下圣明,不动刀兵,除了这一大害,神机妙算,诸葛武侯再生也不能比啊!”柳随风想明白了这一节,张嘴就是一句马屁过去。

“说你无耻,果然不错。”萧琮虽然是骂,却不见一丝生气的摸样,不再说元安玉,而是笑道:“尉迟瑶姬拜你为师,和你学舞学的如何?”

“尉迟本就是此中大家,和臣相互印证切磋,万万不敢称师。”

“哼哼,一口一个尉迟,连朕都不曾叫的这么亲密,你和她倒是忽然间就相处的很融洽了嘛。”萧琮说道。

“那不还是陛下从中牵线调停,给我铺一条大路嘛。”柳随风恬着脸道。

“倒算是个知道好歹的。”萧琮点点头:“朕那表妹,也算不上坏人,你们多亲近些,她家世显赫,你们多亲近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臣晓得了。”

“说道尉迟,余欢前段日子似乎是见你忙,往你那跑的少了,朕听皇后说,余欢如今嘴边不时的就冒出一句柳哥哥。”萧琮瞪着柳随风道:“你小子胆子果真不小啊。”

大抵天下间做哥哥,总是怕自己的妹妹找不到好人家,但是一旦这个妹妹有了心上人,又怎么看未来的准妹婿都不顺眼之极,第一次见面,多半要来一个下马威。

都是男人,自然知道男人肚子里那些花花肠子,尤其萧琮一看就是年轻时候在花海中打过滚,搏过浪的。

如今萧琮就是用这副挑剔之极的眼神审视着柳随风,柳随风被看的发毛,干笑了两声。

“朕不管你们这些小儿女事,只告诉你一点,余欢这丫头颇为可怜,你行事需心中有数。”

萧琮思路颇为跳跃,挥挥手,不再谈论这个话题,又回到之前所说,问道:“化蛇旅现在如何?”

化蛇旅终究是西梁一旅精兵,虽然肯定被柳随风打的颇为凄惨,但作为皇帝,萧琮不可能就任由这至部队就此废了。

柳随风又讲当日吴昊禀告给自己的战况和缴获复述了一遍,当然缴获军资册子中,第二三页自然被他吞下了肚,闭口不谈。

“陛下,臣已经约束下属,不得擅动缴获,清点在册,交还陛下。”柳随风从怀里掏出一本经过整理修饰,只有一页的文书,双上呈上。

萧琮接过来看了一眼,点点头赞许道:“按理说嘛,你新军初成,军备必然不齐,朕该把这些赏你才是。可惜你也知道,朕是个穷皇帝,这样吧,那千贯钱朕就不要了,军备给朕送来。”

萧琮说着,提起笔来,把文书上“千贯钱”一栏划去。

“陛下,臣不要钱。”柳随风说道。

“哦?你小子还有不要钱的时候,看来最近舞院收入颇丰,看不上这区区千贯了。”萧琮听柳随风如此说,笑了起来,指着柳随风说道:“你小子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想来也不至于为了朕破这个例,说吧,不要钱,要什么?”

“臣新军中有经验的将领和老兵奇缺,想请陛下将让化蛇旅一名叫做袁平的的校尉和他那几十个兵充实我府兵。”

闻言萧琮嗤了一声,道:“你这买卖算的倒是精明,千贯钱就换一团老兵,他们的装备加在一块都不止这个数了,不准!”

然后接着说道:“化蛇旅乃是西梁精锐,经过此乱就剩下这么点骨血了,朕日后重建此旅还得依靠他们,这样吧,袁平你带去,剩下的武官和士卒却需留下。”

看柳随风还要说什么,萧琮摆手打断了他,道:“袁平这人我是知道的,若说战阵决死,领军灭国,恐怕不行,却胜在中规中矩,守成有余,尤其在化蛇旅历练了多年,对步军作战极为熟悉,倒是能帮得上你。”

“你可知道我西梁军队序列中,为何大多是步军?”萧琮忽然问了一句,语气神秘,好像有什么秘密。

还能是什么原因,穷呗,养一个骑兵的开销,算上兵器盔甲马匹,哪怕是最便宜的游骑轻骑,也足以养两三名名武装到牙齿的重甲步兵了。

还不是因为大哥你穷啊,柳随风心里如是想,嘴上却不好直接说,这样也太不给萧琮面子了。

萧琮明显一副神秘摸样,柳随风哪能不知情识趣的一口道破,必须要充当一个合格的听众,于是睁大了亮晶晶的眼睛,带着满脸极强的求知欲,摇摇头看着萧琮。

萧琮并没有直接说,而是朝殿外望了一眼,然后重重的咳嗽的一声。

殿门外忽的不知从哪冒出了几名全身连脸都护在黑甲中的武士,守住了大殿的几个入口。

“破船也有三两钉,都是朕的亲卫,你也见过。”萧琮对柳随风笑笑,才说道:“这事说来话长,也算得上辛秘了,朕也是偶然得知,不妨说与你听听。你可知道上古时候,炎帝手下,有员叫做刑天氏大将?”

~~~~~~~~~~~

又是一天三更,还有最后三天,坚持住!